第一炉烧饼苏果儿没掌握好火候,是以烤的有点久了,外皮是白色带着点焦黄色的,但是并不影响食用。
甚至吃起来还会带有一种焦香。
苏果儿原是不打算把这炉烧饼卖给客人的,但见他这么要了,便也拿了一个放在盘子里递给他。
“屋里可以坐着吃,客人再等等,羊汤马上就好”
说着从一旁切好的羊肉碎里抓了一小把,又从一旁的羊杂碎里抓了一大把,放进锅里烫了一下后盛出来,舀了两勺汤后又抓了把葱花香菜撒在上面。
红的绿的白的满满一碗,里头还搁着一点儿藕丁碎。
满满的一碗,非常的有嚼头!
“这羊汤多少文一份?”刘应虎问了一句,毕竟放了这么多料子在里头的羊汤肯定要比一般的羊汤贵一点儿的。
别家卖了十五文一份,她家至少得二十文。
“给十五文一份就行了,另外这烧饼三文钱一个,羊汤可以再续,客人里头请,可以坐着喝”
多少?这让刘应虎吓了一跳,不过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没再说什么,他端着羊汤和饼子进了食馆。
随意找了个东边靠窗的位子坐下来。
哪里想到抬头正好看到刚刚那卖羊汤的小摊。里头的伙计一脸幽怨的望着他。
赶紧低头喝了一碗羊汤。
然后他就有自信了。啥也不说,这羊汤做的如此够味儿,羊肉给的还多,那就说明人家是有真本事的,自己临时改道也情有可原。
遂低头不再看那伙计,只专注干饭。
羊汤味美,羊杂羊肉多的浓汤里几乎可见,份量足。再看那烧饼……
焦黄色的,还冒着热气,扑鼻而来的是芝麻的香气和一种不知名的香气。
刚刚那小娘子说什么来着?鸭油烧饼?用鸭油做的烧饼?能好吃吗?
他捏起那,只他一半巴掌大小的烧饼,凑到脸前咬了一口。
一口下去那种酥脆的声音就在他耳旁响起,紧接着外头开始掉渣渣,有烧饼碎屑随着剥落的外壳掉下来!
他慌忙的伸手去接,接到手心里后直接一甩又丢进了嘴里。
再一咬,满嘴的芝麻香气。
这是外头的芝麻皮掉了下来,其它烧饼也有这种情况,很常见,不过这烧饼里头的鸭油?
是真的香啊!
鸭油的荤腥味道让很少吃到肉的人感到分外的满足,还有那咸鲜的一点点馅料的味道,更是给这烧饼增添了独一份的风味儿。
好吃!
他举起烧饼三两口下了肚。又想着只一口也不够吃的啊?遂来到外头又要了两个来,配着羊汤一起吃。
店家还送了一个不知名的玩意儿说是叫锅贴。
“锅贴?隔壁那摊主也做了这个东西”说了一句话后他转身便走了,今儿个还要出城,他可不能再耽误时间。
崔娘子一听这话愣了:“锅贴?那不是小娘子发明的吃食吗?什么时候叫他学了去?这不明摆着抢生意吗?”
苏果儿这边还没有什么动静呢,崔娘子这边儿就开始嚷嚷着要去为她讨回公道了。
擦手的帕子往案板上一扔,袖子一撸就要冲过去。
“明目张胆去学咱们食馆里的吃食,那人可真是好大的胆子!苏娘子,你可不能就这么算了,有一就有二,今儿个不管的话明天满大街你这锅贴不传遍了?不能叫他们学了去!”
却被苏果儿给拉住了:“唉唉唉,别这样你先听我说”一把把崔娘子拉回来后她细心的和她解释着。
“这锅贴几乎是有手就会,我也没打算瞒着谁,他要开就让他开去,今儿他不开,明天这锅贴的方法儿人家也能钻研出来,没必要为这起了争执”
锅贴会被人学了去,这是她早就想到的东西。
别的不说,这里头的馅料没什么讲就,样式也一看就会,除了二次煎煮时倒的那个水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苏果儿不生气,开口又安慰道“快歇歇吧,咱们卖咱们的吃食没必要和他置气,马上就要来人了,若是为了这些小事情跟他吵起来了,咱们双方都讨不到好”
估计身边儿还能围一圈端着碗看笑话的人。
耽误了挣银子,这可不是苏果儿想看到的事情。
左右就让他卖去吧,说起来她这羊汤还是学他的呢?不过这汴京几乎到处都有卖羊汤的,也不稀奇。
“掌柜的?这烧饼最长能放多长时间”
刚把崔娘子拉回来继续做烧饼,身后就有人说话,苏果儿转头看过去,见又是那络腮胡大汉,且听他这话就知道他要做什么。
苏果儿回道:“烧饼耐放,如今又是春日里,若是放在包袱里用麻布包着,最长可以放三到四天不会坏”
“就是没有新出炉的那么酥脆,不过凉透了的烧饼鸭油吃起来口感更香,里头的内陷也凉凉的别有一番滋味儿。”
刘应虎:听她说起来自己已然心动了,微凉口感的内陷?
这不比干巴巴的胡饼子要好吃?
他要赶路,本就打算带些胡饼子在路上吃的,如今看来,还不如带这烧饼上路呢?
吃起来更有滋味儿些。
“那好,给我再来二十个烧饼,哦,对了,听说店家这里还有卤肉?不若也给我来上两斤,我带着在路上吃”
苏果儿听后应了声好,便叫崔娘子在外头给他装烧饼,自己来到后厨从锅里捞了块卤肉上来,切了两斤用荷叶纸包着。
拎着到外头的时候烧饼已经装好了,只见对方接过纸包,付了银子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两斤卤肉算是一百三十文钱,再加上二十个烧饼,这人在她这儿只吃个早食就一下子花了一百九十文钱。
算是她见过的最大方的食客了。
要是能多来几个?那这一早上就不用辛辛苦苦的卖了。散客终究没有大顾客要来的痛快,一下子就把她的这刚出炉的烧饼给消灭了大半。
啥也不说,撸起袖子继续干吧,要不然等人潮上来的时候她这烧饼只怕是不够卖的!
还有锅贴,也不知道那位大人今儿个来不来买锅贴,她可早就给他备好了,还特意买了陈醋,蘸着吃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