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露打湿了青山村的石板路,王轱辘摇着轮椅慢慢前行,车轮碾过湿漉漉的路面,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他今天特意穿了一件藏青色的新衬衫,是上周沈雅琴从县城给他买的。
\"走快点,赶不上早班车了。\"沈雅琴走在前面,手里挎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着带给县城亲戚的土鸡蛋和新鲜蔬菜。她今天穿了一件枣红色的外套,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别上了那枚李青送给她的银杏叶发卡。
王轱辘加快轮椅的速度:\"您慢点,我这把老骨头跟不上。\"
沈雅琴回头看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谁让你非要跟来的?我说了自己去就行。\"
\"那怎么行。\"王轱辘喘着气跟上,\"县城现在车多人杂,您一个人我不放心。\"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村口的公交站,已经有几个村民在等车了。赵婶挎着一个布包袱,看见他们立刻热情地打招呼:\"雅琴姐,王大哥,你们这是要去县城啊?\"
\"嗯,去看看我表妹。\"沈雅琴答道,不动声色地往王轱辘身边站了站。
赵婶眼尖,注意到两人不同以往的亲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哎呀,你们这是...\"
\"车来了。\"王轱辘赶紧打断她,指着远处驶来的绿色公交车。
车上人不多,王轱辘把轮椅折叠放在行李区,和沈雅琴并排坐下。车子启动后,沈雅琴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油纸包:\"趁热吃,早上刚烙的葱花饼。\"
王轱辘接过饼,葱油的香气立刻在车厢里弥漫开来。前排的赵婶回头笑道:\"雅琴姐手艺还是这么好,王大哥有福气啊。\"
沈雅琴假装没听见,转头看向窗外。王轱辘低头吃饼,耳根却悄悄红了。
车子驶过金黄的稻田,远处合作社的收割机正在作业,扬起阵阵稻浪。沈雅琴突然开口:\"梨叶说今年稻子收成不错,比去年增产一成多。\"
\"嗯,新品种抗倒伏性强。\"王轱辘点点头,\"就是价格上不去,粮站压价压得厉害。\"
\"这孩子太拼了。\"沈雅琴叹了口气,\"昨晚上我起夜,看见她房里灯还亮着。\"
王轱辘咽下最后一口饼:\"随她妈。李青当年搞育种的时候,不也经常熬通宵?\"
提到女儿,沈雅琴的眼神柔和下来:\"要是李青能看到梨叶现在的样子,该多高兴啊。\"
王轱辘悄悄握住沈雅琴的手:\"她看得到的。\"
沈雅琴没有抽回手,任由他握着。两人的手都不再年轻,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此刻却传递着温暖的慰藉。
县城比青山村热闹多了,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匆匆。王轱辘重新展开轮椅,沈雅琴执意要推着他走。
\"您别累着。\"王轱辘不安地扭动身子。
\"少废话。\"沈雅琴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我还没老到推不动轮椅的地步。\"
他们先去了百货商店,沈雅琴仔细挑选着毛线,不时拿起来在王轱辘身上比划:\"藏青色怎么样?还是这个铁灰色更衬你?\"
\"都行,您看着办。\"王轱辘乐呵呵地说。
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阿姨要给叔叔织毛衣啊?我们这有新到的羊绒线,暖和又轻便。\"
沈雅琴摸了摸样品,摇摇头:\"太贵了,普通羊毛线就行。\"
\"拿那个羊绒的吧。\"王轱辘突然说,\"给您自己也买点,织件厚实的。\"
沈雅琴瞪他一眼:\"乱花钱。\"
最终她还是买了两斤羊绒线,心疼得直咂嘴。王轱辘偷偷笑着,趁她不注意又往篮子里塞了盒高级毛线针。
从百货商店出来,两人去了农贸市场。沈雅琴的表妹在市场上有个杂货摊,看见他们来,惊喜地迎上来:\"表姐!轱辘!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来看看你。\"沈雅琴把篮子递过去,\"带了点自家种的菜和鸡蛋。\"
表妹接过篮子,眼睛却在他们之间来回打量:\"你们这是...一起出来的?\"
王轱辘咳嗽一声,沈雅琴面不改色:\"轱辘陪我来的,怕我一个人拿不动东西。\"
\"哦~\"表妹拉长声调,笑得意味深长,\"来来来,进屋坐,我给你们泡茶。\"
中午在表妹家吃了饭,下午又去了趟县医院。王轱辘定期要做腿伤复查,医生说他恢复得不错,但叮嘱他少抽烟。
\"听见没?医生都说了。\"出了诊室,沈雅琴立刻数落他,\"再让我逮着你抽烟,看我怎么收拾你。\"
王轱辘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着头:\"知道了,慢慢戒。\"
回村的公交车上,两人都有些疲惫。沈雅琴靠在座椅上打盹,头不知不觉歪到了王轱辘肩上。王轱辘僵着身子不敢动,生怕惊醒她。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沈雅琴的脸上,那些皱纹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温柔。
车子颠簸了一下,沈雅琴惊醒过来,发现自己靠在王轱辘肩上,赶紧坐直身子:\"我怎么睡着了...\"
\"再睡会儿吧,还早呢。\"王轱辘轻声说。
沈雅琴摇摇头,从篮子里拿出毛线,开始起针:\"早点开始织,天冷了就能穿上。\"
王轱辘看着她灵巧的手指舞动着毛线针,心里暖暖的。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给您买的。\"
沈雅琴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银耳环,样式简单大方。\"乱花钱...\"她小声嘟囔着,却忍不住拿出来对着车窗玻璃比划。
\"我帮您戴上?\"王轱辘问。
沈雅琴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王轱辘笨手笨脚地帮她戴上耳环,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耳垂,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好看吗?\"沈雅琴小声问。
王轱辘认真端详着:\"好看,特别衬您。\"
回到村里时,夕阳已经西斜。路过合作社时,梨叶和菌生正好从试验田回来,看见他们便迎了上来。
\"爸,外婆,县城好玩吗?\"梨叶笑着问,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注意到沈雅琴耳朵上的新耳环,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还那样,人多车多的。\"沈雅琴故作镇定,\"你们吃饭了吗?\"
\"还没呢,正准备回家做。\"菌生接过王轱辘手里的袋子,\"买这么多东西啊?\"
\"你外婆非要给我织毛衣。\"王轱辘笑着说,\"拦都拦不住。\"
沈雅琴白了他一眼:\"谁让你去年那件都破成那样了还舍不得扔。\"
梨叶和菌生交换了一个眼神,女儿挽起外婆的胳膊:\"走吧,回家做饭。今天合作社磨了新米,可香了。\"
晚饭后,沈雅琴坐在梨树下织毛衣,王轱辘在旁边帮她绕毛线。王青山和王思远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悦耳。
\"外婆,您织得真好看。\"梨叶端来茶水,在旁边坐下,\"爸,您试试看合不合身?\"
沈雅琴把织好的部分往王轱辘身上比了比:\"袖子还得加长点,你爸胳膊长。\"
王轱辘乖乖站着让她量尺寸,像个听话的小学生。梨叶看着这一幕,眼睛有些湿润。她悄悄起身,去厨房切了一盘水果端出来。
夜深了,孩子们都睡了。王轱辘洗漱完,发现沈雅琴还在灯下织毛衣。
\"别织了,伤眼睛。\"他轻声说。
沈雅琴放下针线,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快了,再织几针就好。\"
王轱辘在她对面坐下:\"妈,谢谢您。\"
\"谢什么?\"沈雅琴疑惑地看着他。
\"谢谢您...接受我的提议。\"王轱辘的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这对您来说不容易。\"
沈雅琴沉默了一会儿,手指轻轻抚摸着毛线:\"建国也走了好多年了,李青也走了三年多...咱们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我就是怕...怕对不起李青...\"王轱辘低下头。
沈雅琴伸手抬起他的脸:\"傻孩子,李青要是知道有人照顾你,高兴还来不及呢。\"
月光从窗户洒进来,照在两人身上。沈雅琴继续织着毛衣,王轱辘静静地看着,房间里只有毛线针碰撞的轻微声响。
第二天一早,李大勇就兴冲冲地来了,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老哥,听说你们昨天一起去县城了?\"
王轱辘正在院子里喂鸡,闻言差点把鸡食盆打翻:\"你...你怎么知道的?\"
\"全村都知道了!\"李大勇哈哈大笑,\"赵婶在公交车上看见你们手拉手,回来就跟村里人说了。\"
王轱辘的脸刷地红了:\"这个赵婶,嘴怎么这么快...\"
\"好事啊!\"李大勇拍拍他的肩,\"来来来,今晚去我家喝两杯,庆祝庆祝!\"
\"庆祝什么?\"沈雅琴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吓得李大勇一哆嗦。
\"那个...庆祝秋收...\"李大勇讪笑着,\"雅琴姐,您别生气,我就是...\"
\"就是什么?\"沈雅琴双手叉腰,\"就是到处宣扬我们的事?\"
李大勇缩了缩脖子,灰溜溜地走了。王轱辘和沈雅琴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笑了起来。
\"这个老李...\"沈雅琴摇摇头,转身回屋去了。
王轱辘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像是灌了蜜一样甜。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有这个人陪着,再长的路也不怕。秋风拂过院子里的梨树,几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像是金色的蝴蝶在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