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先生看着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一瞬间竟有些失神。
他眼中的惊愕,缓缓变成了深不见底的审视。
“那你想要什么?”
霍齐林觉得这个时代居然还有人能拒绝那么多的钱。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放低了,带着一丝警惕,也带着一丝欣赏。
孙佳悦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一个农村家庭盖一栋新房了。
“霍先生,今天我帮您,只是举手之劳。”
孙佳悦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可对我来说,是救了我的公司,救了上百号工人的饭碗!”
霍先生的情绪有些激动,他无法理解眼前这个姑娘的想法。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规矩!”
孙佳悦笑了,那笑容在夜色下,显得格外清澈。
“那不如,霍先生换一种报答的方式。”
霍先生眼睛一亮,以为她终于开窍了。
“你说!只要我霍齐林办得到!”
他拍着胸脯,豪气干云。
“你想要什么?进我的公司?我给你一个最好的职位!”
孙佳悦摇了摇头。
霍齐林脸上的豪情凝固了,眉头紧锁。
“职位不满意?那你开个价!姑娘,做人不能太贪心。”
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商人的审视和警惕。
孙佳悦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眼前的男人很真实。
“霍先生,您误会了。”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我想请您……将来我大学毕业了可否给我一司半职。”空气,仿佛凝固了。
霍先生在商场沉浮多年,还是第一次被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乡下丫头用这样的口气说话。
她不是在恭维,也不是在讨好。
她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一个她和他都心知肚明的事实。
相对于面前厚厚的那一沓毛爷爷来说,她更希望这个霍先生能成为她的人脉。
霍先生看着那只推回来的手,纤细,却带着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你是……学生?”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孙佳悦。
“嗯,高三。”
孙佳悦的回答轻描淡写。
霍齐林感觉自己的脑子像是被重锤狠狠砸了一下,嗡嗡作响。
一个高三学生?
一个高三学生,拥有这样一口流利的英文,这样老辣的商业谈判技巧,还有这样远超同龄人的心智和胆识?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他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她不要钱。
钱,对一个普通农家女是巨款。
可对一个胸有丘壑、志在云霄的天才来说,不过是脚下的尘埃。
“我当是什么事。”
霍齐林忽然笑了,笑声爽朗,驱散了方才的紧绷。
“就这?太简单了!”
他看着孙佳悦,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
“你这样的人才,要是肯留在我的公司,那一定是我公司的荣幸!”
他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皮夹,抽出一张名片递过去。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办公室的电话。”
孙佳悦看着名片上“霍氏实业董事长,霍齐林”的字样,郑重地接了过来。
“谢谢您,霍先生。”
这比那一沓钱,贵重万倍。
“别叫我霍先生了,太生分。”
霍齐林摆了摆手,目光灼灼地盯着她。
“小孙同志,我还是觉得,让你去参加高考,实在是太屈才了!”
“以你的能力,根本不需要那张大学文凭!”
“来我的公司,我直接给你开外贸部总经理的职位!薪水、配车、住房,你随便提!”
他终究还是忍不住,再次抛出了橄榄枝。
这一次,不是报恩,而是惜才。
是一个商人,对一块无价璞玉的渴望。
孙佳悦的心猛地一跳。
外贸总经理。
在八零年代,这几乎是一步登天的许诺。
若是原主,恐怕会激动地晕过去。
可她是孙佳悦。
她抬起头,迎上霍齐林炙热的目光,眸子里没有丝毫的贪婪和犹豫,只有一片澄澈的坚定。
“霍董,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她的称呼变了,从“先生”变成了“霍董”,既是尊重,也是界限。
“但我还是要去参加高考。”
“读大学四年,出来你未必有现在这个位置好!”
孙佳悦笑了。
“霍董,您觉得,我的目标,仅仅是当一个外贸总经理吗?”
霍齐林再次愣住。
“我的理想,不是成为您公司里最得力的干将。”
孙佳悦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在霍齐林的心湖里激起千层巨浪。
“而是有朝一日,能作为您的合作伙伴,和您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
夜风吹起她的发梢,她瘦削的身体里,仿佛蕴藏着撼动山岳的力量。
“为此,我需要一个最高的平台,最扎实的知识,最广阔的视野。”
“高考,是我通往那个平台的第一步。”
“京大,华大,才是我想要的起点。”
霍齐林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看着眼前的女孩,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用金钱和职位去“收买”她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和浅薄。
她的野心,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她的世界,也远比他能给的,要广阔得多。
良久,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混杂着惊叹与敬佩的笑容。
“好!”
“你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我能帮得上的都会为你打开大门。”
“小孙同志,我霍齐林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他收起了所有招揽的心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等的欣赏。
能让他佩服的人真的不多,一个是S市的首富沈国栋,另一个是这个小孙同志。
“期待以后的‘合作’!”
孙佳悦不卑不亢地与之握手。
孙佳悦目送着那辆黑色的轿车汇入夜色,直到尾灯都再也看不见。
夜风微凉,吹散了空气里最后一点属于高级轿车的尾气,也吹散了她心头那点因为巨大机遇而掀起的波澜。
她把这张明信片背下来,转身离开。
隔壁班的女生还特地蹑手蹑脚跑来后门张望,叽叽喳喳的聒噪声中夹杂着“真少见”“高三转学”、“从外地”“原因”、“神秘”等关键词。
“欢迎新同学,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