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霄站在西侧山谷的陷阱旁,手指轻抚那道扭曲的爪痕,掌心传来一阵细微的麻痹感。沈清璃蹲在另一侧,眉头微蹙,目光如针般凝视着那痕迹的走向。
“不是普通的封印残留。”她低声说,“更像是……某种古老力量被强行剥离后的残迹。”
叶凌霄沉默片刻,缓缓站起身,望向远处摇曳的林影:“如果这东西真的和那个洞穴有关,我们必须尽快查明它的来历。”
沈清璃点头,正欲开口,忽听头顶传来一声低沉的鸣响,仿佛有巨鸟掠过高空。两人同时抬头,只见乌云不知何时已悄然聚拢,遮蔽了原本晴朗的天空。
“要变天了。”沈清璃喃喃。
叶凌霄收起药囊,转身朝营地走去:“先回去,把情况整理清楚。”
沈清璃紧随其后,脚步稳健。山风呼啸,吹得衣袂翻飞,林间沙沙作响,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暗中窥视。
这一战之后,守护之地恢复了短暂的平静。然而,正如叶凌霄所说,真正的危险往往藏在平静之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道裂缝、每一缕异象,都可能是未来风暴的前兆。
岁月流转,日升月落,龙脉之地的守护工作从未停歇。
白昼时分,叶凌霄亲自巡视龙脉核心区域,记录下每一次能量波动的数据。他将药术与风水结合,用特制的符纸吸附龙脉散发出的气息,以判断其状态是否稳定。有时一整天都在山间行走,脚下的青苔湿滑,稍有不慎便会滑入深谷。但他从不言倦,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调整观察角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夜晚,则是沈清璃的时间。
她在高处设下观星台,手持罗盘与玉牌,观察天地气运的变化。每当龙脉光芒闪烁异常,她便迅速记下时间与方位,并尝试推演背后可能隐藏的规律。夜色中的风带着寒意,但她从未退缩。她的手写满了笔记,密密麻麻的符号与文字铺满了数张羊皮卷。
某夜暴雨倾盆,电光撕裂天幕,雷声轰鸣。沈清璃冒雨守在观测点,忽然发现龙脉的光芒在某一瞬间变得极其微弱,随后又猛然暴涨,像是受到了某种外力的干扰。
她立刻取出朱砂笔,在纸上画下当时的景象。
“这不是自然现象。”她低声自语,望着远方黑压压的天际,“有人动了手脚。”
第二天清晨,叶凌霄看到她的记录后神色凝重:“你确定是人为?”
沈清璃点头:“我反复比对过以往的数据,没有类似的波动模式。而且,这种变化持续的时间太短,更像是某种阵法启动后的余波。”
叶凌霄沉思片刻,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关键节点:“如果我们假设有人在尝试干扰龙脉的能量流动,那么他们必须具备相当深厚的修为,以及对龙脉构造的了解。”
“或者……”沈清璃轻声道,“他们掌握了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秘术。”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深深的忧虑。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尤其是那些曾出现异常波动的区域。同时,他们也开始储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资源——药材、符咒、机关材料,一一归类入库。
但灾难的到来总是猝不及防。
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席卷了东侧林区,烈焰冲天而起,浓烟滚滚。火势蔓延极快,几乎一夜之间就烧毁了大片原始森林。叶凌霄第一时间带领人手赶往现场,试图控制火势。可山风助长火势,火舌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他们在火场边缘布下五行相生的风水局,引水入山,才勉强遏制住火势继续扩散的趋势。待大火熄灭后,沈清璃在一片焦土之中发现了一块石头,上面赫然出现了一道细小的裂缝。
“这是……”她伸手触碰那裂缝,指尖传来的温度依旧滚烫。
叶凌霄走过来,皱眉道:“看来火势已经影响到了地脉结构。”
“如果不及时修复,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沈清璃收回手,神情凝重,“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整个龙脉的地基稳定性。”
于是,他们再次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修复被破坏的设施,加固地脉结构,同时密切关注龙脉的状态变化。尽管人力有限,但他们从未懈怠。
外界的动荡也逐渐波及守护之地。
战乱四起,流民成群结队地涌入附近山林,部分人甚至误闯入龙脉外围区域。这些人大多饥寒交迫,眼神中充满绝望与贪婪。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叶凌霄与沈清璃商议后决定设立警示标识,并安排人员巡逻劝阻。
一次例行巡查中,一名流民突然抓住沈清璃的手腕,声音嘶哑:“你们不知道吗?有一股力量,正在推动这场战争……它不属于这个世界。”
沈清璃心头一震,反问:“你说什么?”
那人却只是摇头,眼神涣散,仿佛刚才的话并非出自他口。
事后,沈清璃将此事告诉叶凌霄。他听完后久久未语,最后只说了一句:“看来,我们面对的敌人,远比想象中复杂。”
从此以后,他们更加谨慎地对待每一个进入守护之地的人,同时也开始思考,那股神秘力量的真正来源。
时光荏苒,四季轮转。守护之地的防御体系不断升级,叶凌霄与沈清璃的身影始终穿梭于山林之间。他们的鬓角染上了霜雪,但眼神依旧坚定。
某日黄昏,夕阳洒落在龙脉之巅,金红色的光辉映照着整片大地。沈清璃站在一处高地,手中玉牌微微发亮,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叶凌霄:“你觉得,我们还能守住多久?”
叶凌霄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只要龙脉还在,我们就不会停下。”
风吹过,带走了最后一丝余晖。
远处的山林深处,一只鸟儿振翅而起,划破寂静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