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顺在山里转悠了几天,收获还是可以的,最起码野鸡逮到十几只,另外他的老式榨油机也制作成了,三亩油茶树收获了120斤茶油。
至于野猪毛都没看见,毕竟那玩意可遇不可求。生产队倒是去了几个,这大山里你走个二十几公里都会遇到个小村庄,李友顺在附近混了个眼熟。
抬手看了看表,该回去报到了,把任务一交争取转正。
一路小心翼翼下了山,这可把他累的够呛,一屁股全是泥,再小心有的地方也是滑下来的,真应了那句古话上山容易下山难。
来到土路上他把水桶,用粗木棍串起挂在自行车后轮两边,用藤条绑住然后盖上他做的简易盖子,慢慢推着住前走。这是他准备装茶油的,先拿桶来掩饰,到地方再放油。
现在的自行车质量没的说,拖个几百斤货物跟玩似的,他一边推一也想该交什么上去。猪就算了,他也没剩几头了还要留种,鱼倒是可以空间多的是,可没东西装,这天气送过去死了都要臭。
烦啊!有东西不好送,最后李友顺还是选择了十只巴茅老鼠,这玩意不打眼,而且还是肉。
来到公路上李友顺就开始骑行,一路颠簸最难受的就屁股,颠的生疼。
一路骑行他己汗流浃背,拐进公安局直奔家属院,见旁边彭大娘家关着门,他趁机在大水缸里放了几十条三斤左右的鱼。
然后又从家里取了两水桶绑在车杠上,再假模假样的,从水缸里抓了二十来条鱼放在水桶里倒上水,另外两个装满油,推着在去找彭科长。
“咚咚”,李友顺敲了敲开着的门,“彭叔”。
彭科长一抬头,见是李友顺,好家伙这小子一下乡就是四五天。不错,是个做事的人。
“坐、这次下乡收到了什么”,其实彭科长对李友顺下乡没抱多大希望,附近几十公里生产队都被各大单位采购翻烂了,他看好的是李友顺打猎的本事。
李友顺递上一支烟嬉皮笑脸道:“彭叔这次能不能给批点布票,糖票、烟酒票,另外给点粮票”。
彭科长一听来了精神,这小子敢要这些绝对收到好东西了,连忙问道:“小子别打马虎眼,是不是又弄到野猪了”。
“叔你想啥好事,单位给啥价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家能弄倒野猪不会送黑市啊!”李友顺没说弄到啥,他准备吊吊老彭胃口。
看着李友顺的表情,彭科长就知道,李友顺绝对有好东西,他也不多说打开抽屉,把里面的票据一股脑拿了出来,“你自己看着挑,就这些了”。
李友顺上前看着五花八门的票据,他专选布票、烟、酒票少许,还挑了些粮票。一边挑,一边说道:“弄了十只巴茅老鼠,二十几条三斤重的鲤鱼,二桶茶油,东西全在楼下。
听着听着,彭科长眼睛亮了,起身走出办公室,只见楼下不少人正围着自行车,他三步并两步往楼下走去。
刚楼下他一脸得意大声说道:“同志们让让,这是干吗呀!后勤科的车子有啥好看的。”
“彭科长你们后勤科好样的,彭科长你领导有方啊”!众人纷纷说着好话。
有人看着巴茅老鼠说道:“彭科长你看这竹鼠都有十几只了,食堂也也够用了。是不是把鱼给大家分分?家里好久都没尝荤腥了,另外,这茶油,一人给几两吧,家里油见底了。
众人纷纷起哄,现在一月一人定量二两油,根本不够用。
彭科长看着水桶里的鱼,再看看两桶亮晶晶的油,心里十分满意。他对着楼上喊道:顺子,鱼还有没有,就这么点够啥用啊”?虽然语气中嫌鱼少,但从他的面部表情来看,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听见呼喊声,李友顺拿完票跑下楼,在彭科长耳边轻声细语了几句,彭科长连连点头。
“大家先等下,我去请示下局长,顺子,把鱼控出来,去把家里鱼全拿来”,说完彭科长上楼请示局长。
吴天放此时也带着厨房的人来了,拿来几个大盆,把鱼控了出来,然后把油御了下来。
李友顺见桶空了,提上桶便往家里走,身后还跟着不少人。一到家看着一水缸鱼,众人纷纷称赞李友顺,然后就是水缸空了,毛都不剩。
彭科上了楼,轻轻敲响局长办公室的门。听到进来一声,他推开门,一脸微笑的说道:“向局、我们后勤科李友顺同志这次又采购到十只竹鼠,八十多斤茶油,一百五十的斤活鱼,同志们问问能不能分一点。
向局长也是一脸微笑,他刚才在楼上已经看见了。他笑着说道:“可以啊,现在都不容易,就按市价大家一人分一点油,就一人四两吧,鱼如果不够,不要鱼的人可以多买一两油”。
见向局长同意了,彭科长又继续道:“向局,李友顺同志入职虽然才一星期,但采购物资这一块,光肉类都有千把斤了,是不是考虑一下提前转正”。
见向局没说话,彭科长可不想失去顺子这个得力大将,连忙说道:“向局、这李友顺可是个人才啊!向局我敢保证你前脚不要,后脚立即有单位抢着要”。
“哈哈、你啊你老彭,和我还玩心思,我说过不要吗”?
向局长一脸微笑看着彭科长,又继续说道:“李友顺同志业务能力不出,准许转正,别外你告诉李友顺同志,连续三个月完成任务提一级工资”。
“谢谢向局,我这就去把消息告诉李友顺,我先走了”。说完,彭科长高兴的下了楼。
楼下不一会儿传来喧闹声,由于还有工作,不时传来喊家属过来买物资的声音。
李友顺把东西交接好到财务结了账,然后和彭科长去了人事办了手续,正式转正,他现在是一名真正的公安了。
办完手续他立即来到办公室,找到石绑明他要来领枪的,现在可是正式的有资格配枪。
一说到枪他可是兴奋不已,国人那个不爱枪
石绑明领着李友顺来到枪库,取出一把手枪说道:“五四式,口径7.62x25mm,全长196mm,重0.85kg,弹呷八发,有效距离50米。然后教了他保养射击上的一些问题”。
李友顺双眼冒光,这可是枪啊!小心的抚摸着手枪,他高兴极了,这可是男人的梦想。
“傻小子,看你那高兴劲,明天带你去后山试试枪”。
李友顺小心的把枪装入枪套,然后挎在腰间,“邦明哥帅不帅,我等下去供销社,明天准备回家一趟。这是钥匙,家里给你们留了一条鱼,一斤油你们自己去装,我没有瓶瓶罐罐。
石绑明一听大喜,接着把李友顺一顿夸,说得他不好意思赶快溜了。
“顺子、等等”。
李友顺停住脚步,回头问道:“绑明哥还有啥事”?
石邦明挠了挠头,不好意思说道:“差点忘了事,顺子前天有个说是你三伯的人来找过你,说他在医院上班,叫你没事过去找他。叫啥来着,哦对了,叫李大清”。
“谢了邦明哥”,李友顺一边往外走,一边想着这李大清是谁,脑中完全没这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