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文跨步进屋,目光在桌上那本旧书上一扫,嘴角扬起一抹讥讽:“哟,陈砚,你也看起书来了?”
陈砚不动声色地将书页合拢,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闲着也是闲着。”
苏昭坐在一旁,神色自若,仿佛没察觉到两人之间的火药味。
她轻声道:“沈同志来得正好,听说你父亲是县革委会的干部,能不能帮我们打听一下明年粮食会不会涨价?”
沈学文一愣,随即冷笑:“你们这是打听到什么内部消息了?”
“哪有什么内部消息。”陈砚笑了笑,语气轻松,“就是发现前几年粮价涨得厉害,想着荒山也要开始种粮食了,也该提前做点准备。”
沈学文眼尖一瞥,心里顿时起了波澜。
他虽出身干部家庭,但对这些经济数据并不敏感。
可他知道,一旦涉及粮价,那就是大事。
尤其是现在物资紧张,国家调控严密,如果真有人掌握了什么内部信息……
他心中一动,表面却故作不屑:“你就别白日做梦了。就你,也就是刚好周专家信了你的鬼话,不然就你一个混混也敢谈粮食经济?别到时候连自己都饿肚子。”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陈砚和苏昭一眼,转身离开。
屋内重新恢复安静。
苏昭皱眉看向陈砚:“你怎么忽然谈起粮食?”
“我是故意的。”陈砚眼神微冷,“越是高干子弟,越容易把小事当大事。他回去一定会跟他爸说。而他的父亲,作为县革委会的干部,不可能不重视。”
“你是故意的?”苏昭反应过来,“就是想要通过他父亲的影响,囤积粮食,赚钱?”
“没错。”陈砚点头,“我们不能只是自己埋头苦干。有时候,也要用一些策略。现在老物件差不多已经收了一批,收粮食也能小赚一笔。”
第二天清晨,县革委会办公室内。
沈父正皱着眉头翻阅手头的一份文件。
昨夜儿子的一番话让他心头一震,特意找人调出了近三年的粮价走势资料。
“那小子还真的厉害,没想到他拿下荒山的时候就看到这一点。”他低声自语,“那我们就得早做准备。”
他沉思片刻,拿起电话:“老李,最近粮食局那边有没有什么风声?”
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声音:“有点动静,今年的粮食价格估计还是会涨,不过都是内部掌握的,还没对外公布。”
“那就先低调些。”沈父压低声音,“我这边也在查,你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开始囤粮。”
挂掉电话后,他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而早在清晨五点,天还未亮,陈砚已经带着两个信得过的乡亲出了城,直奔郊区几个村子。
红薯干和玉米粉在乡下不算稀罕物,但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际,农户手里也确实有些存货。
“老李,我这回要得多,你家要是有,我都收。”陈砚一边查看晾晒的玉米粉,一边笑着说道。
“能有多少?”老李搓着手,试探地问。
“越多越好。”陈砚语气坚定,“价格比市价高一成。”
这话一出,老李眼睛都亮了。
村里人虽穷,但最怕的是东西卖不出去。
如今有人上门高价收购,还讲信用,自然是求之不得。
一天下来,他们跑了六个村,收了近两千斤红薯干和五百多斤玉米粉。
陈砚安排人手连夜运回县城,在家属院后头租了一间废弃仓库,悄悄存放起来。
他清楚,一旦政府开始干预粮食市场,粮价不会涨太多,甚至会打压囤积行为。
可替代品的需求却会暴涨。
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干粮制品,正是百姓们在缺米少面时的首选。
“你就不怕赔本?”苏昭看着一堆堆码好的货物,轻声问道。
陈砚笑了笑,目光深远:“这不是买卖,是赌局。我赌对了时间,也赌对了人性。”
翌日,家属院里依旧是议论纷纷。
吴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敲响陈砚家的门。
“你小子最近忙啥呢?神神秘秘的。”她边说边把碗放下。
“就是想做点副业。”陈砚接过碗,笑道,“听说您腌菜的手艺一绝,能不能教教我?”
吴婶一愣,随即笑开:“哟,你这是想学手艺啊?”
“不止学手艺。”陈砚正色道,“我还打算收购一些村民自制的腌菜、干粮制品,做成成品卖出去。如果您愿意做,我按高出市价一成收。”
吴婶一听来了劲头:“那你算找对人了!我隔壁王大娘、刘姐她们都会弄这个,回头我帮你说一声。”
“那就拜托您了。”陈砚深深鞠了一躬。
这一举动,让吴婶心里暖暖的。
她突然觉得,眼前这个曾经怯懦的小伙子,如今为人处世都是让人无法挑剔。
没过两天,吴婶果然带了几户人家来谈合作。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拿手的活计,气氛热烈。
“我家腌萝卜干可脆了!”
“我会晒梅干菜,保准你们吃了还想吃!”
“我还能做辣酱,香得很!”
陈砚一一记下,并承诺每月定期收购。
众人喜笑颜开,纷纷表示要多做一些。
半个月后,陈砚的第一批干粮制品顺利售出。
他在县里的几个集市设了摊子,打出“抗饥应急包”的旗号,里面有红薯干、玉米粉、腌菜、辣酱,搭配合理,方便携带。
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欢迎。
尤其是那些下乡知青和远郊劳工,他们常因物资短缺饿肚子,这种组合包成了抢手货。
短短半月,净赚三百多元。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已是不小的数目。
仓库里,货物整齐码放,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映在陈砚的脸上。
他缓缓走过去,轻轻摸了一下装满干粮的麻袋。
“这只是开胃小菜。”他低声对苏昭说道,眼神坚定。
苏昭站在他身旁,轻轻点头:“你这脑袋也太好用了,就因为沈学文过来,你就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
窗外春风拂面,草木萌发。
陈砚站在那里,望着远方的山峦,眼中燃起一片炽热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