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惨重的东瀛第一舰队剩余战舰完全没了同秦军南海舰队再战的心思,只是一个劲的想着逃离。
由于东瀛海军中的战列舰装甲较为薄弱,而南海舰队中的各战舰追求火力与防御并存。
较为厚重的装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速,因此其航速要比秦军南海舰队的战舰航速要快一些。
因此双方间战舰间的距离被慢慢扩大,看到这种情况,南海舰队便停止了追击,毕竟速度上有差距,距离越拉越远,追是肯定追不上了。
甚至有可能一路追击过去还会遭到东瀛舰队的伏击,因此撒镇冰决定见好就收。
毕竟此战击沉了两艘东瀛国第一舰队的战列舰,还将一艘富桑级战列舰击伤。
而南海舰队的损失仅仅是几艘战列舰被东瀛舰队的小型舰炮造成了轻微的伤害,影响不大。
此次海战,南海舰队可谓是大胜,于是撒镇冰立即将战况向上级汇报。
……
“海军不负我所望啊,这一仗打的漂亮,接下来的谈判中,这群东瀛倭寇就该更加被动了。”
秦政对坐在对面的王耀武和岭东省长陈乾安说道。
“这号称东半球海军数一数二的东瀛国也不行啊,哈哈,总共就八艘战列舰,一下子被我们击沉了两艘,重伤了一艘。”王耀武开怀大笑道。
本以为初建的南海舰队只能被动抗衡东瀛海军,没想到撒镇冰这位南海舰队司令居然主动进攻,还打出了这么漂亮的一仗。
“我们刚好可以趁此大好时机,再狠狠的从东瀛倭寇身上宰一刀了。”
别看陈乾安是个政客,可此时说的话若被东瀛外交代表团听到了肯定会瑟瑟发抖。
————
12月10日,大夏与东瀛的第二次谈判再度开始。
只不过今天东瀛国各外交代表的脸色非常难看。
看着东瀛国一众外交谈判代表的脸色,秦政只觉得非常爽。
于是双方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进入了谈判,一方是心情舒畅的秦政几人,另一方是脸色难看的东瀛外交谈判团。
既然秦军南海舰队在同东瀛海军第一舰队的海战中取得了大胜,那之前所提出来的条件就要改变一下了。
于是秦政这一方提出来的停战条件如下:
1.东瀛国需向大夏赔偿75亿东瀛币(约合15亿龙元)。
2.立即从大夏境内撤军,并将朝元国国土归还于朝元国。
3.割让四国岛给西南诸省政府。
4.东瀛国陆军常备军需控制在40万之内,海军船只吨位需保持在20万吨以内。
5.允许西南诸省在东瀛境内开设通商口岸,所需关税由西南诸省裁定。
6.允许西南诸省在神户市设立租界,租界内部完全由西南诸省管理。
秦政这一方的条件一提出来,东瀛外交团队就炸开了锅。
仅仅是过了两天,停战条件就变得更加严厉,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怎么?还不同意?不同意那就继续打吧,我听说你们东瀛国有几艘战列舰被海里的鱼撞沉了?
另外还听说你们东瀛国在河南战场上的几十万大军后勤补给陆线被切断,已经岌岌可危了?
这几十万的劳动力你们不要那我可就收下了,正好我大夏各地急需建设,我正为缺少优质劳动力而发愁呢。”
秦政看着对面脸黑如锅底的东瀛倭寇谈判代表,笑呵呵的说道。
反正战争进行到现在,对秦军越来越顺利,河南战场上,东瀛第三方面军已经被许振华部打的屁滚尿流。
甚至就连后勤补给线也被两个装甲旅切断了,如今正缩在河南中部地区苟延残喘呢。
而北面的战场上,自从秦浩明亲自坐镇之后,将士们士气高涨,作战勇猛,打的东瀛二三十万倭寇连连后退。
因此秦政完全不着急,该急的只会是东瀛倭寇。
“秦少帅,贵方提出的这些条件实在是太无礼了,我们东瀛帝国是无法接受的。”
“没事,不接受正好,我那几个轰炸机大队就不用闲着了,你们东瀛想必十分欢迎我们的轰炸机大队光临你们东瀛吧。”
秦政微微一笑,说出能把东瀛倭寇气死的话。
此话一出,东瀛一方谈判代表顿时咬牙切齿。
可他们完全没有对付秦军飞机的办法,之前派特高课探查秦军装甲部队和空军部队,至今还没取得一丝进展。
因为对于装甲部队和空军,秦政做了近乎变态的防护工作。
尤其是大秦航空航天公司,秦政在其周围布置了几千重兵,进行严密把守。
在这种程度的防守之下,东瀛特高课想要探查空军部队的情报,如同痴人说梦。
就这样双方不断扯皮,东瀛一方同意了其中的第二,第五,第六条。
而第一条东瀛一方最终只接受赔偿50亿东瀛币(10亿龙元)。
其实秦政接受的底线是35亿东瀛币,也就是七亿龙元,没想到得到了意外之喜。
至于第三条这群东瀛倭寇说什么也不同意,甚至说出了宁愿东瀛所有人玉碎,也不会割让四国岛。
对于第四条,东瀛一方只同意前半部分关于陆军的限制,而对于海军的限制,却不接受。
因此双方现在存在争议的只有第四条和第五条。
于是12月10日的这场谈判暂时停止,双方决定改日再进行谈判。
12月12日,河南战场上再度传来了一场大捷的消息。
许振华部将东瀛国第三方面军近十万大军击溃,一举俘虏了五万多头东瀛倭寇。
这一消息传到两国当中,引起的反响截然不同。
大夏国民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大胜的消息,举国欢庆。
而东瀛国听到这一消息,举国陷入绝望。
于是东瀛高层再度催促外交代表队尽快促成停战谈判。
于是,双方于12月13日再度进行谈判,此次谈判只谈之前未谈妥的第三条和第四条。
经过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东瀛国提出了另一个条件。
第三条割让四国岛改成割让北海道岛北部区域的区域。
虽然该区域面积比四国岛面积要小上一些,但秦政立即同意下来了。
毕竟秦政硬要让东瀛国各地只是为了羞辱他们。
当然,能割让四国岛秦政会更满意,毕竟四国岛对面隔海相望就是京都市。
而第四条则是以陆军数量控制在30万以内为代价,使海军舰船吨位控制在三十万吨以内。
就这样,双方进行了为期将近一周的谈判,终于敲定了这次谈判。
此次谈判中签订的各项条约被称为《岭州条约》。
随后签订了如此丧权辱国条约的东瀛外交代表团灰溜溜的滚回了东瀛。
签订了如此条约的外交代表团,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