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夜袭匪寨,真相大白
周校尉带着二十名民壮,借着月光向黑风寨摸去。黑风寨建在半山腰,四周是陡峭的石壁,只有一条狭窄的山道能上去,寨门紧闭,门口挂着两盏昏黄的油灯,隐约能看到几个土匪在来回踱步。
“戒备挺严。”周校尉伏在草丛里,低声对身边的民壮说,“等下我带五个人从左侧的陡坡爬上去,你们在正面用弓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记住,尽量别杀人,我们是来查证据的。”
民壮们点头,握紧了手里的弓箭和砍刀。这些汉子都是河东县的庄稼汉,虽没经过正规训练,但跟着周校尉练了几个月,身手也利落了不少。
周校尉选的陡坡长满了藤蔓,刚好能借力攀爬。他带着人悄无声息地往上爬,脚踩在碎石上发出轻微的声响,被山下的风声掩盖。爬到离寨墙还有两丈远时,他示意众人停下,自己则像狸猫一样纵身跃起,抓住寨墙顶部的杂草,翻身跳了进去。
寨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间木屋亮着灯。周校尉贴着墙根移动,隐约听到一间大屋里传来喝酒划拳的声音。他凑到窗缝边一看,里面坐着十几个土匪,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大汉,桌上摆着熟肉和烈酒,旁边还堆着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麻袋上印着“赈灾”二字。
“还是王县令懂事,知道孝敬咱们兄弟。”一个土匪灌了口酒,大笑着说,“那批粮食够咱们吃半年了,等过阵子风头过了,再让他送点银子来!”
为首的大汉一巴掌拍在他头上:“蠢货!银子要,粮食也要!听说河东县那小子搞出了新稻种,产量高得很,回头让王县令想办法弄点来,咱们在寨子里也种种!”
周校尉听得心头火起,正要动手,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迅速躲到一根柱子后,只见两个土匪端着酒碗走过,嘴里嘟囔着:“大哥让把仓库里的账本藏好,别被人发现了……”
账本?周校尉眼睛一亮,悄悄跟了上去。两个土匪走到寨子深处的一间小木屋,打开锁进去,很快又锁门出来,醉醺醺地回了大屋。
周校尉趁机撬开木屋的锁,里面果然堆着不少粮食,墙角还放着一个木箱。他打开木箱,里面是几本厚厚的账本,上面清清楚楚地记着“王县令送来粮食xx石,换银xx两”“某年某月收王县令孝敬绸缎xx匹”,甚至还有几笔是“贩卖灾民女子到外地”的记录。
“畜生!”周校尉气得浑身发抖,将账本揣进怀里,正准备离开,却听到外面传来大喊:“有奸细!快抓奸细!”
原来是正面吸引注意力的民壮被发现了。周校尉知道不能再等,吹了声口哨,示意墙上的同伴下来,自己则朝着大屋冲去——他要活捉那个土匪头子。
土匪们正喝得兴起,见周校尉冲进来,顿时乱作一团。为首的大汉抄起身边的大刀就砍,周校尉侧身躲过,一脚将他踹翻在地,反手用绳子捆了个结实。其他土匪见状,吓得纷纷跪地求饶。
“都给我老实点!”周校尉大喝一声,让随后赶来的民壮看住土匪,自己则带着被捆的头子和账本,迅速撤离黑风寨。
回到河西县城时,天已蒙蒙亮。苏清月正组织百姓加固城门,见周校尉回来,连忙迎上去:“怎么样?”
“抓到了匪首,还找到了这个。”周校尉将账本递给她,“王才不仅私藏赈灾粮,还和土匪勾结,贩卖灾民,罪该万死!”
苏清月翻看账本,气得脸色发白:“必须把他交给杨总管,严加查办!”
两人立刻带着账本和匪首去县衙。王才还在睡梦中,被周校尉一把揪起来,看到账本和被捆的匪首,顿时瘫软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百姓们听说找到了王才通匪的证据,都涌到县衙门口,要求严惩王才。周校尉站在台阶上,举起账本朗声道:“乡亲们放心,王才的罪行我们会如实上报,一定给大家一个公道!现在,我们先把黑风寨的粮食运回来,然后继续防治蝗灾,种新稻种!”
人群爆发出阵阵欢呼。
接下来的日子,河西县的百姓像是换了个人,跟着苏清月学习制作灭蝗粉,跟着周校尉开垦荒地、播种新稻种,脸上渐渐有了笑容。黑风寨的粮食被运回县城,足够支撑到秋收,民心彻底安定下来。
一周后,杨玄感派来的官员抵达河西县,带走了王才、匪首和账本,临走时对周校尉和苏清月道:“总管说了,你们做得很好,河东和河西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送走官员,周校尉望着河西县渐渐恢复生机的田野,笑道:“这下,河西县总算安稳了。”
苏清月点头,看向河东县的方向:“不知道李阳那边怎么样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两人收拾行装,准备返程。百姓们自发来到城门口送行,有人提着刚蒸好的馒头,有人捧着自家种的蔬菜,非要塞给他们。
“谢谢你们啊!”老农拉着周校尉的手,老泪纵横,“要是没有你们,我们早就饿死了……”
周校尉眼眶一热,拍了拍他的手:“好好种庄稼,等秋收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队伍出发时,阳光正好。周校尉和苏清月回头望去,河西县城的轮廓在晨光中格外清晰,田地里的新稻种已冒出嫩芽,像一片绿色的希望。
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河东与河西的联动才刚刚起步,而系统任务中提到的“跨县商路”,将是下一步要走的路。属于他们的治理蓝图,正在一步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