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接下来的谈判,没发生什么意外。
谈判最大的分歧是马老师的团队,让出多少股份的问题。
毕竟,现在的阿里,估值大概在三千多万美元,不到四千万美元。
而林晓却直接投了5亿美元。
按照正常融资来分配股份的话,90%以上的股份都要归林晓,马老师团队加起来只能分到不到10%。
这就已经不叫融资了,跟直接收购都差不多了,区别是,直接收购的话,马老师等人还能拿到三四千万美元,可融资,他们是一分钱都捞不着。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股份比例,马老师等人宁愿阿里被林晓收购。
马老师的底线是30%,不是给林晓30%,而是他们创业团队留下30%。
虽然30%也很少,但马老师算的很清楚。
如果正常融资,想融到5亿美元,至少要经历四次以上的融资,每次融资,都要对股份进行一次稀释,四次融资后,他们能保留下来的股份,大概率是低于30%的。
而且,这是建立在阿里发展顺利的情况下,如果中途遇到什么挫折,可能就融不到资金了。
就像之前一样,连续被拒绝了37次!
而现在能一下子就拥有5亿美元,这对阿里来说,是多有利的保障啊,至于钱烧完了怎么办?
全烧完了,当然是林晓去想办法啊,因为林晓才是最大股东,阿里出问题,林晓的损失才是最大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胡来,林晓是可以随时换掉他们的。而且,林晓那么有钱,未必在乎这点损失。
具体谈判,林晓没参加。
而最后的谈判结果是,超越投资出资40亿元人民币,这40亿元,在合约签订的三天内,支付2亿,2000年1月15日,支付6亿,2000年9月15日,支付8亿,2001年3月15日,支付12亿,2002年1月15日,支付最后的12亿。
之所以分期,是以为钱太多了,一下子支付给阿里,阿里也只能把钱放在账上,形成浪费,另外就是,避免阿里有钱了,就胡乱花。
融资后,超越投资,占阿里60%的股份。
怎么说呢,这波谈判,林晓是起了反向作用了。
林晓把五亿美元的投资额度都敲定下来了,这让超越投资的谈判团队在谈判的时候有些畏手畏脚,而马老师又是谈判的高手。
对此,林晓并不是很在意,反倒是挺佩服马老师的。
其实,他完全可以用更小的代价,拿到阿里更多的股份,只要等到m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到时候,国内互联网行业也会受到巨大影响,那时候再找上门,在大势之下,马老师谈判能力再强也没有用武之地。
但没那个必要,有的时候,退一步,未必就是坏事。
谈判结束后,马老师团队集体欢呼了一阵子。
这意味着,他们创业的最艰难时期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他们会搬进新的写字楼,更换新的办公设备,出入有公司配车。
关键是,再也不用拿着三四百块的工资在公司里当童工了,这可是互联网,是高科技行业啊,看看人家m国的互联网公司员工一个月挣多少?
以Icq为例,在Icq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月薪都在1万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就是8万,年薪上百万,可他们呢,一个月三四百块,一年收入都不到五千,跟人家差了200倍!
哪怕国内消费低,也弥补不了200倍的工资差距啊!
结果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都没用马老师提,林晓就主动提了涨工资这件事。
不过,马老师的意思是,一次不能涨的太多,否则,大家就会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没有继续奋斗的动力了。
在合约签订的第二天,国内外各大媒体就纷纷报道把这件事。
林晓的名气本来就已经足够高了,而且这次融资,用的是超越投资的名义,所以,这次报道,对他没什么影响。
但是,马老师却一下子就出名了,从默默无闻,摇身一变,就成了新晋的亿万富豪。
而且,这次事件,让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突然变得受欢迎起来,
一些之前苦苦寻求资金却找不到的互联网创业者,突然发现自己变得受欢迎了。
而一些正在和投资机构谈融资的互联网企业,也变得硬气起来,不是三瓜俩枣就能打发的了。
与此同时,m国那边,关于全知网,与新闻集团的谈判,也已经结束。
因为股份是在晨曦投资公司名下,章莹代表晨曦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权的转让。
而新闻集团,则支付现金5亿美元,外加新闻集团7.5%的股份,以及谷歌入驻全知网,全面负责全知网的搜索业务这个条件。
林晓其实是可以保留一部分全知网的股份的,但是,距离互联网泡沫破裂没多久了,他留着全知网的股份在手里,等着贬值吗?
而且,以后的全知网,将由新闻集团来运营,新闻集团懂互联网吗?反正林晓是不怎么看好,将来别说超过雅虎了,可能门户网站分类的前三位置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吕娜在全知网的时候,跟新闻集团派过去的内容部门的矛盾,不仅仅是单纯的争权夺利,尤其是吕娜是知道自己在全知网待不了多久的,争权夺利又有什么意义?
矛盾的核心在于双方观念的不同,一方是传统的传媒理念,一方是互联网理念,观念不同,就必然有矛盾。
双方都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走,那么,争夺话语权就很关键,有了话语权,才能按照自己的理念来推进工作。
吕娜虽然只是林晓派去管理全知网的,但吕娜不是工具,她个人本身也是有自己的追求的啊,她也不想一直都生活在白雪的阴影下,好不容易获得独掌大权的机会,她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番事业出来的。
至于默多克认为的,林晓想把内容部的人给挖走,另起炉灶,纯属是默多克想多了。
换成别人还真就可能这么干,但他脑子里可行性的项目有一大堆,用得着费力不讨好的去搞一个注定要走下坡路的门户网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