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使者暗藏刀,智破鸿门宴
中原使者团抵达朔州时,正是初春。为首的使者姓杨,是皇帝的亲舅舅,官拜太尉,一脸倨傲,见了李阳也不行跪拜礼,只拱拱手:“陛下念及旧情,特遣老臣来问一声,李司马……哦不,李王,是否愿归降朝廷?若肯卸去王号,仍封你为北疆节度使,世袭罔替。”
李阳在王宫设宴款待,席间,杨太尉眼神不停扫视殿内的陈设,看到工匠们新造的“水力织布机”(效率比中原高五倍)、波斯送来的“天文仪”(能精准测算节气),眼底闪过一丝贪婪。
酒过三巡,杨太尉拍了拍手,身后的侍女端上一个锦盒:“陛下有礼物赠予李王。”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套枷锁,金光闪闪,上面刻着“归顺者昌,逆命者亡”。
殿内气氛瞬间凝固,周校尉按捺不住,手已按在刀柄上。
李阳却面不改色,笑着合上锦盒:“多谢陛下厚爱。只是华国百姓若见我戴此枷锁,怕是会拆了这王宫。杨太尉远道而来,不如先看看我华国的风土人情?”
【系统提示:检测到使者团暗藏杀机——随行“护卫”实为顶尖杀手,锦盒夹层藏有毒药,计划在三日后的“观礼”时刺杀李阳,嫁祸给草原部落。】
李阳不动声色,安排杨太尉入住驿馆,暗中让周校尉加派守卫,又让刘承“不小心”透露给杨太尉的随从:“草原的狼山部对李王不满,曾说要‘取其首级,献给朝廷’。”
三日后,观礼活动在朔州城外的赛马场举行。杨太尉果然按计划行事,让杀手混入狼山部的观礼人群中,又让人在李阳的酒里下了毒。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狼山部的首领早已被李阳请来,就坐在身边;所谓的“毒药”,被阿依莎提前换成了“失声散”(喝了只会说不出话,无害);那些杀手刚靠近李阳,就被周校尉安排的“便衣护卫”(百姓装扮的士兵)死死按住,连刀都没拔出来。
观礼进行到一半,杨太尉见杀手迟迟不动手,自己端起毒酒走向李阳:“李王,饮了这杯,也算全了咱们君臣一场的情分。”
李阳接过酒杯,却突然转身,将酒递给狼山部首领:“首领近日嗓子不适,这杯‘润喉酒’,就请你代饮吧。”
首领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仰头饮尽。片刻后,他果然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哎呀,这酒有问题!”李阳“大惊失色”,让人拿下倒酒的侍从。侍从被周校尉的人一吓,立刻招供:“是杨太尉让我下的毒!他说……说杀了李王,就让我当西州刺史!”
此时,被按住的杀手也被押了上来,其中一个正是当年黑石沟叛乱的漏网之鱼,被药罗葛认了出来:“这是颉利的人!杨太尉竟勾结漠北余孽!”
铁证如山,杨太尉面如死灰,瘫倒在地。狼山部首领虽然说不出话,却对着百姓们连连摆手,用手势表明自己与刺杀无关。
百姓们群情激愤,指着杨太尉怒骂:“好个伪君子!想害我们的王!”
【刺杀计划破产,危机解除。奖励:“外交豁免权”(华国使者在他国不受刁难)、“反间计手册”(提升应对阴谋能力)。】
李阳没有杀杨太尉,只是将他和杀手、供词一起“送”回中原,并附上一封信:“华国无意与朝廷为敌,若再有人寻衅,休怪北疆刀剑无眼。”
杨太尉被押走时,看着朔州城墙上飘扬的“华”字王旗,看着百姓们对李阳的拥戴,终于明白——这北疆,早已不是朝廷能轻易撼动的了。
李阳站在城楼上,望着杨太尉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身边笑靥如花的阿依莎和跑来报信的念安(说工坊又造出了新的水车),心中一片清明。
麻烦或许永远不会停,但只要守住民心、备好对策,再难的局,也能盘活。华国的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