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第三场很快结束。
等了一会儿,成绩正式公布。
张子舟位列榜单第一。
众学子:“……”
第一已经够气人了,还是四个第一等!
从有傅氏宗学开始算起,至今一百余年,中进士、举人的不在少数。
但宗学月考,没有一个获得第一等。
只因夫子们一直秉持着打压式教学的理念。
比如,文和诗的质量第二等,那就给第三等。
张子舟何许人也?
居然值得山长打破惯例,给了第一等。
一个学子愤愤地起身,抱拳道:“山长,子舟同窗何德何能,此次月考能获得四个第一等?当然,学生指的是八股文。”
此话一出,不少学子默默点头,说出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试帖诗水平,大家有目共睹,评为第一合情合理。
可张子舟的八股文水平,值得三个第一等?
这不可能!
要是张子舟有这本事,还会连县试都过去。
县试啊,没有名额限制。
多提一句,府试和院试是有过关名额。
只有张子扬在心里怒骂,别人都不敢说就你说,把你能的,不说话会憋死你么。
因为说话的学子,正是裴宽。
当一个学子和夫子顶嘴,很容易让夫子产生联想——是不是张子扬和李双卿,指使裴宽这么说的。
张子扬不服,但他不傻,没必要上赶着找挨骂。
果然。
傅崇看向站起来的裴宽,冷冷道:“不敬师长,记你一笔。既然你自己冒头,那就从你开始吧。”
负责裴宽学业的沈夫子闻言,把裴宽的卷子拿出来,当众展示。
三篇第四等,试帖诗第五等。
裴宽脸色一僵,就顾着和张子舟比了,看他一会儿就搁笔,还以为他写的不好,于是心头一宽。
心思全花在这上面了,成绩能有的好。
哼!
退步到这个程度,傅崇的面子也挂不住了,怎么回事,刚从我这出去就考成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水平差呢。
傅崇当即道:“你,现在就去禁闭室好好反省,抄写圣训十遍,不抄完不许吃饭,不许回家。”
裴宽生无可恋的退下。
张子舟微微皱眉。
倒不是怕得罪了同窗而遭到报复,更不是为同窗遭罪而心生同情。
皱眉是因为这么弄下去,要错过饭点了。
正担心呢。
便听到山长喊道:“张子扬出列,看一看你的成绩。”
张子舟回头,看到族兄生无可恋的起身。
再看前方——族兄的成绩:三篇八股文,两篇四书文第二等,一篇五经文第二等上,试帖诗第二等下。
可以啊,族兄是块读书的料,难怪他那么骄傲。
张子扬也松了一口气,心里有些不甘,至少不会挨训。
然后,听到吴夫子(负责张子扬学业的夫子)开口:“你告诉我,你文章的字怎么忽好忽坏?”
呃。
张子扬脑子里登时一片空白。
尤其是看到吴夫子冷冷的眼神,他额头的汗都冒出来了,磕磕巴巴不敢回答。
傅崇更是洞若观火:“你是先看到张子舟搁笔了,觉得张子舟的八股文写的不好,于是放下心来慢慢写。等他主动交卷,你这才着急,心一急,写字就乱了。”
“学生知错了。”张子扬抬不起头。
“哼,在关你紧闭之前,先让你心服口服。”傅崇说着,抬头扫了一眼众人,“你们也好好看看。”
一片安静中,众学子表情复杂的看着,山长把三篇八股文展开。
嘶!
学子们看完第一篇倒吸一口凉气,然后齐刷刷的看向张子舟。
这位同窗的八股文底子薄,山长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
甚至为了教导张子舟,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四书文集。
没料到,这么短时间就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
脸皮厚如张子舟,也架不住被这么多人看着,背赶紧挺得笔直。
然后是第二篇。
啊声一片。
再然后。
第三篇一出现,集体失声。
张子扬挠了挠头,说真的,骄傲是要有的,不甘心也要有,这是读书人的进取心。
但面对绝对实力,什么骄傲啊,什么不甘心啊,还是收起来吧。
像个小丑。
等试帖诗出来,连夫子们都纷纷侧目。
山长只教张子舟一个人,果然是有原因的。
换我,我也愿意!
傅崇轻咳一声,说道:“好了,鉴于你们这么不争气,你们都留堂,张子舟可以回家。”
张子舟本来还在和饥饿作斗争,一听到可以回家,当即站起来,冲山长问道:“山长,我可以回去吗?”
“回家去吧。”山长答应了。
在满堂学子眼巴巴的注视下,在夫子们不无羡慕的目光下,张子舟背着书箱离开课堂。
路过经学丁班,班里的学子还在练习八股文。
瞥见张子舟,周宪两眼发昏:“我就知道,子舟绝对第一个回家。”
傅范面露羡慕:“早早的放学,回到家还有漂亮媳妇。”
不知道他是羡慕放学,还是羡慕家里有媳妇。
咿?
舟哥儿不会真是书里的幸运书生,得到了狐仙的垂青,然后……演绎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哎嘿,又一篇短篇传奇有了。
啪!
傅岱的戒尺,精准的打在傅范的身上,后者浑身一个激灵。
“心不在焉!加练一篇!”
夫子这一句话,不仅让傅范一哆嗦,其他学子也纷纷低头。
都不敢再胡思乱想。
于是,这一天都在震惊和学业痛苦之中度过。
张子扬郁闷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腰酸背痛,手抽筋。
天色,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下去。
走着走着,就看到自家的老爷子,带着家丁,打着灯笼来了。
“爷!”张子扬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
“孙儿,你这是咋啦?”张道焕看孙儿走路慢腾腾,脸上一抽一抽的。
“别提了。”张子扬苦笑,“孙儿这次月中考被夫子训斥,在禁闭室抄了好几遍圣训。”
“怎么会这样?”记得孙儿以前的成绩,那是让夫子交口称赞。
张子扬于是把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
张道焕眨眨眼:“这是真的吗?”
他印象里,张子舟是个只会写传奇的不务正业的书生,但孙儿却把他描述成为一个天才少年。
孙儿的言语间,甚至充满佩服。
难道说……咱们张氏一族,要出一个仕林奇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