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乐在陇西的雷霆手段效果显着,“雪花盐”转运迅速恢复高效廉洁。嬴政的满意反馈为李薇增添了底气。章台宫造纸坊的“秦楮纸”也正式进入高光时刻,品质卓越,名动咸阳。
然而,荣耀与麻烦总是相伴而来。求购“秦楮纸”的风潮汹涌而至,章台宫门庭若市。李薇巧妙抛出“献良策换纸”的招数,暂时平息了求购狂潮,将民间智慧引向解决造纸量产难题。
就在李薇准备集中精力攻克造纸成本与量产效率时,少府监那边的“钉子”开始发力了。
李薇亲笔写给少府令的信(措辞客气但绵里藏针,强调了“以章台坊为样”的王命和工艺标准的重要性),如同石沉大海。那位芈丞依旧负责对接,态度表面恭敬,实则推诿。
* 问选址:“尚在勘察,需多方考量。”
* 问匠人调配:“各官署匠籍调动繁杂,需时日。”
* 问原料(尤其是关键树皮麻头)采买:“市价波动,需谨慎,且优先保障其他官营之用。”
* 索要工艺细节:“章台坊既为样,当提供详尽流程参数,以便少府匠人学习。” 摆明了想白嫖核心技术,还不让章台宫的人参与管理!
更可气的是,李薇派去“学习交流”(实为监督)的造纸坊老工匠,回来憋屈地报告:少府监划出的预备场地偏僻狭小;派来“学习”的匠人,多是生手或明显心不在焉;领头的工师,对老工匠提出的建议嗤之以鼻,张口闭口“少府自有章法”。
“欺人太甚!”李薇气得拍桌子,“这是想把哀家的心血架空,变成他们楚系捞功劳捞钱的工具!门都没有!” 她意识到,光是写信和派工匠被动交涉不行了,必须让嬴政知道少府监在阳奉阴违,拖延王命!
她再次铺开“秦楮纸”,这一次,奏疏的标题就带着火药味:《为少府监筹建造纸坊遇阻,恐延误王命事疏》。奏疏中:
1. **详述“秦楮纸”成功及王命推广背景。**
2. **列举少府监对接官员(芈某)的推诿拖延之举及具体事例(选址、匠人、原料)。**
3. **汇报所派工匠遭遇的冷遇和对工艺传承的担忧。**
4. **点明核心:此非能力问题,实乃人为设障,恐致王命推广延误,新纸无法如期供应国用!**
5. **最后“委屈”表示:臣妾恪守本分,只愿精研工艺,然少府监如此行事,章台坊“为样”之责,实难履行,恳请王上明察!**
奏疏写完,李薇让小豆子火速送往咸阳宫。这一次,她不仅要告状,还要把“延误王命”这顶大帽子扣到对方头上!她倒要看看,嬴政是容忍楚系在少府监搞小动作,还是更在意他亲自批示推广的“秦楮纸”!
与此同时,她也没闲着。“阎乐!”
“臣在。”
“给哀家盯紧那个芈丞!还有少府监负责此事的工师!看看他们平时和谁来往,有没有收不该收的东西!特别是……和华阳宫有没有猫腻!” 李薇眼中寒光闪烁。打蛇打七寸,抓贼抓赃!她需要实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