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乐极生忧,系统设坎
农科院的地基刚打好,李阳正站在工地上,看着工匠们热火朝天地砌墙,心里难得松快。张木匠拿着新做好的“种子恒温箱”图纸跑过来,笑得满脸褶子:“李院监,你看这箱子,能让稻种在冬天也发芽,明年开春就能提前育秧,至少能多收一茬!”
李阳接过图纸,越看越高兴——这箱子用的是系统奖励的“简易保温技术”,成本低、效果好,正适合在北方推广。他拍着张木匠的肩膀:“等农科院建成,第一个就给你设个‘农具改良坊’,让你带着徒弟们大干一场!”
苏婉儿也带着孩子们送来茶水,李稷举着刚画的画:“爷,你看我画的农科院,有高高的种子楼,还有好多人在学种庄稼!”
阳光暖融融的,工地上的吆喝声、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李阳觉得浑身的劲儿都回来了,连之前的烦心事都抛到了脑后。
【检测到宿主情绪指数过高,触发“逆境成长”机制。】
【临时任务发布:三日之内,解决“种子楼地基塌陷”隐患。提示:地基下发现不明空洞,若不填补,整栋楼将在建成后半年内坍塌。任务要求:不得使用常规石料填补,需用“生物填充法”(利用植物根系加固土壤)。】
【任务奖励:“快速生根剂”。失败惩罚:种子楼重建费用由李家村承担,且三个月内禁止使用任何系统技术。】
系统的提示音冷不丁响起,李阳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低头看向脚下的地基——昨天刚夯实的土,怎么会有空洞?
“张木匠,带工具来!”李阳心里一沉,让人在地基边缘挖了个探坑。挖到三尺深时,铁钎突然“哐当”一声坠了下去,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冷风从洞里灌出来,带着潮湿的土腥味。
“这是……老獾打的洞?”张木匠探头看了看,“不止一个,这底下怕是连成了片,用石头填根本堵不住,过阵子还会塌。”
李阳皱紧眉头。系统说的“生物填充法”,他知道原理——种上根系发达的植物,让根须在土里盘结,自然能加固地基。可三天时间,哪有种下去就能长根的植物?
“用葛藤!”苏婉儿突然说,“咱村后山有野生葛藤,藤蔓长得快,根系能扎到丈深,生命力强得很!”
“可葛藤要长到能填洞的程度,至少得半个月!”王大爷急道,“三天哪够啊?”
李阳也犯了难。他看向系统面板,“快速生根剂”的图标闪着光——这奖励显然是关键,可任务没完成,根本拿不到。
正愁着,刘默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份急报:“李院监,江南暴雨,冲毁了二十里河堤,农户们的秧苗全淹了,求咱赶紧送批耐涝稻种过去!”
又是一个难题。耐涝稻种在种子楼的地窖里,可现在地基出了问题,种子楼暂时动不了工,地窖也没法用。若现在把种子运出去,万一地基塌了压坏了其他种子,损失更大。
“这系统是故意的吧?”张木匠嘀咕,“刚高兴没一会儿,就给咱扔俩难题!”
李阳却突然笑了。他想起刚穿越时,连颗土豆种都护不住,现在至少有办法应对了。他对众人说:“分两路——张木匠带人种葛藤,把藤蔓剪成小段,泡在草木灰水里催根,再塞进洞里,上面盖层肥土;我带人去地窖取耐涝稻种,用新做的恒温箱装着,连夜送江南,路上刚好能让种子醒芽。”
说干就干。张木匠带着人钻进后山,割了几十捆葛藤,剪成半尺长的段,泡在草木灰水里——这法子是苏婉儿想的,草木灰能促进生根。李阳则带着刘默,小心翼翼地从临时仓库搬耐涝稻种,装了满满十箱,让西域商队的快马送江南。
第二天夜里,葛藤段果然冒出了白根。李阳让人把带根的葛藤塞进空洞,再填上混了秸秆的肥土,浇足水。到第三天清晨,探坑边缘的土竟然硬实了不少,用脚跺上去,再没松动的迹象。
【生物填充法生效,临时任务完成。奖励“快速生根剂”已发放。】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李阳正抹着额头的汗。他看着地基上冒出的嫩绿葛藤芽,忽然觉得这“为难”也不是坏事——若不是系统逼着,他还想不到用葛藤固基,这法子不仅省钱,还能让地基更透气,对种子储存反倒有好处。
可还没等他喘口气,送稻种的商队就传回消息:江南的农户嫌耐涝稻种“长得慢”,偷偷混种了当地的老稻种,结果老稻种被水泡烂,还带得新稻种发了霉。
李阳捏着眉心,苦笑起来。看来系统说得对,太顺了容易松懈,这麻烦啊,怕是要一直跟着他走下去了。但他心里反倒踏实了——只要还能解决麻烦,就说明“种子的旅程”还在往前赶。
他拿起“快速生根剂”,对苏婉儿说:“走,去江南。咱不仅要送稻种,还得教会他们咋种,不然这生根剂再好,也救不了急功近利的性子。”
李稷跟在后面,举着葛藤芽:“爷,我也去!我教他们看芽儿,长根的才是好种子!”
李阳回头,看着儿子认真的小脸,忽然笑了。这大概就是系统的用意——不光要守好种子,还得守好人心,这两样,都得在麻烦里慢慢磨,才能扎得深、长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