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归程遇故,柳溪新声
沉渊禁地的阴霾彻底散去时,阳光正斜斜地穿过竹林,在布满碎石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阳将最后一丝地脉之力注入沉渊核心的泉眼,看着幽蓝的泉水重新变得澄澈,才转身与众人汇合。
“该走了。”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金枪已化作金光融入掌心,“此地地脉虽稳,但混沌之气的残留还需时日消解,咱们留在这里也帮不上更多忙。”
苏清月将断损的斩月剑小心收入剑鞘,点头道:“我需尽快回青云山复命,玄尘师叔的事,得让掌门和长老们知晓。”她看向李阳,眼中带着几分郑重,“地脉深处的秘密……若李公子将来有了头绪,还望告知一声。”
“自然。”李阳笑了笑,“说不定哪天我去青云山讨茶喝,就能与你细说。”
苏清月闻言,清冷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随时恭候。”
两人相视一笑,此前在沉渊禁地的紧张与凶险,仿佛都消融在这一笑之中。赵虎早已按捺不住,扛着玄铁盾在前头开路:“走喽走喽!这破地方我是一天也不想多待,还是柳溪村的热馒头香!”
石玄跟在后面,忍不住打趣:“就知道吃,刚才跟玄尘动手时怎么不见你腿软?”
“那能一样吗?”赵虎梗着脖子,“打架是打架,吃饭是吃饭,俺赵虎向来分得清!”
众人说说笑笑,沿着来时的路返程。归墟之地的邪气散去后,山林间竟渐渐显露出几分生机,不知名的野花在石缝中绽放,偶尔还有松鼠从枝头窜过,一派安宁景象。
行至断溪时,溪水已恢复如初,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与来时的蚀灵雾弥漫判若两地。李阳蹲下身掬起一捧水,指尖传来温润的地脉触感——这溪水,竟比沉渊灵脉泉的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你看,”他朝苏清月扬了扬下巴,“这就是普通人守护的地脉,或许不磅礴,却很坚韧。”
苏清月望着溪水倒映的天光,轻轻“嗯”了一声。经此一役,她终于明白李阳当初说的“地脉的人情世故”是什么意思——那不是修行者口中的大道,而是寻常人日复一日的守护与珍惜。
临别前,苏清月取出一枚青云剑宗的玉符递给李阳:“持此符可自由出入青云山,若遇难处,捏碎玉符,我会尽快赶来。”
李阳接过玉符,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多谢。”
“后会有期。”苏清月拱手行礼,转身化作一道清光,消失在山林深处。
赵虎摸着后脑勺,嘿嘿直笑:“苏姑娘人不错,就是太冷了点。不过跟李阳你在一起待久了,好像也暖和起来了。”
李阳笑骂:“就你话多。”
三人继续赶路,不出三日便走出了归墟之地。踏入柳溪村地界时,远远就看到村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村长。
“李阳小哥!你们可算回来了!”村长拄着拐杖迎上来,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我这心里啊,天天悬着,就怕你们出啥岔子。”
“让村长担心了。”李阳扶起他,“幸不辱命,沉渊的事解决了。”
“解决了就好,解决了就好!”村长连连点头,眼眶有些发红,“快,回家!我让老婆子给你们炖了鸡汤,补补身子!”
村里的孩子们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赵虎被孩子们缠得没办法,只好绘声绘色地讲起沉渊的见闻,当然,那些凶险的部分都被他换成了“大英雄打小怪兽”的戏码。
李阳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一片温暖。他走到地脉根所在的院子,只见那株新生的茶树已抽出嫩绿的新叶,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叶片上,泛着健康的光泽。
“你回来了。”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是柳婶端着刚蒸好的馒头走了进来,“看你瘦的,快吃两个垫垫。”
李阳接过馒头,咬了一大口,熟悉的麦香在舌尖弥漫开来。他忽然想起在沉渊溪边煮的那壶茶,那时的暖意,原来早就种在了这柳溪村的烟火里。
入夜后,李阳坐在院子里看着地脉根。茶树的叶片上,隐约有金光流转——这地脉根吸收了沉渊带回的灵脉气息,竟比之前粗壮了几分。
“看来柳溪村的地脉,要迎来真正的新生了。”石玄不知何时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个酒葫芦,“不过我总觉得,玄尘说的地脉深处的秘密,没那么简单。”
李阳点头,指尖轻轻抚过茶树的叶片:“不管是什么秘密,总得一步一步去查。至少现在,我们有了安稳的后方。”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孩子们的嬉笑声。李阳抬头望向星空,归墟的阴霾已散,柳溪的星光格外明亮。他知道,前路或许还有迷雾,但只要身边有这些温暖的人和事,便有了踏破迷雾的勇气。
而此时,他口袋里的那半块地脉令牌,正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着某个遥远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