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洒下窗台,窗外寒风呼啸,众人围坐在火炉旁,一起在等林克勤发话。
顾思渊在去年10月结束了此次的军事学习,正好应林克勤邀请前来帮忙。在问及什么时候启程回国时,林克勤也只是说时机暂不成熟,最多一年时间,他们就启程回国。正好顾思渊也不想太早回去,就留了下来。
就在林克勤一行人还在的等待的时候,一张电报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
林克勤看着手中的纸条,心中如波涛般汹涌,那个他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
就在今天下午,一条消息传到林克勤手中,清政府发布上谕,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接下来,按照逻辑惯性,这件事就会成为导火索,英吉利国那边已经有风声传出,要借着这次机会,再度侵入华夏。
林克勤在得到此次消息后,立刻召集众人来到客厅,宣布现在开始准备回国前的各项收尾工作,期限为两个月,并让徐虎前去购买三月初的船票,此次归国人数众多,包括要收尾的工作也有很多,所以众人很快就忙碌了起来。
...
三月二日,客轮从码头驶离,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响起,林克勤站在甲板上,望着待了数年的地方,心中感慨万分,来时只有欢声笑语与少年义气,走时却怀揣巨款与满腔抱负,正如同此次的巨轮一样,劈开波涛,向着远方驶去。
颠簸数月后,众人终于于5月中旬抵达青岛码头,踏上这阔别已久的故土,一股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袭来。在给钱德勒上校和徐虎留下一笔钱财后,林克勤一行人动身前往济南。
此次之所以将安德烈一行人留在青岛,是因为大批外国人进入济南城必然会引起较大的关注,此时的林克勤还是以低调为主,而青岛作为当时日耳曼帝国在华夏的重要基地,街面上出现一些日耳曼人并不会太过稀奇。
回到济南后,顾思渊与林克勤分开,各自奔向自己的家。
叩响了林府的房门,一位老者打开了大门,看着眼前的众人,惊喜道:“少爷,你们终于回来了,老夫人这几天可是在天天数着日子,盼星星,盼月亮等着你们回来呢。”
“顾叔,好久不见,我走后的这些年里辛苦你了。”
尽管林克勤在之前已经发电报告知了母亲大概的返程时间,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只要林克勤一天不到家,林母内心的担忧就无法化解。
在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母亲后,林母一把拉住林克勤的手,聊起了这些年来的经历。当然,林克勤也不可能全部将这些年的经历说出来,只说了自己求学的历程,其他的都忽略了。
同时,林克勤也给众人放了一个长假,回家探望一下自己的家人,在七月十五号再在林家相聚。
众人也就高高兴兴地领命回家,尤其是林克勤在青岛的银行兑换了一笔白银给众人,也算是对这些人这些年来辛劳的回报。领导者可以让自己的手下的吃苦,但是后勤工作搞好,你底下的人才会真心实意地给你办事。你就把加班费扔在桌子上,谁加班谁自己来拿,你看看会有多少主动加班。
。。。。
李二牛离开林府后,迅速走向附近的商铺,去店铺里买了好几块上等布,又割了一大块猪肉,还买了一些点心,背着向小山一样的包裹往家里走去。
到达李家庄外,由于这些年李二牛跟着林克勤走南闯北,又参加了大量的军事训练,与离开时无论是体态还是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到达村头的李二牛真是应了那句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李二牛给村口的小孩子们分了点糕点后,便阔步向家里走去。
现在差不多四点左右,李二牛的父亲与兄弟都在田地里干活,家里只有李二牛的母亲和妹妹。
在见到这个有点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时,李张氏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阔别已久的儿子。
“娘、妹,俺回来了。”
在李二牛走后,李二牛的哥哥李大牛每年都会带着点东西去林府拜访一趟,然后打听一下林少爷发回来的消息,来看看李二牛是否平安,在看到李二牛回来后,李二牛的母亲瞬间放下了手中的活,让李二牛的妹妹去地里喊李二牛的父亲和俩兄弟回来。
这是这么多年来,一家人分开最长的一段时间。在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模式里,一户农民的活动范围有限,基本上一生不会踏出他出生所在的县,李二牛出国数年,回来后可以说是轰动性的事件,不一会,村里的好多老人都来到了李二牛的家里,李二牛也拆开了一袋糕点招待诸位长辈。
这些生活在村里一辈子的老人对着这个出远门的晚辈第一次有了陌生感,与离开前憨厚的李二牛不同,回来后的李二牛多了一份沉稳与威严,在言谈中也没有像之前一样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反而侃侃而谈,讲起欧洲的火车与蒸汽船,更是让村里的老人倍感惊讶,这种不靠马拉的车,不靠帆就能走的船,让这些一辈子与田地相伴的老年人倍感震撼,连三大爷都夸赞李二牛越来越像县太爷了,有官威了,一看就是将来有大出息的人。
在与众人谈话间,李二牛的父亲与兄弟也匆匆忙忙赶了回来,看着李二牛一家人到齐了,院子里的乡亲们也就各自找理由退了出去,给一家人留出相处的时间。
之后便是李二牛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在一旁不断地打听着李二牛这些年的经历,李二牛的父亲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时不时插入一句话。当然,最惊喜地是看着这儿子能识文断字了,还会说外国话,李老汉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到了晚饭时间里,李二牛的母亲一边整理着李二牛带回各类物件,一边埋怨李二牛又乱花钱,这钱攒着将来给你娶个媳妇多好。
李老汉在一旁说道:“咱们这个儿子算是长大了,以后的事就由他自己决定就行,会识字就饿不着了,跟着林少爷就饿不着,到时候咱们家的门槛都会被踏破。”
当天晚上,李二牛家吃到了比以前过年还丰富的晚餐,大块的肉每人都分到了好几块,众人满嘴流油,李二牛妹妹的笑容就像印在脸上一样,儿童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