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宣布会议第二项,军改。
为了适应接下来更大规模战争的需要,结合此次三国行动中基层指战员的反馈和经验总结,经军事委员会一致表决同意,对国防军陆军编制进行调整。
增设军一级编制,撤销旅一级编制,陆军步兵军作战编制为军-师-团-营-连-排-班。
调整并组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和第四军。
第一军军长徐虎、第二军军长李二牛、第三军军长张牧之、第四军军长左怀瑾。”
步兵军分为甲乙两个等级,第一军为甲种军,是全军首支摩托化试点改革军队,为了加强第一军的摩步化程度,委员会一口气订购了三百五十辆卡车和一百辆摩托车进行首批装备。
第一军是军事委员会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设立的快速反应部队,借助于铁路和公路完成委员会统治区域内的快速机动,负责承担重大战略进攻任务。
主要作战地域也是铁路附近的大城市和平原地带,是委员会设置的拳头部队,用来执行战略决战任务,可以说这是目前华夏大地上战力最为强悍的军队。
第一军组建完毕后,完全可以单独执行对现在的北洋军执行战略牵制的任务,五万的甲种部队将会让袁项城寝食难安。
第一军将装备国防军的最新武器,时刻保持满编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战场,优先保障补给。
第二军、第三军和第四军为乙种军,建军目标就是骡马化为主,委员会为每个军下了五十辆卡车的订单,主要装备于各军的炮兵部队和辎重部队。
乙种军的设置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协助甲种军完成重大战略任务,对占领区执行治安作战,独立完成部分战役任务,一个步兵军的战力顶北洋三个镇。
全军采用三三制,所有的步兵军都是下设三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每个步兵师下设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每个步兵团下设三个步兵营和一个重火力连,每个步兵营下设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重火力组,每个步兵连下设三个步兵排,每个步兵排下设三个步兵班。
甲种军和乙种军的主要差异除了体现在部队运力上,还体现在火力差距上,每个炮兵团都是下设三个炮兵营,每个炮兵营下设三个炮兵连,每个炮兵连下设四门火炮。
甲种军的炮兵团为一个一百零五毫米重型榴弹炮团,而乙种军的一个炮兵团为七十五毫米步炮团。
甲种军的师属炮营为七十五毫米步炮营,而乙种军的师属炮兵营为七十五毫米山炮营。
甲种军的团属炮连为七十五毫米山炮连,而乙种军的团属炮连则是五十七速射炮连。
甲种部队的重火力是要强于乙种部队一个级别的。
华夏兵器集团已经开始迫击炮攻坚项目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迫击炮装备部队后会逐步取代五十七速射炮装备部队,填补乙种部队在团级火力上的空缺,可以缩小一下甲种军与乙种军的战力差距。
步兵营下设的重火力组都是一样,下设六挺重机枪,每个步兵连在连部设置两个轻机枪火力小组。
甲种军和乙种军的建军目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火力配置,甲种军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快速反应部队使用,承担着重大战略任务,负责撕开敌人防线,实施快速纵深突击,攻占重大城市,具备进行较长时间的激烈作战的能力,是委员会设置的拳头部门。
而乙种军则是国防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毕竟每个甲种军的建军成本太高了,而乙种军相对甲种军较为廉价的建军成本更适合财政紧张的委员会。
尤其是目前国防军还没有完成大口径火炮的自行生产工作,目前所有的大口径火炮都依赖于进口,无法实现大规模列装,所以只能优先装备给甲种军和委员会直属重炮部队。
如果乙种军出于任务需要而需要大口径火炮支援,委员会会根据任务需要给予乙种军一定的火力支援。
一个乙种师大概在一万两千人左右,一个乙种军四万人左右,一个甲种师人数大概在一万五千人左右,一个甲种军预计人数在五万人左右。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国防军的第二轮大扩编即将到来,国防军总人数将由原来的十万人突破二十万人,而步兵军则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国防军最高战力单位了。
“为了将对一些特殊地域的特殊作战需要,军事委员会决定,设置直属于委员会的特种作战力量,包括设立两个山地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预计将耗时五至六年建成,山地步兵师将用于云贵大区的防务。
而骑兵师将专注于西北大区和草原大区的防务。”
由于华夏的拥有众多的地质地貌,很多地方并不是非常适合纯步兵部队驻防,就像黔贵省、滇云省和岭西省多山,所以委员会专门了山地步兵师负责云贵大区和岭西的防务。
山地师的编制就是轻步兵师,兵员优先招募云贵大区的子弟,因为这些人从小在大山里长大,是天然且优秀的山地师兵源,根本就不需要从零开始进行山地训练。
委员会制定的火力配备标准就是目前以山炮为主,等到迫击炮研发完毕后就会分批装备山地部队。
由于是山地作战,所以自身后勤体系没有甲种部队那么庞大,建军方案大概是一个山地师一万一千人左右。
而骑兵师则是为了接下来的草原大区、西北大区的防务而预备建立的,虽然不会立即开始骑兵师的组建,但也会陆陆续续开始一些准备工作。
毕竟辽阔的草原更适合骏马的奔跑,西北的戈壁在没有修建铁路和公路之前骑马依旧是性价比较高的通行方式。
但是骑兵师的编制还是比较小的,一个骑兵师总人数大概在九千人左右,除了一个三个骑兵团外,还有一个直属于骑兵师师部的炮兵营,以快速机动为建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