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良师,您什么时候去拯救苍生啊!”洛阳,一位叫做张邈的文士这样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张教的回答是:“我现在已经在拯救天下苍生了。”
“现在就在拯救了吗?但我要的可不是这种拯救,我要的是更激进一些的拯救方法。”
“多激进?”
“大贤良师能有多激进呢?”
“那就要看,我有多少钱粮,有多少甲兵了……”
“钱粮和甲兵?这好说!就单单是我,就可以给大贤良师两百斤黄金!”
张邈说到做到,直接给了张教两百斤黄金。这两百斤黄金,给一个人,这个人立刻就能成为一位富裕的东汉人。但如果是拿来招募一支军队,那顶多丢到水里听个响。
东汉士人早就对皇帝非常不满了,因为张教放出讯息后,随着张邈给了两百斤黄金,其他士族,如大名鼎鼎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他们都给了张教不少的黄金。
洛阳城内,张教想要造反的消息可谓是人尽皆知。但作为大汉的皇帝,刘洪就偏偏不知道张教想要造反的消息。
因为,刘洪身边的宦官,也是太平道的人。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太平道的信徒,不为别的,就因为张教有断肢重生的能力。
作为宦官,他们的钱肯定是捞够了的,权力,作为皇权的爪牙,权力他们也享受够了。
因此,对于宦官而言,男人的能力,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能力,也是张教唯一可以拿来和宦官交易的筹码。
断肢重生,这种能力就张教会吗?那倒也不是,大汉有一千多位修行者,这些修行者中,有几个能修出断肢重生很正常。
但这种资源,那些宦官们接触的到吗?
大汉士族看不起天子,甚至仇视天子。因为理论上说,所谓的天子,不过是最强的士族而已。
在张教起义之前,士族内部早有强共识,即:下一任天子,不是杨就是袁了。
杨就是弘农杨氏,这一脉在未来成为了隋朝皇室。袁就是汝南袁氏,几十年后,袁数因为得到传国玉玺,所以直接称帝了。他当时能够称帝,必然是实力已经达到了那个阶段的。只是他称帝的时机不够好,再加上组织的运营能力太差,后来又把自己的帝号下了。
工农,大汉的基础,也是大汉最底层的人。
士商,依附于大族,和地方的豪强形成了所谓的寒门。
把持大汉最高级的资源,有别于寒门的存在,所谓的世家。
比世家还要强大的,那就是皇室和望族了,望族就两个,袁和杨。
以上是普通人的世界,修行者的世界在这四个等级之上。所谓袁和杨,乃至于刘,他们的运势是在变化的,有强有弱。但修行世家,他们一代传一代,却从未衰落过。
他们是永恒的阶级,是大汉最顶尖的家族,才会隐约知道的一群存在。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存在着,只因为他们掌握着普通人难以获取的特殊力量。
如果要做个比喻,那就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组织力加上生产力和原始社会的组织力和生产力进行对比。
因为二者差别太大,所以修行世家和普通世家是各过各的,是不接触的。而一种资源,你连接触的资格都没有,你还有获得的机会吗?
再举例中医,都说中医对新冠无用。是,你就用西医就行了,中医?七八百一颗的正宗安宫牛黄丸你吃得起吗?吃不起,所以干脆不让你知道了,你吃布洛芬就行了呗,二十左右一盒。
宦官看似权力很大,但没人看得起他们。士族如此,修行世家更是如此,他们占据洞天福地,怎么可能搭理普通人的生活。
只有张教有这种资源,而且表示愿意将资源给宦官。而宦官所能做的,只要掏钱就行了。
为了防止宦官坏事,张教拿到钱后还不直接断肢重生,他要成事之后,再愿意付尾款。因为这,宦官成为了最愿意张教成为天子的人。
也因为这,洛阳城对造反一事谈论的如何热闹,都进不到皇帝的耳朵。就算皇帝知道了,那又怎么样?皇帝也是人,宦官是最接近皇帝的人,也是最明白皇帝只是个大白胖子的人,他们对皇帝最没有所谓的敬畏之心,他们最多只是在敬畏皇权。
从洛阳的士族那里得到了大量的钱粮甲兵后,张教就直接离开洛阳了,他回到了他的家乡——钜鹿。
然后,公元184年的夏天,因为大汉多地连续大旱,而官府对百姓的剥削却没有一点减少。所以,张教喊了一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家就全都反了。
七州二十八郡,一个月内全部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以至于震动京都。
因为效果太过惊人,所以汉帝直接解除了党禁。不过,即便是如此,汉军在一开始面对黄巾军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优势,哪怕所谓的黄巾军大部分只是拿着农具的农民而已。
不过,他们到底是士族,到底掌握着军事技能和文化,只要战斗的次数上去,有了经验,他们对黄巾军的战斗很快呈现出了碾压的态势。
散作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按照张教的指示,在战场上溃败的黄巾军很快散入到了大山与荒野中,他们的存在,对地方的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地方现在无法将农业剩余送到前线了。
大汉的财政,本身已经因为皇室和士族的挖角陷入了濒临崩溃的状态。现在战事久久结束不了,大汉朝廷吃不住了,他们被迫退军,创造了长期包围的态势。
张教没有继续流动,在战争期间,张教很少使用法术来打败敌人,尽管他可以,但他没有。
他在指挥,他在逃窜,但现在他安定下来了,因为汉军的后勤跟不上了。
张教在冀州之北开始种田,虽然现在已经是九月了,但九月的北方,还可以种小麦嘛!
耕战耕战,边耕边战,虽然刚刚起义的时候,从者数百万,但张教不觉得自己会成功。
如今,他们蜗居在冀州之北,依靠着几十万人种起了田,张教反而觉得自己能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