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上班,李友顺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了下来,还好床结实。
想着昨晚的事他就叹了一口气,昨晚好好的一餐饭被老赵同志搅糊了,一个劲的询问大棚的事。
说的他是口干舌燥,酒倒是没喝什么,水灌了一肚子,最后还是劝住了。
不是李友顺不想搞大棚,而是不划算,现在统购统销,一斤白菜收购价几厘,卖出去最好的才三分,你拿什么赚钱。
加上湘西多山地,粮食都不够种,大面积搞大棚,减少粮食生产,嘿嘿、等着挨批,严重的估计要吃“花生米”。
简单洗漱后,李友顺骑上自行车,后座上用麻袋装了五六十斤鱼准备去交差,毕竟十几天啥都没交了,说不过去,自己可采购。
“顺子”。
食堂交完差,刚准备上楼,他便看见宋金蹲在墙角正对他挥着手。
“咱地金哥市里学习的怎样,啥时候回来的”。宋金国庆节后就去市里学习去了,一段时间没见,李友顺还怪想他的。
宋金歪着头抽着烟,“回来两天了,天天写学习经验,嘴都淡成鸟了,天天杂面粑粑,晚上叫上全子去你那吃,我带酒”。
“哦,忘了和你说了”,宋金拍了一下大腿从包里拿出工作函,“养路段换好了,顺子你真让你二姐过去,那可苦了,你最好在考虑考虑”。
我去,都忘了指标一事,最近忙大棚忙晕了头,他看着入职表道:“我不和你聊了,我得赶快去一趟县委,李友顺接过入职表放入拷包,赶紧往县委赶,他怕赵芳两口子走了”。
“晚上弄好点”,宋金喊了一嗓子,丢掉烟屁股,拍拍屁股往楼上走去。
一路狂飙到县委家属院,快速冲上楼,开门的是小杨同志,看着气喘吁吁的李友顺,“李同志你怎么了”。
李友顺摆摆手,“赵姐走了吗”?
见小杨同志点头,李友顺看了看手表,立马往楼下跑,挎上自行车就一路飙。
在汽车站他四处张望着,没看见人就直接找去公社的车。
“顺子、顺子”,赵芳探出半个身,大声喊道。
“麻烦让让,谢谢”,李友顺好不容易挤上车,在赵芳开边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从怀里拿出介绍信,又打开包道:“这个盐蛋你和姐夫拿回去吃,姐、我先走了”。
“让让”、李友顺挤下车,擦了擦头上汗水,这一路赶的真累,得还要去趟邮电局,手上还有一个名额,不能浪费了,但他不知道给谁。一路推着车,他想着名额给谁合适。
一路推,一路想他不知不觉回到了单位。“李同志好”
“李同志”,
“你早”。
李友顺正和同事们打着招呼,想着调头去邮电局,突然一个大妈窜了出来拦在李友顺面前。
李友顺赶紧停住,辛好是推着车,如果撞到那可不得了,他抬头看去,眼前是一位陌生的大妈
随即看向眼前大妈说道:“大娘你有什么事吗”?他很疑惑眼前这大妈他根本不识,局里家属他认识的一个巴掌数的过来,他不知道这位大妈拦着他干啥!
况且这位大妈又黑又胖,还是个三角眼,衣服黑得发亮,手指盖黑乎乎。而且她这胖不是浮肿是真的胖,脸上还有一颗大黑痣。就这形象,李友顺如果见过一定忘不了,另外他也很好奇,现在基本都是瘦子,肥的人也是浮肿,这位大妈怎么这么肥。
“李同志你真是个俊小伙,谁要嫁给你就享福了。李同志我是向爱国他妈,你叫我王大娘就行,这不我闺女生孩子了,没奶水,想和你换几条鱼,再换点野猪肉”。
王大娘一口气说完,然后紧紧盯着李友顺了,她早打听清楚了,李友顺是局里采购,而且打猎特厉害,上次的野猪肉都是他打的,她不信李友顺不藏私。
这几天她天天在大门口,家属院堵李友顺,一直没见着人,还是刚才溜达回来听见人喊一声,她才知道谁是李友顺。
“大娘不好意思,我没有,你去菜市场看看”,李友顺摇摇头果断拒绝。
他现在是采购可不能随便和人换,被有心之人按上个占公家便宜、或者贪污,他要掉一层皮。
正要推车走却被王大娘抓住了车头,王大娘撇撇嘴道:“李同志你和我家向爱国是同事,和你换点东西都不行吗?人家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少给食堂送一点,留给我怎么就没有了。我知道你是看不起我这乡下人,唉呀!没法活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车前开始嚎、干嚎,手还抓着车轱辘。
我去,我这是出门没看黄历啊!碰上这奇葩,正当李友顺准备强行走的时候。一道声音传过来:“王婆子你在闹,信不信我抽你”。
“你谁啊!老娘的闲事轮着你管”。王大娘抬头看看是谁敢管她闲事,一抬头看清来人立即吓得站了起来,“我和李同志闹着玩的,彭大姐我这就回去”,然后撒丫子就跑。
“彭大娘威武”,李友顺喊了一句,来人是彭大娘。
“大娘这胖老太婆这么怎么怕你”。
彭大娘看着顺子笑道:“她啊!嘴多手脚不干净,被你红霞嫂子揍过”。
啊!这下李友顺好奇了,想不到红霞嫂子这么勇猛。
“走吧!顺子回家,大娘给你做好吃的”。彭大娘拉着他,李友顺也不好拒绝,便往家属院走。
“大娘这老太婆儿子是向爱国,这向爱国是不是下到公社去了”。他也来了一月了,局里人基本也认识,不认识的估计就是特派员。
“谁跟你说向爱国是她儿子,呸、这老妖婆就是坏”。
啊!李友顺蒙了,“大娘、就是那老太婆自己说的”。
“呸、不是个东西,向爱国是王婆子女婿。有次下乡执行任务,向爱国脚被蛇咬了,是王婆子女儿及时吸血,然后背回公社才得救”。
“然后这王婆子就赖上了向爱国要他负责,说是污了女儿清白,最后向爱国娶了她女儿。她女儿倒是个能干的,就是对王婆子心软,这王婆子一开始三天两头打秋风,去年遭灾后干脆住了过来”。
“向爱国本来不住局里,他和他爸妈住一起,经不住这王婆子天天闹,才搬到局里”。
“这王婆子狠呀,家里只要有好东西,都划拉给自己家孙子,可怜向爱国两孩子瘦的没几两肉,还是爷婆看不下去接了过去”。
“对了顺子,千万别借她东西”,彭大娘拿钥匙打开小院门,又继续说道:“这王婆子打着向爱国名号到处借钱,局里都借了个遍”。
我草、这老太婆猛,李友顺也挺佩服向爱国的,日子都过成这样了还凑合。
“大娘、这向爱国就没考虑过离婚”。李友顺停好车,打开房门透透气,差不多半月没回来了。
等等我去看看小勇醒了没,刚才见孙子睡了,彭大娘才出去买火柴。
见孙子还没醒,彭大娘走说来说道:“咱没说过,向爱国有一次休息回来,他一双儿女喊饿。看着皮包骨的一双儿女,气的向爰国动手打了他媳妇,连王婆子也揍了。最后闹离婚,王婆子当时跑了,王婆子女儿死活不同意,说离婚就吊死在屋里。最后向爱国没办法,就这么不了了之,但从此向爱国也没回来了。爱国他媳妇在食堂打杂是临时工,这还是当初局里照顾的”。
妈呀!这女的怎么说啊!扶妈魔,李友顺挺同情向爱国的,正准备再探点八卦,远处传来一阵鬼哭狼嚎声。
他来了兴趣,起身准备去看热闹,看热闹听八卦是国人的通病。
“大娘池子鱼你抓做菜,小孩子吃鱼聪明,有桂鱼别不舍得。我不回来吃饭了,和全子他们约好了”,说完李友顺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