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西南的最后一缕梅香,随着神凰十九年的春风,飘向了遥远的东方。云南道的春耕井然有序,孟节的南王府已经能独立处理部族事务,大理城的市集上,汉、白、彝、傣各族百姓和睦交易,孩子们的读书声穿透了古城的晨雾。这一切,都昭示着西南的“新篇章”已步入正轨。而亲手翻开这篇章的龙天策,在五十八岁这年,终于卸下了肩上的重担,向长安递上了那封酝酿已久的请辞奏疏。

功成思退:五十八载风雨路

五华楼的晨露,打湿了龙天策的鬓角。他站在楼头,望着云南道的版图,指尖划过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地名:昭通的城墙缺口、泸水的血色渡口、白族村寨的联姻红妆……五十八年的人生,仿佛都浓缩在了这片西南大地的沟壑与平原里。

从少年从军,到渤海戍边;从岭南平叛,到南海拓疆;从西南安抚,到南诏归唐,他的马蹄,踏遍了大唐的半壁江山。身上的伤疤,是军功的勋章,也是岁月的刻痕。如今,西南已定,四海升平,他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不是战场厮杀的累,而是心头那根紧绷了数十年的弦,终于可以松开了。

“殿下,该上朝了。” 阿武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位曾经的少年亲卫,如今也已两鬓染霜,却依旧像当年一样,紧随在他身后。

龙天策转过身,看着阿武,又看了看侍立一旁的玉倾城。她的眼角也添了细纹,却依旧温婉如初见,只是眼神里,多了几分对安宁的期盼。“倾城,你说,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

玉倾城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你想回,我们便回。岭南的荔枝该熟了,渤海的春汛也该来了。”

罗嘉儿在一旁擦拭着她的药锄,闻言笑道:“早就该走了!西南的草药我都认全了,该回岭南看看我的苗寨郎中们了。”

紫绮儿与朱丽娜也走上前来,前者已褪去当年的锋芒,多了几分沉稳:“殿下若决定了,云南道的事务,我与孟王殿下交接清楚便是。” 后者则捧着刚绣好的渤海风光图:“我还没见过大海呢,想跟殿下一起去看看。”

龙天策看着身边这些陪伴他走过风雨的人,心中暖意涌动。他知道,是时候了。西南的使命已了,他欠自己、欠家人的安宁,该用余生来偿还了。

请辞奏疏:一片冰心向长安

三日后,一封措辞恳切的请辞奏疏,从大理快马送往长安。奏疏中,龙天策没有罗列自己的功绩,只字不提昭通的血战、泸水的牺牲、联姻的苦心,只说:

“臣龙天策,年五十八,齿摇发落,精力已衰。西南初定,民心渐安,孟节王治滇有方,足以承托重任。臣愿辞西南安抚使之职,归渤海封地,耕田垂钓,为陛下守好东方海疆,亦享天伦之乐。臣一生戎马,唯愿大唐永固,四海无波……”

奏疏送到长安时,皇帝正在御花园宴请群臣。展开奏疏,满朝文武一时沉默。谁都知道,龙天策是大唐的“定海神针”,他镇守哪里,哪里便安定。如今西南刚平,正是用人之际,他却要请辞,未免太过突然。

“秦王殿下……这是为何?” 年轻的皇帝有些不舍,

宰相元迈出列奏道:“陛下,秦王殿下五十八岁,征战四十余年,早已积劳成疾。西南平定,他功盖天下,此时请辞,既是功成身退,也是为陛下培育新人(如孟节、地方流官)留出空间。臣以为,当准奏。”

“可渤海偏远,若有边患……” 兵部尚书担忧道。

“渤海有秦王的旧部驻守,且海疆平静多年。” 魏征笑道,“再说,秦王虽归封地,心仍在朝堂,若有大事,一道圣旨,他定会再披战袍。”

最终,皇帝准奏,不仅赏赐了无数金银绸缎、良田美宅,还特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殊荣,以示对这位老臣的敬重。圣旨末尾,皇帝亲笔题了一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你。渤海春好,盼卿安享。”

西南送别:十里长亭泪沾巾

请辞获准的消息传回大理,整个云南道都沸腾了。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旁,捧着新摘的荔枝、刚烤的饵块,想要为这位“西南恩公”送行。

离别的那日,大理城外的十里长亭,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人。

白发苍苍的白族老阿妈,颤巍巍地将一篮亲手绣的茶花帕塞进玉倾城手中:“秦王妃,你们一定要回来看看啊!”

傣族首领带着族中勇士,跪在路边,捧着一碗自酿的米酒:“殿下,这碗酒,敬您为我们打下的太平日子!”

孟节穿着南王的朝服,率领云南道的官吏,对着龙天策深深一拜:“殿下之恩,孟节永世不忘。云南道的每一寸土地,都会记得您的功绩。”

龙天策翻身下马,扶起孟节,又走到百姓中间,一一谢过。他看着那些曾经在战火中惶恐的面孔,如今都洋溢着安宁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西南的好日子,是你们自己挣来的。好好跟着孟王殿下,勤耕读,守本分,日子会越来越好。”

阿武牵着战马,眼眶通红。他跟着龙天策四十余年,从渤海到西南,从未分离,此刻却要随他离开这片挥洒过热血的土地。

“都起来吧。” 龙天策的声音有些沙哑,“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虽回渤海,心却在西南。若有难处,一封书信,我自会尽绵薄之力。”

队伍启程时,百姓们跟着马车,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看不见五华楼的飞檐,才挥泪而别。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留下的不是离别的伤感,而是对未来的期许——西南的“新篇章”,终究要靠他们自己续写了。

归乡途遥:一路春风入渤海

从西南到渤海,万里之遥,龙天策却走得从容。他没有选择快马加鞭,而是与家人们一同乘坐马车,走走停停,看遍大唐的山河。

他们在长江边驻足,看渔舟唱晚,听纤夫号子;在中原的麦田里停留,与老农闲谈春耕的诀窍;在黄河渡口,遥想当年渡河征战的场景,如今却只余平静的水波。

玉倾城在车上教朱丽娜辨认中原的草药,罗嘉儿则与紫绮儿切磋武艺(如今更多是强身健体),阿武偶尔会讲起当年在渤海练兵的趣事,逗得众人发笑。龙天策坐在车辕上,看着这一幕,心中一片澄澈——原来,卸下盔甲的日子,竟如此安宁。

途经岭南时,他们特意在南海停留了半月。黎族老阿妈捧着新摘的椰子,拉着龙天策的手,泪眼婆娑:“秦王殿下,您可算回来了!” 南海的码头比当年更繁华,学堂里的孩子们已经能背诵他当年题写的“海纳百川”。玉倾城看着自己亲手规划的农桑梯田,如今已是稻浪翻滚,欣慰地笑了。

离开岭南时,罗嘉儿的苗寨郎中们,塞给她满满一车新采的草药:“首领,您在渤海若有不适,就用这个。”

渤海春潮:终得安宁续新篇

神凰十九年的初夏,龙天策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渤海封地。

渤海的海风吹拂着熟悉的芦苇荡,盐场的白帆在阳光下闪烁,码头上,旧部们早已列队等候,见到龙天策,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参见主公!”

龙天策翻身下马,扶起为首的老部将:“都起来吧,我回来了。”

他的封地王府,依海而建,没有大理五华楼的威严,却有海风穿廊的清爽。推开窗,便能看到无垠的渤海,潮起潮落,带着亘古的宁静。

归乡后的日子,简单而充实。

龙天策不再早起处理军务,而是跟着渔民出海打渔,学辨认潮汐的规律;他在王府后的菜园里,种上了岭南的蔬菜、西南的稻谷,玉倾城说他“越活越像个农夫”;闲暇时,他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看孩子们(或许是孙辈,或许是族中子弟)追逐嬉戏,听阿武讲西南传来的消息——孟节平定了滇西的小股叛乱,朱丽娜的白族亲眷来渤海探望,云南道的学堂又招了三百名各族学生……

玉倾城将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把西南的织锦、岭南的刺绣、渤海的海盐,放在一起售卖,竟成了远近闻名的“多元商铺”。

罗嘉儿在渤海开了一家医馆,不仅为百姓看病,还教当地的郎中识别草药,她的“百草解毒散”,成了渤海渔民的必备良药。

紫绮儿则发挥她的经商头脑,帮着打理封地的盐场与码头,让渤海的物产通过海路,远销至辽东与江南。

朱丽娜最是快活,她跟着渔民学划船,跟着盐民学晒盐,还把白族的歌舞教给渤海的孩子们,海边时常响起她清脆的歌声。

阿武则成了龙天策最忠实的陪伴者,两人时常坐在海边,一壶老酒,一盘海味,从日出聊到日落,说的都是些无关军国大事的闲话。

一日,龙天策看着潮起潮落,忽然对玉倾城说:“你看,这渤海的浪潮,多像人生。有起有伏,有进有退。我这一生,打了太多仗,写了太多‘征战篇’,如今,终于可以写点‘渔樵耕读’的新篇章了。”

玉倾城靠在他肩头,望着远处的海鸥:“这新篇章,比任何战功都珍贵。”

尾声:潮声里的新篇章

神凰二十五年,龙天策已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他的背有些佝偻,却依旧能在海边走稳。

这年春天,西南派来了使者,带来了孟节的亲笔信,信中说云南道已连续五年丰收,各族百姓共庆“大唐一统节”,还附了一幅画——大理城的各族百姓,围着篝火跳舞,画的角落,有个老者的身影,像极了当年的龙天策。

龙天策捧着画,看了许久,对身边的玉倾城笑道:“你看,他们把西南的新篇章,续写得很好。”

玉倾城点头:“我们的新篇章,也很好。”

窗外,渤海的春潮正涌,带着新的生机,拍打着礁石。这潮声里,有他戎马半生的回响,更有他归乡六载的安宁。

原来,“续写新篇章”,未必是开疆拓土的壮阔,也可以是功成身退后,守着一方水土,看着天下太平,安享天伦的平淡。龙天策的人生,从渤海出发,绕过大唐的半壁江山,最终回归渤海,在潮起潮落间,完成了最圆满的闭环。

而属于大唐的“新篇章”,还在继续——在西南的炊烟里,在岭南的稻浪中,在渤海的春潮上,绵延不绝。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小市民的奋斗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我大概救了个王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大明辽国公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云起惊鸿客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