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那些诗词,都是你自己写的?”
当苏康、苏怡和柳青一起坐上马厢车,由王刚驾驭着马厢车返回京城的路上,坐在苏康身旁的苏怡,还是忍不住侧头问道。
直到现在,她都还处于难以置信的境地中。
她的大哥,以前那个不学无术的大哥,竟然能够写出如此惊艳的诗词来,着实让她感到不可思议,若不是抄袭他人的作品,那可就真的让她刮目相看了!
“不是我写的,难道是你写的?”
苏康白了她一眼,反问道,他说的是脸不红心不跳。
他这叫开挂,是借用,可不算抄袭!
听到他这么一说,苏怡就算还有所怀疑,也只能偃旗息鼓,不再自讨没趣地进行询问了。
坐在他们斜对面的柳青,倒是信以为真了。
如今,只要是苏康说的,她一般都信,鲜少有质疑的。
于是,车厢里便随即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仨人各怀心事,就默然不语了。
一路前行,苏康面色平静,故作镇定,但他的内心,并没有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他实在是想不通,素昧平生的二皇子赵天睿,贵为晋王,却为何要处处针对自己这个平头老百姓?他目的何在?这里面到底藏有什么样的阴谋呢?
刚处理了一些意图谋害自己的小人,现在又凭空多出了一个强劲的敌手,自己的处境,甚为堪忧啊!
这个苏康,以前的自己,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竟树了这么多的敌人!
既然想不通,那就只能是骑驴看唱本,走一步算一步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想到这,苏康也就不再为这些事而烦恼了,但他的心里,还是多出了几分警惕来。
不久后,大家就回到了苏家大宅,苏康告别了苏怡和王刚后,就带着柳青,返回了自己的住处。
听涛菊园诗会后,苏康就又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在菊园诗会上的三首诗词,如惊雷乍现,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让京城的民众都始料未及。
苏康这个窝囊废,也能写诗词?还能写得如此的惊艳绝伦?
真是活见鬼了!
就算打死个人,也没有几个人会相信,都觉得这是无稽之谈,纯粹是有人在整蛊,有人在逗众人开心呢。
但不管京城的人们相信与否,都阻挡不了苏康的诗词在京城里迅速蔓延开来,尤其是那首《天净沙·秋思》,更是被视为神作,风靡一时,让京城一时之间就变得“洛阳纸贵”了,人们都在争相传阅着这些诗词。
而与此同时,苏康涉嫌作弊抄袭的骂名,也在京城里迅速传播开来,一时之间也沦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人都视他为斯文败类,鄙视之,痛骂之。
鄙视与痛骂之余,人们也都在议论着,到底是何方神圣,才能写出如此绝妙的诗词来。
人人试图都在寻找出这个人,寻找这个被苏康抄袭了作品的诗词大家。
很快,苏家大宅也得到了消息与传闻,众人自然也是没有谁相信苏康能够写诗作词的,都对他的剽窃行为深恶痛绝,鄙视不已。
这个苏家大少爷,怎么就不学好呢?老是干这些偷鸡摸狗的事,就不觉得丢脸吗?
就连苏喆闻讯,也是一阵气苦,为苏康的剽窃行径所不齿,也有点后悔莫及。
早知道如此,就不该让他去参加那个什么鬼的听涛菊园诗会了!
就算也在听涛菊园诗会现场的苏铭、苏宁、苏曼和苏怡四人,都没能理得清头绪,也不敢下定论是大哥苏康抄袭了他人作品还是自己创作的。
所以,当苏家大宅中的人们问起时,他们四人也只能含糊其辞,并没能给出个确切的答案,让苏家大宅中的人们都感到颇为蹊跷,只能以剽窃来定论了。
柳青自然也获悉了这些传闻,对于人们的咒骂声,她感到很是气愤。
“少爷,您看看外边的人,真是可恶!”
柳青把探听到的信息告诉苏康时,气得眼睛都红了。
“傻丫头,你理他们作甚!嘴长在别人身上,由他们说去吧,你家少爷又没有就此而少了半根头发。”
苏康闻言,只是一笑置之,并没有把这些传言给放在心上。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看到自家少爷都没有为此而担心,柳青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京城上下,沸沸扬扬,而苏康居住的小院子里,则是风平浪静。
转眼间,十天的时间就倏忽过去了,终于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
这天,风和日丽,是个大好的日子。
没有娱乐的日子,很难熬,苏康一般都是早睡早起。
早早起床后,他照例是雷打不动地跑步、打拳,锻炼身体,然后洗个冷水澡,换身干净的衣服,再安排一天的作息。
包括苏老太君和老爹苏喆在内,苏家人对他参加科举考试,原本就没有抱什么希望的,更不会奢望他能够通过乡试这关。
万幸考上秀才,应该算是苏康的人生顶点了!
而且,他还在听涛菊园诗会上闹出抄袭他人作品的风波来,更是让苏家人感到失望。
所以,乡试放榜这天,苏家几乎没有任何波动,除了柳青之外,没有人关心苏家大少的考试成绩,更没有人前去贡院查看榜单。
而柳青,就显得比苏康要着急得多了!
刚等到苏康洗完澡并换好衣服,她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他的面前,催促他快去查看放榜的结果。
虽说她也不太抱有希望,可万一呢?
这段时间以来,别人不清楚,可她却是亲眼目睹了自家少爷是如何刻苦用功读书的,也了然自家少爷那份追求上进的苦心!
“那好吧,咱们这就出发,走路去吧。”
苏康看到她一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样子,暗自好笑,也颇为感动,整理了一下衣襟后,就跟她一起走出了小庭院,往侧门走去。
苏康和柳青居住的小庭院,更为靠近西侧门。
为抄近路,苏康便决定走西侧门。
侧门是家仆们经常进出的门户,在平日里,主子们一般都不会走苏家大宅侧门的。
所以,当守门的家丁看到苏康这个大少爷往西侧门而来时,都觉得很是奇怪,欲言又止,想问却又不敢问,只得连忙打开还算有点厚重的侧门,让他和柳青一起出了门。
待苏康和柳青走远后,这名家丁才恍然想起今天是乡试放榜的日子,这个苏家大少想必是要前去看榜,却又怕众人嘲笑,这才偷偷摸摸地走了西侧门!
想通了这点,这名家丁也不由自主地会心笑了起来。
这个废物大少,还算有点羞耻之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