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车队内部的空气,在冬测结束后那场总结会上,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技术总监马蒂亚·比诺托那张总是带着几分严肃的脸上,此刻更是如同阿尔卑斯山巅终年不化的积雪。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内的每一个人,最终停留在林逸风和塞巴斯蒂安·维特尔身上。
“关于SF70h的火花塞问题,”比诺托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室内的沉默,“我们仍在攻关。目前的进度,无法给出彻底解决方案的确切时间。这意味着,赛季初期,我们需要采取相对保守的引擎调校。”
林逸风的心头猛地一沉。保守调校,等同于动力上的妥协。在F1这个对速度和动力压榨到极致的赛场,任何一点马力上的劣势,都可能在赛道上被无限放大。
维特尔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这位四届世界冠军早已习惯了赛场内外的波诡云谲。他深邃的目光转向林逸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与期待。
“马蒂亚说的是事实。我们需要在前几站比赛中尽可能保持竞争力,为车队争取技术突破的时间。”他语气加重了几分,“Ethan,这就是为什么你的雨战能力如此重要——在引擎功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多变的天气,或许会成为我们手中最关键的牌,一张能够打乱所有对手节奏的王牌。”
林逸风迎向维特尔的目光,重重地点头。他明白维特尔的意思。雨战,那是他曾经的梦魇,也是他如今迫切想要证明自己的战场。如果引擎的劣势已成定局,那么他必须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将自己的所有潜能,包括那金手指——舒马赫的幻影指导,以及那该死的雨战“天赋”,都发挥到淋漓尽致。
会议的气氛因为这个沉重的话题而略显压抑,直到散会后,一份来自F1官方的邮件通知,才在林逸风心中投入一颗小小的石子,泛起一丝涟漪。赛季首站,澳大利亚大奖赛前的车手媒体日,他将与刘易斯·汉密尔顿一同参加主题采访。
“和汉密尔顿一起?”林逸风挑挑眉,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弧度。这无疑是F1官方对他这位新晋法拉利车手的高度关注,也是一种认可。他几乎能想象到自己站在聚光灯下,与三届世界冠军同台的场景。那种感觉,就像是漫画主角登上了最终决战的舞台,让体内那股蠢蠢欲动的“中二之魂”几乎要冲破封印。他暗暗握紧拳头,心中默念:“看到了吗,老妈?你儿子我,可是要和大魔王同台竞技了!”
然而,这份小小的兴奋与期待,很快便被一则突如其来的爆料冲得七零八落。媒体日前夕,《赛车周刊》的头版头条,如同在平静的围场中投下一枚深水炸弹——“匿名消息源透露:法拉利引擎或涉嫌使用灰色地带技术!”
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F1围场瞬间炸开了锅。各种猜测、质疑、阴谋论甚嚣尘上。法拉利,这支历史悠久、荣誉等身的传奇车队,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梅赛德斯车队领队托托·沃尔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那张总是带着一丝商人式精明笑容的脸上,此刻也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严肃:“我们完全相信国际汽联会确保所有车队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至于某些所谓的‘创新’,我认为它们需要,也必须接受最严格的审查。”他的话语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其中的指向性不言而喻,如同一支无形的箭,精准地射向了马拉内罗。
墨尔本的阳光,在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上空显得格外明媚,但媒体中心内的气氛,却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而显得有些剑拔弩张。林逸风刚一踏入,便被潮水般涌来的记者团团围住。无数话筒几乎要怼到他脸上,刺眼的闪光灯连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焦躁与兴奋的混合气息。各种尖锐的问题如同冰雹般砸向他:“林,请问法拉利的引擎问题解决了吗?这是否会影响你们首站比赛的竞争力?”
“关于《赛车周刊》的爆料,称法拉利引擎使用了灰色地带技术,你对此有何回应?”
“梅赛德斯的沃尔夫先生似乎对法拉利的某些‘创新’表示担忧,你认为法拉利的引擎是完全合法的吗?”
经纪人杰克·哈里森和车队新闻官试图维持秩序,但收效甚微。林逸风站在包围圈的中心,那一瞬间,他感觉到空气似乎都凝固了。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胸中那股因为被围攻而升起的烦躁被强行压下。那个场下喜欢搞怪、偶尔有些“中二”的“围场音爆小子”此刻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在赛道上冷静如冰,被车迷戏称为“计算器”、“冰人Ethan”的职业车手。
他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一张张或好奇、或质疑、或幸灾乐祸的脸。声音清晰而沉稳,不带丝毫多余的情绪:“关于引擎的问题,我相信车队的技术团队会给出最专业的解决方案。作为一名车手,我的职责是专注于赛道,将赛车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配合着他如同雕塑般纹丝不动的站姿,“至于所谓的爆料和猜测,我只想说,我为法拉利效力,我相信我的车队。法拉利的每一项技术,都致力于在规则框架内追求极致的性能,并且,它们都经得起最严格的检验。”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展现了他作为“冰人Ethan”的冷静与从容,让一些原本准备了更尖锐问题的记者,一时也有些语塞。
联合采访环节,林逸风与刘易斯·汉密尔顿并肩而坐。这位F1的传奇冠军,神色平静,面对媒体的提问,应答从容不迫,自有一股王者气场。采访的间隙,在摄像机镜头转向别处时,汉密尔顿忽然侧过头,对林逸风低语了一句。他伸出一只手,轻轻拍了拍林逸风的膝盖。
“欢迎来到F1的真正战场,年轻人。围场政治有时比赛道上的较量更残酷。”
林逸风心中一凛。汉密尔顿的这句话,不似前辈对晚辈的提点,更像是一种平静的陈述,一种身处漩涡中心的过来人的感慨。这既像是一句警告,又隐约透着一丝对一个能与他同台接受采访的新人的某种认可。他知道,汉密尔顿说的是事实。F1,从来都不只是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赛前最后一次车队会议,比诺托的声音依旧沉稳,但传递出的信息却让两位车手的心头压力更增。“墨尔本的首战,我们将启用最保守的引擎模式。”比诺托看着投影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曲线,对林逸风和维特尔说道,“根据我们的模拟,在纯直道速度上,我们预计会比梅赛德斯慢0.3到0.5秒。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你们在弯道中将赛车的性能压榨到极限,同时,策略组也必须做出最精准、最大胆的决策,才有可能弥补这个差距。”
0.3到0.5秒。在F1的世界里,这是一个巨大的鸿沟。林逸风和维特尔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斗志。没有退路,唯有向前。
夜色渐深,墨尔本的万家灯火在远处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林逸风独自站在酒店的阳台上,任凭微凉的夜风吹拂着他的发梢。白天的喧嚣与紧张渐渐远去,他的心湖也随之慢慢沉静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又略显模糊的轮廓,在他身前缓缓凝实——是舒马赫的幻影。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与考验。
“准备好了吗,Ethan?”舒马赫的声音,如同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带着一股穿透人心的力量。一股关于雨中赛道、轮胎抓地力、以及超越极限的画面,如同电流般闪过林逸风的脑海。
林逸风的目光,从远处的城市灯火,缓缓收回到眼前的幻影之上。他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来自传奇车王的无形压力,以及那份深沉的期望。
“我准备好了。”他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坚定。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比墨尔本星空更加璀璨的光芒,那是属于年轻雄狮,即将踏上狩猎之路的锋锐与决绝。
他伸出手,仿佛要抓住那虚幻的影像,指尖却只触碰到冰冷的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