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和刘大涵两个人,将山洞出口里面的那一些石头,一个个的抬了上去。
还没有弄完呢,李天顺的早饭就已经做好了。
在吃饭的时候,高凯继续叮嘱道。
“我这边吃完饭之后,就开始到山顶上四处看一看,你们两个去将山洞口的那些石头弄上来,然后把那些沙子,粘土也弄到三洞口那里。”
“两个小时后,我下来接替大憨,由大憨你来四处警戒,然后再过一个半小时,大憨你下来接替天顺。”
“我们总共就干5个小时的活,哪怕没有发现任何一个人,靠近这一处山谷,也不能怀有侥幸的心理。”
听到高凯的安排,他们两个人没有任何的意见。
高凯吃完早饭之后,就直接从半山腰的山洞口钻了出去,然后开始爬到山顶上,四处警戒了起来。
前面几天,高凯在小溪里挖上来的沙子,和从山脚下挖出来的粘土,都堆放在了一起。
李天顺和刘大憨两个人,从下面的山洞口走出去,就能远远的看到这一些沙子和粘土。
直接一人推了一个板车出来,拿着铲子去到那些沙子和粘土跟前铲了起来。
三个人轮流着警戒和干活,用了四天的时间,才将砌火炕所需的沙子,粘土和石头,弄进到了山洞里面。
又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山洞口外面所有的痕迹进行抹除。
然后又用一天的时间,将堆放在山脚下洞口的沙子,粘土和石头,搬到了上面的大山洞。
等到将所有的东西,弄到大山洞里面之后,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上辈子的高凯,虽然住在了这个避难所里面,但却并没有砌火炕,都是用几个炉子,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冬天。
以前在哈尔滨那边生活,从出生家里面的火炕就已经有了,也没见人如何砌火炕。
这下好了,三个人正要动手的时候,一下子都抓瞎了。
“你们两个知道火炕怎么砌吗?”
听到高凯的问话,李天顺和刘大憨两个人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这怎么办,你们两个也不知道,我也不懂得里面的构造,只知道外形和一些材料。”
听到高凯这样子说,李天顺挠了挠头,犹豫着开口道。
“凯哥,要不我们去一趟十八站乡的黑市吧,让黑市的那个什么丁二爷,帮我们找一个老师傅,让他告诉我们该如何砌火炕。”
听到李天顺的建议,高凯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当天中午,他们吃过晚饭之后,三个人拉着板车,就开始赶路前往十八站乡的黑市。
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他们才抵达了十八站乡,然后直接去到丁哥之前的那一套院子,休息了起来。
这一套院子,就是丁哥当初用来寻欢作乐的地方,基本上都瞒住了自己的家里人,倒是便宜了高凯他们。
当天夜里,他们直接找到了丁二爷,让他去找一个懂得砌火炕的老师傅过来。
那名老师傅,一听到说不用自己动手,只需将经验说一说,就能得到30块钱的报酬,屁颠屁颠的就从被窝里面爬了起来。
看到老师傅到来,丁二爷立马开口介绍道。
“刘爷,这是我们十八站乡砌火炕手艺最好的温老师傅。”
向高凯介绍了这一位老师傅之后,又转头看向了温老师傅开口道。
“温师傅,这几位爷想要自己动手砌一个火炕,想要从你这里请教一下经验。”
“他们会付给你30块钱的报酬,同时也可以跟你保证,不会抢你的生意,他们仅仅就只是自己砌着玩而已。”
“呵呵,小丁,你不用跟我说这些,这些人身上的穿着,再怎么样也不会跟老头子我抢生意。”
听到温师傅这样子讲,高凯立马从兜里掏出了30块钱,递到了他的手上。
温师傅接过钱之后,将钱塞进了口袋里,这才缓缓的开口道。
“我们的东北火炕,有好几种材料,大多数普通人家用的都是土坯砖。”
“土胚砖就是用黏土混合稻草或麦秸压制晒干而成,保温性好,成本低,是东北农村最常见的火炕材料。”
“少数条件较好的家庭或城镇地区,会使用红砖,这个需要用耐火泥砌筑,耐久性更强。”
“像我们大兴安岭这边的山区,用的都是石板,会采用天然石板铺设炕面,导热快且不易开裂。”
“粘合材料最好用黄泥,也就是黏土泥,普通火炕用黄泥砌筑,混合麻刀也就是麻纤维增强韧性。”
“炉灶和烟道关键部位,需要使用耐火泥,防止高温开裂。”
“所要用到的辅助材料,有秸秆或稻草,将它们垫在炕洞内作为保温层,或掺入泥土中增加强度。”
“烟囱管这一块,大多数人家都是用土坯或红砖砌成,少数家境不错的人用铁皮烟囱。”
“火炕的内部构造也是非常重要的,火炕内部设有迂回曲折的烟道,俗称“回龙炕”,确保烟气充分散热后再排出。”
“烟道分“直洞式”这个比较简单,但散热不均,有的人家弄的是“花洞式”,这个比较复杂,但是散热均匀,需要经验丰富的匠人进行设计。”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炕面,底层用土坯或石板支撑,上层铺设平整的土坯或红砖,最后抹一层黄泥找平。”
“表面用牛皮纸或高粱秆编的席子覆盖,再铺棉褥防尘。”
“然后就是炉灶了,也就是“炕炉子”,这个很多家庭多位于厨房或外间,通过“喉眼”也就是进烟口与炕洞相连。”
“烟囱高出屋顶,利用“抽力”引导烟气排出,避免倒烟。”
“整个火炕的建造流程,最主要的是选址与设计。”
“火炕通常紧邻房屋南窗,与厨房炉灶一体设计,根据房间大小确定炕的尺寸,常见为2mx1.8m,可供全家取暖。”
“砌筑炕体,需要先打地基,夯实地面,用石块或砖块垫高炕基防潮。”
“然后就是垒炕墙,用土坯或红砖砌筑炕体四周,留出烟道和炉灶接口。”
“紧跟着就是布置烟道,按“回龙”或“花洞”式排列土坯或砖块,形成迂回烟道。”
“接着就是封炕面与抹泥,烟道上覆盖石板或土坯,缝隙用黄泥填实。”
“炕面整体抹一层细黄泥掺麻刀,用抹子压光,自然阴干。”
“弄完这一切之后就是试烧与调试,首次点火需慢火烘干,防止炕面开裂。”
“观察烟气走向,调整烟道或烟囱高度以确保抽力充足。”
“这里要注意的事项,就是防倒烟,烟囱高度需超过屋脊,喉眼处设挡板控制进烟量。”
“测试火炕的保温性,炕洞内填充炉渣或秸秆灰,减少热量流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测试安全性,土坯炕需定期检查裂缝,避免一氧化碳泄漏。”
温师傅一口气将火炕的种类,以及火炕的所有建造过程,全部都讲了出来。
负责记录的李天顺,都快把笔挥出残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