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听到崔氏这样说,赶忙道:“婶子,您客气了,刚村长叔还跟我说您厨艺好呢,能够来您家里吃饭也是我有口福。这些粮食先放在您家里,新房子盖好之前我可能要来您家里打扫了。”
“哎呀,你尽管来吃就行,不需要这么多粮食,这些你拿回去,以后自己过日子时间还长着呢。”崔氏见夏沫这么大方,可被吓坏了,这可是好几十斤的粮食,盖个房子的时间也就三五天,真用不了这么多。
“婶子,粮食先放在这里,能吃多少您就做多少,如果有余下的再说好吧。”夏沫是真的不太想要这些粗粮,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只能先这么说道。
崔氏见夏沫这么说,只能先收下粮食,想着她盖好房子后,再给她送回去就是了。
就这样两人达成了共识,夏沫在村长家吃了一顿饱饭,也是白米饭对着糙米煮的饭,炒了两个素菜,还放了一点点腊肉。夏沫知道对方是有诚意的,想着日后还是要报答这顿饭的。
饭后夏沫想着去山里走走熟悉下周围的环境,张翠翠主动说道:“我下午要去山上打猪草,正好跟你一起吧,我对山里可熟悉了呢。”
夏沫没有意见,下午便跟着张翠翠上了山,见张翠翠背着个背篓,她也跟崔婶子借了一个,想着万一有什么收获也好有个家伙事儿装着。
夏沫跟张翠翠来到了山上,走了很短的时间张翠翠就不走了,她解释道:“就到这里吧,再往上走就危险了,我们一般都不会再往上走的。之前有村民擅自上山就有人没有回来,发生过几次这样的事后,就没有人再敢上去了。”
夏沫看看周围,已经除了一些猪能吃的青草,这里连点野菜都没有,何况是木耳、蘑菇这样的山货更是没有。她跟张翠翠说分开行动,自己到处转悠转悠。张翠翠想着刚刚都把情况告诉夏沫了,她应该不至于乱跑就答应下来。
夏沫看张翠翠埋头去割猪草,自己便假装到处溜达,在确定张翠翠等人看不到自己了,她便一个人往深山处探寻。
一路上夏沫都很小心,也很仔细,她发现果然是大家没有涉足的地方奇珍不少,她一路采了不少蘑菇和木耳,她的空间内有热武器,顺手还打了两只兔子和一只野鸡。当然了敢用枪主要是因为她有消音器,要不然整个大柳树沟村估计得翻天。
夏沫没有用太多时间在山上溜达,看时间差不多便回到了跟张翠翠分手的地方,她把蘑菇和木耳拿出来了一点,还拿出来一只兔子,用石头把枪上给砸烂以防被人看出来,便放在背篓等着张翠翠来找自己。
“哎呀,夏知青你去哪里了?我都找你好久了。”过了不长时间就见张翠翠气喘吁吁跑向自己,一脸焦急的模样。
“我就在周围转了转,有一只兔子把我给勾走了,幸好最后我把它给逮到了,今晚咱们有口福了。”夏沫一脸无辜,说到逮到兔子时眼里都是兴奋。
听到打到了兔子,张翠翠再也无暇追问夏沫去了哪里,她忙探头到夏沫的背篓,低声说道:“小点儿声,别被人听到。哇,好大一只兔子,夏知青,你真厉害啊。”
见到张翠翠有些夸张的样子,夏沫偷笑,这个小妮子真好骗。
两人快步下了山,回到家里的时候,崔氏也是刚下工回家。崔氏见夏沫打了一只兔子,也是很高兴,夏沫道:“婶子,我也不会收拾,就麻烦你把它收拾了,给咱们今晚加餐吧。”
崔氏听到夏沫这么说,赶忙推辞道:“哎呀,夏知青,我可告诉你,这个东西拿到黑市去卖了值不少钱呢,要不然让你张叔帮你卖掉吧,咱们吃了怪心疼的。”
“婶子,你对我好,我心里都明白。不就是一只兔子嘛,说不定咱们吃了这只下次我还能再碰到一只呢,我跟翠翠两个都馋了一路了,您就给我们做了吧。”夏沫央求道,像是撒娇一般,崔氏招架不住,只能答应。
于是,张振邦晚上回家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的红烧兔肉惊住了:“哪里来的兔子?”
张翠翠一脸骄傲,抢着回道:“是夏姐姐打的,夏姐姐可厉害了。”
“呵呵,就是运气好,正好被我撞到了。”夏沫打哈哈,蒙混过关。
在农村,一般好几个月都见不到荤腥的人家都是正常的,然而在大柳树沟村一年都吃不到一次肉的人家更比比皆是。
因为夏沫的到来,已经许久都没有吃得这么过瘾的张翠翠,抱着吃饱的肚子,满意道:“太好了,夏姐姐来了我们家,我们家立马就吃上肉了,好想以后夏姐姐就留在咱们家啊。”
崔氏跟着夏沫也沾了光,心情很好,笑骂道:“你这妮子,就知道吃。夏知青的房子很快就能盖好了,你还能赖着你夏姐姐一辈子不成?”
看到娘俩有说有笑的,夏沫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她前世没有体会过多少普通人的生活,想着这样平凡的幸福有时候也挺不错的。她带着笑意回到了知青点,趁着天没有黑透还是尽早赶回知青点为好。
这个年代的夜晚就是麻烦,连点个小煤油灯就得精打细算,夏沫想到这里就很无语,她好想念有电的日子。
可她刚走到知青点的大院外,隔着墙就听到里面的说话声,本来她没有在意,可是听这话好像是说自己的,她便停下来脚步细听:
“你们别不服气,人家夏知青就是有本事,刚来就被村长家看重,她顿顿跑到人家家里吃饭,说不定村长是想要把她留下来做儿媳妇呢。”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这年头,谁家的饭不金贵?村长能下这么大血本肯定是有企图的,就凭夏知青那长相,能嫁给在工厂上班的村长的儿子也不是不可能。”
“你们快别编排了,没有影儿的事,让你们在这儿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我看你们这群女知青,跟村里的那群老娘们儿混时间久了,也开始喜欢八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