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更难拆,固定的死死的,石云天用尽全身力气也没能撬动分毫,王小虎试了试,也不行,宋春琳和李妞就更不用说了。
几人累得气喘吁吁。
石云天擦了擦额头的汗:“看来只能先这样了,回去再想办法。”
众人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突然,陈子坚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石云天吓了一跳:“你什么时候来的?”
陈子坚神秘一笑:“刚到不久。”
王小虎好奇地问道:“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陈子坚耸耸肩:“自然是跟着你们来的。”
宋春琳皱起眉头:“那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
陈子坚笑了笑:“我要是早出来了,你们不就看不到我英姿飒爽的身姿了吗?”
王小虎翻了个白眼:“自恋狂。”
陈子坚不以为然:“我这叫自信。”
石云天不想搭理他:“行了,别贫嘴了,赶紧走吧。”
众人离开矿洞,众人将矿车零件运了回去,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将铁轨弄回去,几人费了很大力气才把铁轨拆下来。
铁轨太长了,只能锯断,陈子坚找来一把锯子,几人齐心协力将铁轨锯成一段一段的,将铁轨运回去,又是一番折腾。
好不容易把铁轨运回去,几人都累得瘫坐在地上。
石云天喘着粗气:“终于弄完了。”
王小虎累得直不起腰:“这活真不是人干的。”
宋春琳擦了擦汗:“谁说不是呢。”
这时张锦亮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大堆东西,张锦亮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你们这是干什么去了?”
石云天解释道:“我们发现了一个废弃的矿洞,里面有矿车和铁轨,我们就把它们弄回来了。”
张锦亮瞪大了眼睛:“这么大的工程,你们怎么做到的?”
王小虎得意洋洋地说道:“这可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回来的。”
石云天将在地道造简易地铁的事告诉了张锦亮。
张锦亮听完,惊讶得合不拢嘴:“你们真要造地铁?”
石云天点点头:“对,我们准备在地道里造一条地铁,方便运物资和伤员。”
张锦亮佩服得五体投地:“你们真是了不起。”
石云天笑了笑:“这没什么,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张锦亮好奇的问:“这办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石云天顿时语塞,总不能说这是未来的一种交通工具吧。
石云天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随便想想。”
张锦亮一脸疑惑:“随便想想就能想到这么好的主意?”
石云天尴尬地笑了笑:“可能是我运气好吧。”
张锦亮半信半疑:“真的?”
石云天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是真的。”
张锦亮还是有点怀疑,但也没有多问。
张锦亮笑了笑:“那你们继续忙吧,我先回去了。”
石云天点点头:“好的,连长。”
张锦亮走后,众人看着这堆东西发愁了,这要怎么组装。
因为当时条件紧缺,轨道的材质多为木制。
石云天看着这一堆东西,犯了难。
王小虎挠挠头:“这怎么组装啊?”
石云天想起,可以去找村里的木匠赵大叔赵树梁。
石云天带着几人来到赵大叔家。
赵大叔正在院子里忙活,看到他们,惊讶地说:“云天,你们怎么来了?”
石云天把来意告诉了赵大叔。
赵大叔听完,爽快地答应了,赵树梁是村里最好的木匠,手艺精湛。
赵大叔带着众人来到院子里,开始组装轨道,赵大叔拿起一把铁锤,开始敲敲打打。
赵大叔的木匠手艺果然名不虚传,不一会儿就把轨道组装好了。
石云天看着组装好的轨道,满意地点点头,众人将轨道铺在地道里拼接起来,地道里的轨道已经初具雏形。
赵大叔在一旁指导大家铺设轨道。
经过几天的努力,地道里的轨道终于铺设完成。
石云天看着铺好的轨道,兴奋地说:“终于完成了!”
众人看着地道里的轨道,成就感油然而生。
但紧接着一个难题又摆在了大家面前,这矿车都生锈了,况且矿车就这么大,拉不了多少人。
石云天看着眼前这个锈迹斑斑的矿车,陷入了沉思。
王小虎有些泄气地说:“这矿车也太小了吧,拉不了多少人。”
李妞也附和道:“是啊,而且它还生锈了。”
赵大叔想了想,说道:“这矿车虽然小,但是可以修啊。”
石云天眼睛一亮,说道:“对呀,我们还可以修啊。”
这就要去请村西头的那位打铁匠师傅石铁铸大伯了。
石铁铸是村里最好的铁匠,手艺精湛。
石铁铸正在院子里打铁,看到他们,惊讶地说:“云天,你们怎么来了?”
石云天把来意告诉了石铁铸。
石铁铸听完,是为了八路军打仗更好的运送物资和伤员,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石铁铸带着众人来到铁匠铺,开始修理矿车。
石铁铸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不一会儿就把矿车修理好了。
石云天看着修好的矿车,兴奋地说:“太好了!”
众人将矿车推进地道,轨道也铺设好了,总共有三辆矿车,用铁环和钩子连接着。
但刹车是个问题,石云天看着矿车,陷入了沉思。
王小虎灵机一动,说道:“有了,我们可以装个刹车。”
李妞疑惑地问:“怎么装?”
王小虎解释道:“就是在矿车后面装个把手,刹车时一拉把手就行了。”
石云天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众人又开始忙碌起来,经过一番努力,刹车终于装好了。
石云天看着装好刹车的矿车,满意地点点头。
就这样,民国第一辆“地铁”诞生。
民国地铁的诞生,改变了地道运输不便的现状,大大提高了地道运输的效率。
地铁虽然简陋,但却是地道战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地铁的诞生,也标志着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现在有了“地铁”,八路军可以更加方便地运送物资和伤员了。
有了“地铁”,八路军就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敌人的进攻了。
石云天等人看着眼前这个简陋的地铁,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王小虎迫不及待的要坐上去。
王小虎跳上矿车,兴奋地喊道:“哈哈,坐地铁咯!”
众人也纷纷跳上矿车,准备体验一下这民国时期的“地铁”。
石云天负责驾驶矿车,他拉动刹车,矿车缓缓启动。
矿车在轨道上缓缓行驶,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矿车在轨道上行驶得很平稳,众人坐在上面,感觉十分舒适。
宋春琳好奇地问:“云天,这矿车能跑多快?”
石云天思索片刻,说道:“这矿车虽然简陋,但是速度还是挺快的。”
李妞兴奋地说:“那我们以后就可以坐着地铁去打鬼子了!”
这地铁好是好,但有几个致命的缺点:一是它设在地道里,要想开的更远,就必须挖地道、铺轨道,二是如果鬼子下了地道,发现了地铁,又无处可藏,定会被鬼子利用,三是只有三辆矿车,能拉的物资或人员有限。
石云天知道,这“地铁”只是权宜之计,要想真正赢得战争的胜利,还需要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完善的战术。
但眼下,这“地铁”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了这“地铁”,八路军就可以更好地打击敌人,保护村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