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盈袖。九王府后园的九曲桥边,十个月大的泉儿扶着汉白玉栏杆颤巍巍站立,藕节似的小胖手抓着栏杆上的牡丹雕花,忽然\"咿呀\"一声,尿布上的灵泉水渗进青砖缝隙。正在给霜儿梳小辫的夏紫月轻笑摇头:\"又尿湿了?早该给你换条'防水兜肚'。\"十个月大的霜儿趴在石桌上,光点意识如薄雾般漫过弟弟的尿痕,竟在砖缝里种下几星微光。
\"呱呱情报站,御花园东北角有异动!\"鹦鹉笨笨突然从桂花树上飞落,尾羽上缠着灵泉水写成的\"发芽\"二字。萧景容从演武场归来,玄色箭袖上沾着几片桂花瓣,见状挑眉:\"莫不是泉儿的'水魔法'又发作了?\"上月这孩子曾让枯井喷出灵泉水,此刻怕是又在搞\"植物实验\"。
子时三刻,月光如霜。御花园东北角的太湖石旁,泉儿尿湿的青砖缝隙里,竟冒出几簇拇指大的蘑菇。雪白的菌盖顶端泛着灵泉水的淡青色,菌褶间缠绕着霜儿的光点残痕,每片菌盖上都印着微型五线谱——那是前日夏紫月教双生子听的童谣《小白菜》曲谱。
卯时初刻,宫女翠儿提着竹篮来采露水泡茶,忽见太湖石下闪着微光。她凑近一看,险些打翻篮子:七簇蘑菇婷婷玉立,菌盖随晨风轻轻摇晃,竟发出细若蚊蝇的歌声:\"小白菜呀~地里黄~\"歌声虽轻,却清清楚楚带着霜儿牙牙学语时的奶声奶气。
\"鬼、鬼蘑菇!\"翠儿踉跄后退,竹篮扣在石桌上,惊醒了正在打盹的御猫墨玉。猫儿甩着项圈铃铛凑近,霜儿的光点残痕忽然亮起,蘑菇们竟合唱得更响亮:\"两三岁呀~没了娘~\"墨玉歪头盯着菌褶间的光点五线谱,尾巴卷起灵泉水在地面写出\"好听\"二字。
巳时三刻,御书房飘来桂花香。皇帝看着案头翡翠盘里的蘑菇,挑眉问:\"九弟,你家小世子的'杰作'?\"盘中蘑菇正摇头晃脑唱着《茉莉花》,菌盖上的光点五线谱随旋律明灭,竟是霜儿的光点在指挥合唱。萧景容忍笑点头,泉儿趴在他肩头\"咯咯\"笑,掌心灵泉水在盘边凝成小音符,给蘑菇伴奏。
\"神奇倒是神奇,\"太后拄着龙头拐杖走来,凤冠东珠下是慈爱的笑意,\"只是这蘑菇能吃吗?\"话音未落,泉儿的灵泉水突然化作小汤勺,舀起桌上的蜂蜜浇在蘑菇上。霜儿的光点则缠上菌柄,竟将歌声调成\"蜂蜜甜\"的欢快调子,惹得墨玉用爪子轻拍蘑菇,像是在打拍子。
午膳时分,御膳房推出新品\"灵泉童谣蘑菇汤\"。雪白的汤里漂着七簇小蘑菇,每簇都在哼唱不同的童谣片段:《小星星》《丢手绢》《虫儿飞》。夏紫月吹凉汤勺,喂给泉儿,霜儿的光点便化作小耳朵模样,贴在蘑菇上\"听\"自己教的调子。萧景容尝了口汤,挑眉:\"比本王在北疆喝的马奶酒有意思多了。\"
末时初刻,御花园传来此起彼伏的歌声。宫女们提着竹篮四处采蘑菇,每找到一簇,便听见不同的童谣:有的唱《拔萝卜》,有的哼《两只老虎》,最妙的是靠墙根的紫蘑菇,竟用萧景容的声线唱《骂阵三十六策》改编的《育儿歌》:\"小娃娃呀别乱跑,再跑爹爹要打屁股了~\"惹得正在巡逻的金吾卫们集体咳嗽。
\"报——\"御前太监捧着黄绫踏入后园,\"陛下有旨:灵泉蘑菇乃祥瑞之兆,着祥瑞衙门每日辰时采集,供太庙与民间传唱。\"萧景容接过圣旨,见末尾附了太后的批注:\"蘑菇汤可养颜,着御膳房每日给九王妃送两盅。\"泉儿听见\"汤\"字,立刻挣扎着要下地,灵泉水在地面写出\"还要喝\";霜儿的光点则缠上太监的拂尘,让马尾毛也唱起了《健康歌》。
暮色浸染宫墙时,九王府的荷花池边,泉儿趴在青石案上研究新长出的\"唱歌莲蓬\",灵泉水顺着他的指尖爬上莲房,竟让莲子发出\"咯咯\"的笑声。霜儿则将光点缠上白羽的鹅冠,教灵泉鹅用嘴喙敲击莲蓬,打出童谣节奏。萧景容翻着《植物异闻录》,忽然指着其中一页:\"本王原以为,只有动物能通灵,没想到植物也能成'歌姬'。\"
夏紫月摇头轻笑,在《祥瑞治世典》中批注:\"灵泉润土,光点织音。稚子无心,万物成趣。\"窗外,灵泉蛙群\"呱呱\"应和,与蘑菇歌声、鹅掌击水声汇成交响。大楚的皇宫深处,这场由十个月大的皇子尿裤子引发的\"音乐革命\",最终化作了深宫里的奇趣日常——当文武百官还在为朝务愁眉不展时,双生子的灵泉与光点,早已在一砖一瓦间,种下了能歌善舞的温柔与希望。而那些会唱歌的蘑菇,此刻正随着晚风轻轻摇晃,用奶声奶气的调子,为这铁血江山,唱出最柔软的晚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