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稻种新篇,暗流未平
靖王的士兵并未久留,留下二十名护卫和一批粮草后,便带着影卫俘虏返回了京城——他们需要将魏国公勾结影卫、劫掠村落的证据呈给靖王。
黑风口的危机解除,村民们终于能松口气,在周校尉的安排下,陆续返回村子。被烧毁的房屋重新搭起,散落的麦种仔细收好,田地里未收割的小麦也加快了进度,整个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历经风雨后的沉稳。
李阳和苏清月则在清点完麦种后,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系统奖励的“高产稻种图谱”摊开在桌上,上面详细绘制着稻种的培育方法,其产量竟是普通稻种的三倍,且抗病性极强。
“这稻种若能培育成功,附近几个村落的饥荒问题都能缓解。”苏清月指着图谱上的培育条件,“但它对水温要求很高,需要恒定在二十摄氏度左右,我们现有的灌溉系统根本达不到。”
李阳看着图谱上的“恒温渠”设计,眉头微皱。这种渠道需要用特殊砖石砌成,还得配备调节水温的装置,以目前村子的条件,几乎难以实现。
“或许可以简化一下。”周校尉凑过来看了看,“我知道县城外有个温泉,若能引来温泉水,再混合山涧的冷水调节温度,说不定能达到要求。”
温泉引水!这个主意让李阳眼前一亮。虽然工程浩大,但只要能成功,一切都值得。
说干就干,周校尉立刻派人去探查温泉的位置和引水路线,李阳则带着村民们准备砖石和工具,苏清月负责设计渠道的具体结构,三人分工明确,效率极高。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几天,新的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下午,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跌跌撞撞地跑进村子,见到李阳就扑通一声跪下:“李大哥!求求你救救我们村吧!”
李阳扶起他,认出是附近柳树村的村民:“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是……是瘟疫!”汉子泣不成声,“我们村不知怎么回事,突然爆发了瘟疫,上吐下泻,已经死了好几个人了!请了郎中也没用,听说你这里有办法,就……就跑来了!”
瘟疫!这个词让李阳和苏清月脸色骤变。乱世之中,瘟疫比刀兵更可怕,一旦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清月,你懂医术吗?”李阳急问道。
苏清月点头:“农技推演院学过基础防疫知识,先去看看症状再说。”
两人来不及多想,带上草药和防疫工具,跟着汉子赶往柳树村。周校尉得知消息,也派了五个士兵随行——以防又是影卫的阴谋。
柳树村的景象触目惊心。村口拉起了简陋的隔离绳,几个面黄肌瘦的村民守在那里,眼神麻木;村子里静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和哭喊;不少房屋门口挂着白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气息。
“症状是从三天前开始的。”带路的汉子指着一间屋子,“最早发病的是村长家,吃了从县城粮铺买的米之后,当天晚上就上吐下泻。”
李阳和苏清月走进屋子,只见村长躺在炕上,面色蜡黄,嘴唇干裂,气息微弱。苏清月上前翻看他的眼皮,又摸了摸脉搏,眉头越皱越紧。
“不是瘟疫。”她忽然道,“是中毒,一种慢性毒药,混在食物里,会让人脱水休克,看起来像瘟疫。”
中毒?李阳心中一凛,立刻查看屋内的米缸。剩下的米不多,颜色发暗,凑近闻还有一丝淡淡的杏仁味。
“是砒霜!”李阳失声喊道,“有人在米里下了毒!”
砒霜混在食物里,少量摄入不会立刻致命,只会让人出现类似瘟疫的症状,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想借“瘟疫”之名毁掉村子。
“是谁?是谁这么狠毒!”柳树村的村民们又惊又怒。
李阳看向周校尉派来的士兵:“县城粮铺是谁开的?”
“是王奎的小舅子!”士兵立刻道,“之前就听说他粮铺的米经常掺沙子,没想到敢下毒!”
王奎!李阳瞬间明白了。他被靖王的人搅了好事,怀恨在心,又不敢明着报复,就用这种阴毒的手段,想嫁祸给“瘟疫”,毁掉附近的村落,断了他们的根基。
“必须尽快找到解药,还要通知其他村子,别再买那家粮铺的米!”苏清月立刻道,“砒霜中毒初期,用绿豆和甘草熬水可以缓解,我这就配药!”
李阳则立刻让柳树村的村民去通知周边村落,自己带着士兵赶往县城——他要去揭穿王奎的阴谋,不能让更多人受害。
赶到县城时,粮铺前还排着长队,不少村民正拿着粮食票换取米粮。李阳冲上前,一把掀翻了装米的摊子:“这米有毒!不能买!”
“你干什么!”粮铺老板,也就是王奎的小舅子,立刻带着打手冲了出来,“哪来的疯子,敢砸我家铺子?”
“疯子?”李阳冷笑一声,将从柳树村带来的米扔在他面前,“你自己看看,这米里掺了什么!柳树村已经有人被毒死了,你还敢卖!”
排队的村民们顿时慌了,纷纷放下手中的米,议论纷纷。
“不可能!我家米好得很!”老板色厉内荏,示意打手动手,“把这疯子给我打出去!”
就在这时,周校尉带着人赶来了,他直接出示了靖王的令牌:“奉靖王殿下令,查封粮铺,带走老板问话!谁敢阻拦,以同党论处!”
令牌一亮,打手们顿时不敢动了。老板吓得面如土色,瘫倒在地。
村民们这才相信米里有毒,又惊又怒,纷纷指责老板黑心。李阳趁机告诉大家解毒的方法,让他们赶紧回去处理家中的米。
查封粮铺后,周校尉立刻带人去搜王奎的府邸,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王奎得知消息,带着亲信跑了,只留下一个空壳府邸。
“他肯定是投靠魏国公了。”周校尉看着空荡荡的府邸,脸色凝重,“有魏国公庇护,我们暂时动不了他。”
李阳心中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王奎的报复、魏国公的野心,像悬在头顶的两把剑,随时可能落下。
返回村子的路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阳看着路边的田地,忽然道:“温泉引水的工程,必须加快了。我们不仅要种出粮食,还要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这些粮食和村民。”
周校尉点头:“我已经让人去请石匠了,再过几天就能开工。等高产稻种种出来,我们就有底气了。”
回到村子时,苏清月已经配好了解药,派人送到了柳树村。她正站在田埂上,看着新翻的土地,见李阳回来,递给他一个竹筒:“这是我用温泉水和山涧水调配的,水温刚好二十度,你看能不能用来培育稻种?”
李阳接过竹筒,感受着里面恒定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险,只要他们一起努力,就一定能克服。
月光下,第一批高产稻种被小心翼翼地播撒进特制的秧田,水面倒映着星光,像撒了一把碎银。新的希望在泥土中酝酿,而暗处的危机,也在悄然等待着爆发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