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山谷设伏,匪首落网
诱敌的小商队出发了。五辆防御车装着半车粮食和少量农具,显得并不起眼,由周校尉带着二十名护卫押送,故意走了玄甲卫常出没的鹰嘴谷。
鹰嘴谷因形状像鹰嘴得名,谷道狭窄,两侧是陡峭的山壁,正是设伏的好地方。李阳带着三十名护卫和两架投石机,提前一天藏在谷内的隐蔽处,只等玄甲卫上钩。
次日午时,商队刚进入鹰嘴谷,两侧山壁突然滚下几块巨石,挡住了前后的去路。紧接着,几十名黑衣人身形如鬼魅般从岩石后跃出,手持长刀,朝着商队冲来。
“来了!”周校尉低喝一声,指挥护卫们将防御车围成一圈,形成一个坚固的堡垒。护卫们从箭孔探出头,扣动子母连弩的扳机,麻醉箭“咻咻”射出,冲在前面的几个黑衣人应声倒地。
为首的玄甲卫首领见状,冷哼一声:“雕虫小技!给我用火攻!”
几个黑衣人立刻拿出火折子,点燃手里的火把,朝着防御车扔去。可防御车的挡板是铁皮包裹,火把砸上去只是烧了几下就熄灭了。
“有点意思。”首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下令,“用巨石砸开!”
黑衣人搬起谷道两侧的石块,朝着防御车猛砸。“砰砰”的撞击声不绝于耳,防御车虽摇晃了几下,却依旧稳固。
就在这时,李阳在谷内高处举起信号旗。隐藏在暗处的护卫立刻启动投石机,将装满迷魂粉的陶罐朝着黑衣人密集处抛去。
“不好!”首领察觉到不对劲,想下令撤退,可已经晚了。陶罐在人群中炸开,浓烈的药粉弥漫开来,黑衣人猝不及防,吸入后顿时头晕目眩,手脚发软。
“动手!”李阳大喊一声,带着护卫从两侧山壁冲了下来。
周校尉也带着车里的护卫冲出防御车,与李阳的人前后夹击。玄甲卫本就被迷魂粉扰乱了心神,此刻腹背受敌,顿时乱了阵脚。
首领见状,知道中计,转身就想从山壁的缝隙逃跑。李阳眼疾手快,射出一支麻醉箭,正中他的后腿。首领踉跄了一下,李阳趁机追上,一记手刀砍在他的脖子上,将他打晕过去。
失去了首领,剩下的黑衣人无心恋战,纷纷跪地投降。这场伏击前后不过半个时辰,就以全胜告终。
清理战场时,李阳在首领身上搜出一块青铜令牌,上面刻着“玄”字,还有一个诡异的狼头图案。
“这令牌看起来不一般。”周校尉凑过来看,“说不定能查出他们的老巢还有多少人。”
李阳点头,让人将俘虏捆结实,带上昏迷的首领,押着防御车撤出了鹰嘴谷。
回到河东县,李阳立刻提审玄甲卫首领。起初,这首领嘴硬得很,梗着脖子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从我嘴里套话,没门!”
李阳也不跟他废话,让人端来一碗刚熬好的小米粥。米粥香气四溢,首领的喉结不自觉地动了动——他被抓来时没来得及吃饭,此刻早已饥肠辘辘。
“尝尝?”李阳将粥碗推到他面前,“这是我们河东县新种的小米,产量高,味道也好。再过几个月,棉花收了,百姓就能穿上棉衣,冬天再也不用挨冻。”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百工图谱”,翻到纺织机的图纸:“这是织布用的机器,比手工快十倍。等商路稳定了,我们还要建作坊,让百姓有活干、有钱赚。”
首领的眼神渐渐复杂起来,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问道:“你们……真的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当然。”李阳肯定地说,“我们不像你们,靠劫掠为生。我们靠自己的双手种地、做工,让日子一点点变好。你看看外面,集市多热闹,百姓脸上有笑容,这才是正经日子。”
首领沉默了许久,终于叹了口气:“我叫秦昊,曾是前朝的校尉。国破后,兄弟们没了去处,才落草为寇……我们也不想杀人,只是想活下去。”
他交代了狼牙山营寨的情况:那里还有近百名玄甲卫,多是老弱伤残,以及一些被裹挟的百姓;营寨里粮食不多,全靠劫掠维持。
“你们要是能给兄弟们一条活路,我愿意劝他们投降。”秦昊看着李阳,眼中带着一丝期盼。
李阳心中一动:“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不再劫掠,我可以向杨总管求情,让你们编入护卫队,或者去开垦荒地,一样能活下去。”
秦昊眼睛一亮,当即答应:“我信你!我这就写信,让他们来投降。”
三日后,狼牙山的玄甲卫果然在秦昊的弟弟带领下,捧着兵器来到河东县投降。李阳履行承诺,将年轻力壮的编入护卫队,老弱的则安排去开垦荒地,还分给他们种子和农具。
秦昊看着昔日的兄弟拿起锄头种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过上安稳日子。”
【“区域联动”任务完成度90%,奖励:“水力磨坊图纸”(可省力磨粉)、“区域联防协议”模板(可规范三地治安协作)。】
系统的奖励让李阳更有信心。他立刻让人按照图纸建造水力磨坊,又召集河东、河西和朔州的官员,签订了联防协议——三地共享情报,共同打击匪患,确保商路畅通。
消息传到京城,杨玄感特意写来书信,称赞李阳“治政有方,安民有道”,还许诺会上奏朝廷,为他请功。
这日,李阳站在刚建好的水力磨坊前,看着水流推动石磨转动,雪白的面粉簌簌落下,心中感慨万千。从截粮救灾到打通商路,从对抗匪患到三地联防,一路走来,虽历经艰险,却也收获了民心与希望。
苏清月和周校尉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刚出炉的麦饼:“尝尝,用新磨坊磨的面粉做的,比以前的更松软。”
李阳咬了一口,麦香在口中弥漫。他望向远方的田野,那里新种的棉花已冒出嫩绿的芽,商路上的独轮车络绎不绝,百姓的笑声随风传来。
“快了。”李阳笑着说,“用不了多久,河东县就能实现‘无灾、无饥、无盗’了。”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温暖而明亮。属于他们的治理之路,还在继续向前延伸,而前方的风景,正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