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手里拿着一个微型的收音机,正在播放着黎锦晖填词作曲的《毛毛雨》。
“毛毛雨 下个不停,微微风 吹个不停……”音乐轻轻流淌在房间的每个角落,恍若一阵微风,带来一丝淡淡的忧伤。
王至诚和爷爷对面坐在窗边的一张茶桌上,王至诚似乎被《毛毛雨》的动人旋律牵引着思绪。他的目光飘向窗外,看到雨滴如同一颗颗泪珠,滴落在青翠的柳枝上。
刘海粟关掉收音机,走到王至诚的桌前,神情严肃:“至诚兄,希望你马上离开上海,胡底放过你的事情,李士群已经报告给顾顺章了。”
王至诚的心跳加速,他抬起头,目光直视刘海粟,想要在他的脸上寻找一丝希望。然而,刘海粟的表情却显得无比坚定,仿佛他已经看透了未来的一切。
“李士群是个怎样的人吗?”王至诚声音微颤,带着一丝不安,“他可是我们的一员!”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危险。”刘海粟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这场风暴来袭,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
王怀兰在一旁静静聆听,心中暗自焦急。他知道王至诚心中仍存着一丝希望,渴望李士群能够帮他洗清误解的风雨。王怀兰对刘海粟说:“你是诚的朋友,有什么事情坐下说。”
刘海粟坐在王至诚的身边,手握紧茶杯,眼中流露出不安,“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做什么?”王至诚转向他,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激动,“难道我们要向敌人妥协,还是选择逃避?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刘海粟微微皱眉,他知道王至诚心中燃烧着热血,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沉思片刻,语气坚定:“我们要找到一个能够改变局势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冒险。”
“可是……我这样离开,靖尧的处境增加危险。”王至诚的声音低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或许就会失去他。”
“你一旦被李士群、顾顺章背着陈赓把你抓回去,恐怕谁也保不住了。”刘海粟的声音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切割着王至诚的迷茫,“我们必须理智。每一步都要谨慎,才能为他争取到生的机会。”
随着刘海粟的话音落下,房间内的气氛愈发凝重。雨声在窗外渐渐加大,仿佛映衬着内心的紧张与焦虑。
“我们要相信组织,何况我还不是党组织的人。必须冷静。”王至诚仍然坚持留在上海。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之而来的是张景城,他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脸色苍白如纸:“不好了,顾顺章已经联合租界巡捕房协助,追捕你!”
王至诚的心猛地一沉,感到一股冰冷的恐惧袭来。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刘海粟的语气愈发迫切,脸上的神色也变得凝重,“一秒钟都不能耽误!”
“可我们该怎么做?”张景城几乎是结结巴巴地问道,手心已是满满的冷汗。
“我们需要分头行动。”刘海粟迅速理清思路,“我去联系一些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你们则尽量确保自己的安全,千万不要被敌人盯上。”
张景城微微颔首,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绝不让王至诚就此陨落。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尽全力去保护至诚哥!”
刘海粟点了点头,目光中透出一抹欣慰:“这才是我想看到的。记住,不能让个人情感影响判断,必须冷静。”
“我明白。”张景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王至诚知道,眼前的局势愈发复杂,不仅是对自己的拯救,更是他自己命运的抉择。
随着雨声的渐渐减弱,外面的天色似乎也在暗淡下来。每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王至诚能够安全离开上海。
眼前的局势已然变幻莫测,而王至诚所能做的,便是为这场风暴提前埋下一个伏笔。他说:“刘兄,当年你面临的那场‘人体素描课风波’,你忘了?”
刘海粟在16岁时便与乌始光、张聿光共同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更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迅速崭露头角,被任命为副校长。
王至诚心中对这个转变感到深深的敬畏,但他同时也对刘海粟的过去充满了疑虑——在当年那场“人体素描课风波”中,身为教育者的刘海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波?
“您当年的决策为何会遭到那么多质疑?”王至诚再问,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困惑。
刘海粟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苦笑。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桌上的一幅素描,似乎在回忆着那些纷繁复杂的往事。
刘海粟的目光透过窗外的雨幕,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
“当年,我想的是打破传统,追求艺术的自由。”刘海粟的语气变得柔和,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对传统和权威的敬畏。我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社会的底线,结果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可即便如此,您不是也坚持下来了。”王至诚钦佩地说道,心中对刘海粟的敬意愈发加深。
“坚持是为了理想,但理想的实现往往需要付出代价。”刘海粟的声音低沉,仿佛在警示着什么,“我们这条路上没有人能保证前途的光明与平坦。”
王至诚说道:“当年,你为了艺术能够做到,为什么今日还要劝我呢?上海也有我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平台啊!”此刻,王至诚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理想,背后更是一份对这个时代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的局势和我当年不一样,你追求的不仅是艺术、教育,而且涉猎政治,机遇和危险并存。”刘海粟突然转过身,目光坚定地注视着王至诚,“你愿意为你的理想付出多少代价?”
王至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从心底升起。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坚定的信念:“我愿意为此而战,不惜一切!”
刘海粟的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微笑,似乎对王至诚的决心感到满意。他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将承载着未来的希望,走向一条充满荆棘与挑战的道路。
“那么,你们准备好迎接接下来的风暴吧。”张景城轻声说道,目光中闪烁着期待与警惕的光芒。
王至诚问:“景城,你忘记靖尧姐给你的任务了?”
“我到外面监视着。”张景城转身离去。
刘海粟重新打开收音机,屋子里又回响着《毛毛雨》的旋律,仿佛那是他对未来的唯一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