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合适,明天就能来试工。”
这一刻,青芽站在店门口,脚都有些发软,半天说不出一句整话来。
她之前已经多方打听过了。
这样的薪资在寻州城虽然说不上优厚。
但也算是一个相当正常、甚至是略偏上等的水平了。
想了想,为了吸引对方留下来,她还特地加了一句承诺:
“店里才刚开业不久,各方面还在起步阶段。等到以后客流多了,生意稳定了,工资一定还会往上调整。”
听到这话,青芽顿时眼睛一亮。
“没问题!我愿意做!”
她语气兴奋地说。
半贯钱!
这可不算少了。
更何况她才十五岁,能拿到这个数目的工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而且日后还有可能加钱!
比起村里其他姐妹,那些去镇上做工的,大多数做的都是洗衣服、扫地这种苦活累活。
不仅脏,而且没多少收入。
哪像她在饭馆里干活,又体面又轻松,还能拿这么多工钱?
姜莺也很开心,见她答应得痛快,便拉起她的手,笑着说道:“那走吧,咱们进来看看,我也好记下你名字与住处,办一下手续。”
青芽点点头,跟着姜莺一起走进店里,在柜台前站定。
只见姜莺不紧不慢地取出一张干净的纸,和一只沾了墨的毛笔,准备记录信息。
“把你叫什么,多大了,家住在哪儿这些情况说一遍吧。”
“我叫青芽,芳龄十四,家住三顺县安平村,家中还有一个哥哥。”
她回答得很清楚。
姜莺一边听一边把这些内容写下来,神情认真。
还专门翻出了自己亲手写的一份用工契书样式,开始起草起来。
“这份是用工契书,上面列了工作时间、休息安排,还有一些注意事项。你先拿去看看有没有问题,没问题的话就按个手印签上名。”
顿了一下,姜莺想到青芽可能识字不多,又补充了一句:“如果你不会看契书上的字,可以拿去请村里识字的人帮忙读一遍给你听,确认没有问题后再还给我也没关系。”
青芽正好担心这点事说不出口呢,此刻连忙点头答应下来:“那我今天就把契约带回村里去,让哥哥帮我找个识字的念一遍听听,明天再来把契书还给您好吗?”
“行,这样也好。”
姜莺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的。”
青芽小心翼翼地将契约折好,仔细放进口袋,兴冲冲地拿着它回家去了。
……
青芽攥着那份用工契书,脚步轻快地往家里跑。
推开门,微风裹挟着几片干枯的树叶卷进屋子。
只见哥哥王大强正坐在那张老旧的板凳上低头补衣服。
他那双粗壮的手指头灵巧地捏着一根麻线,在破旧衣物间来回穿梭着缝补。
“哥!”
青芽一边高兴地叫了一声,一边迈步冲进了屋里,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我找到工作啦!”
王大强闻言抬起眼,目光落在妹妹略带汗迹的脸庞上。
没多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将手边一碗冒着水汽的清水分给她:“先喝口水,好好歇歇,再慢慢说。”
那只碗并不精美,甚至还有道小小的裂纹。
可碗里清澈的水中漂浮着几朵晒得半干的小野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王大强一大早上从后山采摘回来并精心泡制的。
对他来说,这便是最好的待客之礼了。
青芽也顾不上太多,接过清水便抿了几口解渴。
缓过一口气之后,她小心翼翼从衣兜里摸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契来,在桌上展开:“瞧见没?这是我签下的契约,上面写得明明白白。”
她指着纸上的字迹有些激动地道:“是寻州城里那家有名的饭庄翠玉轩!听说生意红火得很呢!他们说要包吃包住咧,每月还给半贯钱呢!”
说到激动之处,她还不忘伸出纤细的手指点数起来。
“比梨杏姐在镇上那家布店做工挣的钱都多了不少呢!”
王大强听罢手里的针活停下,眉头却不自觉地皱起了一点。
他的眼神牢牢地锁住了那份契约上的墨字,嘴巴微动了一下。
“那你可看得懂这些个写的是什么意思吗?”
“嗨呀,这个不用担心。”
青芽摆了摆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答道。
“姜老板也考虑到我不识字的事儿,她说只要找个识字的人帮我看一下、解释清楚就行咯!”
说到那位姓姜的东家,她脸上不由得洋溢出一抹笑容。
“而且她那人真的挺好,说话温和得很。长得又标致,看着就特别有修养,应该是个靠得住的大好人呐!”
王大强依旧沉默了一会儿,最终缓缓开口。
“不过你刚才说一个月能赚半贯……这也实在有点太多了些吧?”
因为他心里盘算过,哪怕是他在镇上给人背米袋。
每天挥汗如雨干下来的辛苦所得也不过才差不多如此。
如今就这么张轻飘飘的一纸契书就能带来这样一笔不菲收入。
反倒让人有些生疑。
他也一时不好下定论到底值不值得相信。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啦……”
青芽微微嘟起了嘴,语气却并未带上埋怨。
“但是既然人家写明白了,又肯签字盖章,怎么可能是假话呢?要真敢耍骗人的手段,那谁还会信得过她们家的招牌啊?咱们随便找一位识文断字的先生帮我们看一下就行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再次感慨起来。
“你想啊,一个月半贯钱……这笔数目可真是好大哟,想想我都激动死了!”
王大强听完点点头,目光扫向窗外明媚的天色。
手里那张契约已被攥得出了一些褶皱。
最后终于做出决定。
“行吧,那我就陪你去趟里正家里面问问看意见如何。这事也不能马虎。”
“嗯嗯,好哇好哇!”
听见这话,青芽几乎立即就跳了起来表示赞成,眼里已经充满了期待。
“快点快点!”
于是兄妹二人收拾妥当地便出了门。
一路上青芽叽叽喳喳地说不停,王大强虽然话语不多,却也在认真地听,并偶尔回应几句关心之意。
当两人到达熟悉的村头里正家门口时。
刚走到院子门口敲门片刻,大门就被打开了。
来开门的正是里正年纪尚小、眉目清秀的女儿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