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石云天起来就去训练,虽然训练,但也没忘了陈子坚教给他的本事,如今草上飞已经炉火纯青。
陈子坚看到石云天进步这么快也很欣慰。
不过陈子坚有些生气,他们三人打鬼子打的倒欢,竟然不叫上他!
石云天自知理亏,只能乖乖挨训。
最后陈子坚说:“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一定要叫上我。”
石云天连忙点头答应。
陈子坚紧接着又说:“云天,草上飞你已经练的差不多了,昰时候该学习第二式了。”
石云天顿时来了精神:“什么第二式?”
陈子坚说:“第二式叫蜻蜓点水。”
陈子坚接着说:“顾名思义,蜻蜓点水就是像蜻蜓一样,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就能飞走,不留一丝痕迹。”
石云天听的津津有味。
陈子坚继续说:“这一式讲究的是快、准、狠,不能有丝毫犹豫,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石云天问:“那这一式怎么练?”
陈子坚介绍着,站立,两脚并拢,身体自然放松。双手下垂,放在身体两侧,或太极拳的起势姿势。以左脚为例,轻轻提起左脚,脚尖自然下垂,用脚跟轻轻向前点出,如同蜻蜓点水。
点出时,身体重心保持在右脚,保持身体平衡。左脚点出后,迅速收回,换右脚点出。 动作要连续、流畅,重心在两脚之间快速转换。
陈子坚说:“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快、准、狠,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石云天点点头,按照陈子坚说的,开始练习蜻蜓点水。
陈子坚在一旁指导着:“注意动作要领,不要着急,慢慢来。”
石云天一边练一边问:“对了,子坚哥,那后面呢?”
陈子坚说:“后面还有第三式、第四式……一共六式。”
石云天好奇的问:“那后面几式都是什么?”
陈子坚笑着说:“这个嘛,等你学会了前面几式,我再告诉你后面几式。”
石云天撇撇嘴:“神神秘秘的。”
陈子坚说:“行了,别抱怨了,好好练吧。”
石云天吐了吐舌头,继续练习蜻蜓点水。
这六式虽属轻功,但并不像字面上所说,真能做到无痕迹的跑过或以极快的速度穿过,实际上能提升练习者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夸张。
但这六式却是跑、跳、飞、追、逃、闪、避的精髓,将六式练得炉火纯青,不但可以飞檐走壁,还可以行走如飞!
而且练成六式,脑袋也变得更加灵活,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这六式练成后,可以说只要不遇到太大的危险,保命是绰绰有余。
可即便如此,这六式轻功在江湖上也是十分珍贵,要知道就连许多武侠小说中,很多大侠终其一生都未曾练成其中一式的,就别提将这七式融会贯通练全了。
但陈子坚的师父不知从何学来这六式,并传给了陈子坚。
陈子坚又毫无保留的教给了石云天,这也就是石云天为什么能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学成这六式轻功的原因了。
此刻地雷大王于洪振正在勘测地形,研究布雷的方案。
另一边,石井三郎也来到了距离′路军村外较远的一个雷区附近,他决定先勘察一下现场。
石井三郎到了地方后,便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不一会儿,石井三郎就有了发现。
他发现雷区的范围很大,而且埋设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地雷,包括爆炸式、燃烧式、绊发式等。
同时,他注意到雷区周围有一些散落的碎石和被炸毁的树木。
这些痕迹说明,八路军的布雷技术非常高超,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将地雷隐藏在不同的地方,以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
最后,石井三郎还发现,这些地雷并不是随意埋设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这意味着,如果不了解布雷规律,贸然行动,很可能会触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雷区爆炸。
石井三郎越看越心惊,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
如果他不能尽快排除这些地雷,那么皇军的行动将会受到严重阻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战役的失败。
随即石井三郎叫来手下的人,让他们去调查一下这个雷区是谁埋设的。
手下的人领命而去。
当查到于洪振的真实身份后,石井三郎震惊了。
石井三郎意识到,自己这次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于洪振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山东大汉,当时八路军赫赫有名的人物,虽是泥腿子出身,但也是地雷战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于洪振性格豪爽,讲义气,重情义,在部队里很受战士们欢迎。
但此时于洪振还不知道自己被石井三郎盯上了。
双方都是一个狠角色,石井三郎号称日本排雷专家名列前茅的人物,没有他排不了的雷。
而于洪振这面,作为地雷战的创始人,地雷专家,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
两个人都是玩雷的行家,一时间难分伯仲。
石井三郎越想越生气,他决定要尽快排除这些地雷,以雪前耻!
石井三郎回到军营后,为了对付八路军的地雷阵,石井三郎决定召集手下的工兵,仔细研究对策。
他命令手下的工兵们进行反复的试验,以找到破解八路军地雷阵的方法。
此时八路军方面,各部队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扫荡斗争,各个根据地都加强了戒备,战士们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根据地的老百姓们也纷纷行动起来,支援八路军,他们有的送粮送衣,有的帮助修筑工事,有的参加民兵组织,和战士们一起并肩作战。
同时,各部队都加强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双方可谓针尖对麦芒,必将有一场恶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