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阿尔卑斯山谷的寒风,吹不散“雪绒花圣所”地下弥漫的焦糊味和神经抑制剂的刺鼻气息。陈刚站在一片狼藉的“神经方舟圣殿”中央,脚下是断裂的神经导管和冷却液混合的粘稠液体。十二名“熵减协会”高层瘫在担架上,身体间歇性抽搐,空洞的眼神倒映着破碎的屏幕蓝光。他们被强行中断的意识上传,如同被撕成两半的灵魂,既无法抵达虚拟的“方舟”,也无法完整回归残破的肉体,成为意识犯罪最触目惊心的活体证据。“茧中人”胚胎在培养舱中缓缓沉浮,失去了密钥的引导,它只是一个昂贵而危险的生物标本。然而,清算远未结束。余党仍在逃,技术仍在扩散,而法律,正挣扎着为这片意识的废墟划定边界。
战场一:追猎“撕裂者”与数字权杖
意识撕裂者的“神经地图”:
医疗数据即证据: 陈刚亲自监督对12名高层进行全面的神经功能评估(fmRI、dtI、高密度脑电图)。结果令人心惊:
所有人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dmN,负责自我意识)均呈现结构性撕裂,功能连接强度不足正常值30%。
前额叶与边缘系统(情绪、本能)的连接异常增强,导致其行为在清醒时表现出不可预测的攻击性或极度冷漠。
最关键的是:其海马体(记忆存储)中,残留着大量与“熵减协会”秘密指令、资金转移路径、未暴露成员身份相关的记忆碎片神经编码!这些碎片如同藏宝图的残片,虽混乱却蕴含关键信息。
司法神经解码令: 陈刚推动跨国司法机构签发“重大组织犯罪关键嫌疑人残留神经记忆提取授权”。在严格伦理监督和医疗保护下,技术团队利用侵入性最低的经颅磁刺激(tmS)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定向激活其海马体中与“熵减协会”相关的特定神经簇,捕捉释放出的、携带记忆碎片的异常脑电波模式。
“权杖”的电子足迹:
从“圣殿”控制台抢救出的未完全损毁硬盘中,数据恢复组发现一个名为【权杖交接协议】的加密文件。破解后显示:
协会在“神经方舟”计划启动前,已预设了“意识上传失败\/中断”的应急预案。
核心数字资产(加密数字货币钱包密钥、未暴露的离岸公司控制权、全球剩余“净心剂”库存坐标)的终极控制权,并未上传,而是分散加密存储在三个物理“信标”中。
信标激活指令:需协会幸存的“七人理事会”中任意三人,在特定时间窗口,通过植入体内的生物芯片向信标发送动态量子密钥。
“信标”的物理狩猎:
结合从高层神经记忆中提取的碎片(提及“深海”、“冰川”、“地磁异常点”),以及“圣殿”服务器残留的、最后一次信标状态同步的微弱信号特征(低频地磁脉冲)。
调动全球海洋监测浮标、极地科考站地磁仪及地质勘探卫星数据,筛查近期异常地磁信号源。锁定三个位于马里亚纳海沟边缘、南极冰盖某深钻孔、以及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无人区的信号源!
突击队同步行动,在极端环境下成功回收三个伪装成地质监测仪的钛合金“信标”罐体。
“理事会”的电子围猎:
已知七人理事会成员:4人在“圣殿”被俘(意识撕裂),2人死于前期行动。仅剩1人在逃(代号“渡鸦”,非陆振声,是继承代号的新核心)。
“渡鸦”的生物信号: 通过审讯被俘高层(利用其残留记忆中对“渡鸦”的恐惧情绪,诱导相关神经簇激活),结合“净心剂”特有的“化学光痕”代谢通路特征,建立“渡鸦”可能的生物信号模型(体味分子特征、基础代谢率异常等)。
全球“光痕”天网: 升级部署在全球重点城市的“化学光痕”传感器网络,增加对“渡鸦”生物信号模型的实时比对功能。同时,接入国际机场、港口、跨境列车的生物特征快速筛查系统(以反恐名义),设置“渡鸦”信号预警。
“权杖”诱饵行动: 技术组模拟被俘高层体内生物芯片的信号特征(已从医疗扫描中获取),伪造一个“理事会成员请求激活信标”的量子密钥信号,定向发送至“渡鸦”可能藏匿的区域(东南亚某加密通讯枢纽)。一旦“渡鸦”响应信号进行密钥交互或转移资产,其物理位置和数字路径将彻底暴露!
战场二:胚胎的法庭——法律边疆的拓荒者
“茧中人”胚胎被转移至最高生物安全级别的国际神经伦理研究机构(INERI)。它非人非物,却承载着滔天罪行与科技伦理的终极拷问。陈刚作为首席检察官,面临前所未有的司法挑战。
法律地位的迷雾:
胚胎是否具有“人”的法律主体资格?其基因源自被掠夺的“普罗米修斯-7”,意识载体功能被强行赋予,从未拥有自我意识。
它是犯罪工具?受害者?还是独特的“生物证物”?
谁有权决定其命运?销毁?无限期封存?还是尝试赋予其“新生”?
跨国特别法庭的博弈:
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茧中人”胚胎处置特别国际法庭。陈刚代表控方,核心诉求:
认定胚胎为“光痕”及“熵减协会”实施反人类罪的核心犯罪工具及产物。
鉴于其潜在危险性(万能容器)及技术敏感性,主张在严格监督下予以安全解体销毁,消除隐患,并将解体过程数据用于神经犯罪预防研究。
辩方(由国际生物伦理组织及部分科学家组成)主张:
胚胎本身无辜,是犯罪受害者(基因被掠夺、技术被滥用)。
其作为前所未有的生物科技造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特别是对意识起源和神经接口安全的研究。
提议由INERI永久监护,在绝对安全条件下进行非侵入式研究,并探索在严格伦理框架下,引导其发展出独立意识的可能性(“救赎”路径)。
陈刚的法庭风暴:
证据链冲击: 陈刚当庭展示:
“神经方舟圣殿”的现场录像,显示胚胎被作为无意识的“容器”使用。
从“熵减协会”高层神经记忆中提取的、将其视为“工具”和“神之躯壳”的冰冷意念碎片。
普罗米修斯原始数据中关于“受体-7”作为“可编程载体”的设计文档。
最具冲击力: 播放“茧中人”胚胎在“血鸣”频率冲击下的实时神经监测图——其反应并非痛苦或抗拒,而是一种纯粹生物电路短路般的混沌振荡,毫无意识的火花。
灵魂之问: “各位法官,”陈刚指向隔离舱中静静悬浮的胚胎,“我们争论的,不是它‘可能’成为什么,而是它‘被制造’来做什么!它不是等待被点亮的灯,而是被铸造成了一把没有锁孔的万能钥匙!一把能打开任何意识牢笼、也能被任何野心插入的钥匙!保存它,就是保存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可能性!科学的好奇心,不应凌驾于人类集体安全的底线之上!”
社会影响的控诉: 他调出全球mdS患者的统计数据、意识黑市受害者的证言录像。“‘光痕’和‘熵减’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当意识被物化、被交易、被强行注入容器时,会造成何等深重的苦难!这个胚胎,就是那扭曲逻辑的终极象征!销毁它,是宣告人类绝不接受意识成为可掠夺资源的决心!是斩断这条罪恶链条的最后一刀!”
战场三:李晴的归途与星火的余温
INERI的特殊病房内,李晴的康复缓慢而坚定。
意识荒野的重建:
“星火”神经镜像疗法: 医疗组利用全球“意识锚点”个体在危机时刻汇聚的、代表人性坚韧的神经共振图谱(“星火图谱”),结合李晴自身残留的神经活动特征,定制个性化的神经反馈训练。如同在意识的废墟上,用温暖的星光重新勾勒路径。
洪学友“血印”的锚定: 将洪学友血印芯片残留的分子振动光谱数据转化为舒缓的声波频率,在治疗中播放。当熟悉的频率响起,李晴脑电波中代表创伤记忆的异常波动会显着平复,而代表希望与意志的区域则被激活。洪学友的牺牲,成为她意识归航的灯塔。
碎片化的证言:
随着意识恢复,李晴开始能进行片段化的回忆。在陈刚的引导和神经信号捕捉设备的辅助下,这些碎片被小心收集:
一张模糊的、穿着深色风衣的背影(疑似未被抓获的“光痕”早期核心成员)。
一段冰冷的声音片段:“…‘凤凰’的灰烬里…不止一颗蛋…”(暗示可能有其他类似“方舟”或“茧中人”的项目潜伏)。
一种强烈的空间感:冰冷、巨大、布满管道,并非轨道或深海,而是…地心深处?(指向新的潜在威胁点)
这些碎片无法直接形成证据链,却如同黑暗中的路标,为未来的追索埋下伏笔。
余烬与曙光
特别法庭的判决尚未落下。陈刚走出法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长,投射在INERI大楼冰冷的墙面上。大楼内,悬浮在营养液中的“茧中人”胚胎无知无觉;病房里,李晴在星火与血印的指引下艰难跋涉;世界的角落,“渡鸦”可能正握着他未完成的权杖,蛰伏在阴影中。
检察官的战场已无惊天动地的爆炸,却更显沉重。他手中握着的不再是枪,而是由神经记忆碎片、生物信号模型、伦理辩论稿和法律文书构成的、无形的权杖。这权杖的沉重,源于它衡量的是意识的重量、科技的红线,以及人类在废墟上重建精神家园的决心。星火虽已燎原,但守护这微光,防止新的野火在余烬中复燃,是一场永不终结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