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在凌晨三点依然亮着,像一块倔强的光斑嵌在黑夜中。程楠站在观测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敲击着金属边缘,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他身后,几名研究员正在对一组刚刚上传的数据进行比对,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曲线如同心跳般起伏不定。
“频率稳定了。”一名工程师低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敢相信的兴奋,“波动幅度下降了百分之七十。”
程楠快步走到主控台前,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数据流。那些原本狂躁不安的能量信号此刻变得温顺了许多,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继续记录。”他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把当前频段参数同步给女娲,让她做一次全维度建模分析。”
“是。”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电子元件混合的味道,这是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标配。程楠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过去几天,他们几乎没合过眼。能量波动的异常出现后,整个学院进入了战时状态。没人知道这股力量从何而来,只知道它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存在。
而现在,他们终于抓住了一丝突破口。
“教授,设备那边修好了。”一个年轻研究员跑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机油的痕迹,“不过……有个奇怪的现象。”
“说。”
“我们在更换核心模块的时候,发现原本烧毁的线路板上,有一小块区域出现了晶体结构的变化。看起来像是被某种高能粒子轰击过,但又不像是损坏,反而更像是……优化?”
程楠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取样了吗?”
“取了,在隔离箱里。”
他快步走向实验室角落的一个透明容器,里面静静躺着一小块金属片。透过玻璃,能看到表面泛着奇异的蓝紫色光泽,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极光。
“女娲,扫描这段材料。”他在心中默念。
【材质分析中……初步判断为非自然形成的晶格重构,具备低损耗导电特性】
程楠嘴角微微扬起。
“如果这真的是某种能量作用下的材料进化……”他喃喃道,“那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扇门。”
一扇通往新纪元的大门。
“大家听我说。”程楠站到会议室中央,环视一圈疲惫却充满期待的脸庞,“我们已经确认了几个关键点:第一,这种能量并非完全不可控;第二,它的存在形式与我们的意识活动存在某种共振关系;第三——”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众人紧绷的神经,“它可能是一种尚未被人类理解的能源形式。”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你是说……我们要用它?”有人低声问。
“不是‘要’,而是‘必须’。”程楠的声音坚定,“这不是一场选择题,而是一场生存测试。如果我们不能掌握它,别人也会。而一旦它落入错误的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教授,我们现在连它的基本原理都没搞清楚。”另一名研究员皱眉,“贸然尝试应用,风险太大。”
“我同意你的看法。”程楠点头,“所以我们第一步,是验证它的可控性。有没有志愿者?”
话音刚落,一只手臂率先举了起来。
“我来。”
那是编号#x-19的学生,也就是那个在心理测试中表现出极高牺牲倾向的年轻人。他的眼神平静,甚至有些期待。
紧接着,又有几只手陆续举起。
程楠看着他们,心里第一次涌起一种久违的情绪——希望。
实验开始得很快。
他们在一间独立的屏蔽室内搭建了一个小型模拟装置,将那段经过能量影响的金属片作为核心组件接入系统。女娲负责全程监控,确保任何异常都能第一时间被捕捉。
当能量缓缓注入系统的那一刻,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起初,一切都很安静。只有仪器的嗡鸣声在耳边回响。然后,一道微弱的光沿着金属片的纹路蔓延开来,像是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接着,整个装置突然启动。
“电压输出正常!”监测员惊呼,“电流稳定,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了三倍!”
“没有热损耗!”另一人激动地补充,“它是冷传导的!”
程楠深吸一口气,盯着那道幽蓝色的光芒。他知道,这一刻,他们真的打开了那扇门。
“把数据全部备份。”他说,“同时,封锁所有对外接口,包括内部网络。这个成果,现在只能由我们自己掌控。”
“明白。”
就在这时,他的战术终端震动了一下。
是凌霜发来的简讯:
【情况有变,敌人提前行动了】
程楠握紧拳头,眼中闪过一抹决意。
“看来,时间不多了。”
实验楼外,天边泛起鱼肚白。晨雾还未散尽,空气中带着一丝湿润的凉意。
程楠走出大楼,抬头望向天空。昨夜那道蓝光还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就像一颗种子,悄然埋进了未来的世界。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是我。”他低声说,“准备一下,我们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早就等你这句话了。”
程楠挂断电话,转身走进晨曦中。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改变人类文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