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顺送完肉便匆匆忙忙回了家,反手用木棍把小破门抵住进入了空间。
空间里三亩稻谷已成熟金黄色一片,三亩茶树也结满茶籽,二亩高粱米颗颗饱满,八亩红薯地藤蔓茂盛,二株玉米结了四个玉米惠已成熟,鱼塘不时有鱼跃出,竹鼠笼里大大小小十只竹鼠,野鸡在空地上自由散步。
看着眼前一幅丰收景象,他脸上露出了喜悦。挖了一亩地红薯,可把他累的够呛,腰都直不起来,不过看着满地红薯,他开怀大笑,从现在开始他有了在这个世界活下去的本钱。
接着掰下四个苞谷放一边,他坐在地上小心的一粒一粒抠着苞谷米粒,以后苞谷就全看它们了。
剥好苞谷粒,他就开始刨坑,一坑种一个,大概种了半亩地。种完苞米地,他便出了空间,还要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一趟公社。
一早起来李友顺来到五幺家,告诉一声要山,便背着背篓,提着楠竹做的水壶来到大队部,此时大队部已来了很多人,大家有序的排着队,坐在地上扯着闲话。
剃头匠正忙碌着,工具也简单一把剃刀,一个手工推剪。
众人见他到来,也没表现出啥稀奇?个别想看热闹的,还对着他说说道:“傻顺1十2等于几?
见李友顺没理会,而是往大队办公室走去,有人说道:“这傻子就是傻子,看起来还是傻呼呼的”。
李友顺刚到大队长办公室,书记便招手问道:“顺子啥事”。
最近一个月他天天见李友顺来上课,现在他觉得李友顺不是太傻,但也不太聪明,介于傻子和正常人之间=半傻。
“去公社”,李友顺简洁明了。
书记看了看李友顺,拿起桌上纸好心的问了一句,“顺子你一个人去吗?去干什么”
“秀英姐,买肥皂,”李友顺又吐出六个字。
见是李秀英也去,书记点点头,毕竟李秀英在公社读过中学。他将写好的介绍信盖上公章,递给李友顺嘱咐道:“公社不比村里,不要乱跑。完事早点回来,今天轮到咱们大队放电影”。
李友顺点点头,拿起介绍信朝外走去。
一路沿着土路往公社走,土路上到处是牛车碾压的轱辘印子,没下雨还好,下雨全是泥加水坑。
土路两旁农田全干枯了,炸裂开来的土地,仿佛一张张嘴朝着老天申诉,我要喝水。
他加快了步伐,边走边啃着生红薯,不然等下太阳升起来了,顶着太阳赶路可不好受。
李友顺看着天上的太阳,默默估算了下时间,他赶到公社差不多三个多小时。
公社没有他想像中的繁华,大街上也没多少人,可能是学生放假和抗旱的原因,房子还好大多数房顶盖的都是瓦片。
问了一位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李友顺找到了理发店,店里此时没有客人。他穿越了一个月,他第一次从镜子里看见了自己的形象。
头发板结,脸色腊黄很脏,身上衣服裤子洗的发白全是补丁,脚上脏兮兮的穿着一双草鞋,活脱脱一个乞丐。稍微好看一点是个子还不算矮,大概一米七左右。
看着自己的形象,李友顺也算差点跑出理发店,但好歹理发店的员工可能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对他做出驱赶。
经过理发店工作人员询问以后,李友顺因为没有理发票,付出平常价格多两毛的代价,得到一个学徒工来剃头。
学徒先是用剪刀剪去一头乱发,然后头上淋点水就开始干剃。十几分钟后头剃完了,李友顺头上也多了几道刮痕。
但你还不能说,自己受着,用烂毛巾稍微清理一下,他摸着光头出了理发店。
漫无目地的在街上走着,他这次过来其实是想找到公社黑市,另外就是想去废品收购站。
他可不是和同行一个想法,穿越过来直奔收废站淘宝。啥年代都有聪明人,人家好东西不会自己留着还等着你。
他没抱幻想,只不过想买点废纸开屁股,一个月了不是苞米杆,就是树叶木棍,他真受不了。
在经过一条小巷时,李友顺见左右没人,偷偷往背篓里放了半背红薯,他打算找人换点票。
又转了一圈,公社基本被他转高了,可他不知去找谁换票,公社也就那么几个单位,票都在干部手里,他怕到时候人家按个投机倒把,这可是会吃枪子的。
正琢磨着不行回去算了,一妇女叫住了他。
“傻小子你转悠什么,怎么不去姐家”,妇女上前叫住李友顺,拉着他往一巷子里走。
还往背篓里瞧了瞧,由于李友顺盖的严实,看不清具体,但也从形状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来到一处住宅,妇女打开门,拉着李友顺走了进去。
李友顺倒是不怕,他有空间可以躲,目光打量着房子,房子大不大,三间木质小平房有一个小院。
“小兄弟,我叫赵芳,你这背篓里是红薯吧?能不能卖给我”。
作为公安特派员的老婆,赵芳早就注意李友顺了。她见李友顺在公社门口停留了一阵,然后各地转悠。
最后她自己从李友顺身边走了过去仔细观察了一遍。才发现背篓里有可能是红薯,所以才叫住李友顺。
见李友顺没说话,赵芳知道不相信自己,连忙说道:“小兄弟我叫赵芳,我男人是公安特派员,你背篓里如果是粮食卖给我们,放心绝对不骗你”。
赵芳心里很焦急,现在缺粮啊!他和丈夫的供应粮根本不够,而且县里还有一大家子要照应。
“我是来公社找我姐的,这红薯是给我姐带的,不能卖”。李友顺耍了个心眼,表示我不是卖粮的。
“赵芳这位是谁”,一穿着公安制服的青年人走进小院,见赵芳拉着一陌生小年轻,手习惯性的放在腰间。盯着李友顺总感觉见过,但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赵芳见进来的是自己丈夫石军,他才发现刚才忘记关大门了,连忙把门关上,然后拉住石军在一旁小声嘀咕了几句。
石军听后脸色大喜,他上前两步来打量了一下李友顺说道:“小兄弟,你这是红薯吧?我们用布票和你换怎么样?布票不行还有别的票”。
接着石军从口袋取出一包烟,抽出一支递了过来问道:“小兄弟那个大队的看着面生”。
不愧是干公安的,李友顺心道这时候还要探自己底,不过拿布票换红薯说到自己心坎上去了,他现在就想换成行头,不然一身乞丐装难受。
李友顺接过烟说道:““我叫李友顺,李家弯生产大队的,平时大家叫我傻顺”。说完拿出介绍信递了过去。
“李家弯、李友顺、傻顺”。石军心中默默念着,一边仔细观察着。
看着介绍信他脱口而说:“你就是李家弯生产队的傻子、傻顺”。感觉到自己的话不对,石军连忙解释道:“不好意思,顺子兄弟,这挺突然的”。
赵芳偷偷捏了一把石军,她是才调过来的,还不了解具体情况,但叫人傻子总归不好。
李友顺无所谓,都被叫了一个多月了,不在乎这两句?
见自己身份已经过了明路,他放下背篓,掀开隐藏的稻草,对着二人说道:“你们自己看吧,想换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