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大庆殿外积雪盈尺。礼部尚书李邦彦手捧禅位诏书,立于丹墀之上,身后是黑压压一片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员。寒风卷着雪粒打在众人脸上,却无人敢动分毫。
福宁殿内,炭火将熄。龙床上的明黄帐幔纹丝不动,隐约可见一个蜷缩的身影。
林木森猛地睁开眼睛,冷汗浸透了中衣。他最后的记忆是训练馆里那根脱手飞来的双节棍,作为国家武术队的教练,他本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是哪儿?\"他嘶哑地开口,声音却陌生得可怕。
\"官家醒了?\"帐外传来一个尖细的声音,\"辰时已过,禅位大典的时辰快到了。\"
林木森一把掀开帐幔,映入眼帘的是雕龙画凤的床柱、黄花梨木的家具,以及跪在床前的三个宦官。为首的老者白发无须,正捧着一套绣有日月星辰的玄色礼服。
\"官家今日要穿冕服。\"老者低声道。
林木森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作为历史系毕业的武术教练,他太熟悉\"冕服\"意味着什么,这是皇帝在最隆重场合才会穿戴的礼服。
\"今年......是何年何月?\"他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
\"回官家,宣和七年腊月十三。\"老者疑惑地抬头,\"正是您下诏禅位与太子的日子。\"
林木森如遭雷击,宣和七年十二月,这正是历史上宋徽宗赵佶在金兵压境时仓促禅位给儿子赵桓的日子!他低头看着自己保养得宜的双手,指节处那个熟悉的刀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处颜料留下的淡青色痕迹。
\"拿铜镜来。\"他命令道。
镜中是一张陌生而苍白的脸,细长的凤眼,修剪精致的胡须,眼角已有细纹。这张脸他在故宫的《听琴图》上见过无数次:宋徽宗赵佶的自画像。
\"我成了亡国之君......\"林木森喃喃自语。忽然一阵尖锐的疼痛刺入太阳穴,无数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延福宫的宴饮、艮岳的奇石、与李师师的幽会......还有最近边关接连传来的急报:金兵已破燕京,正朝汴梁扑来。
\"官家可是身体不适?\"老宦官田忠上前一步,\"太医就在偏殿候着......\"
\"不必,\"林木森抬手制止,现代人的思维正与宋徽宗的记忆急速融合,\"更衣吧。\"
十二名宫女鱼贯而入,玄衣纁裳的冕服足有七层,绣着日月星辰和十二章纹。
当十二旒的玉串冕冠压在头顶时,林木森感到一阵窒息,这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历史重担的压迫。
\"官家......\"田忠欲言又止,\"太子殿下已在大庆殿前候了两个时辰了。\"
林木森闭眼深呼吸,按照历史记载,今天他将宣布禅位给太子赵桓,然后在金兵围城时带着蔡京、童贯等人仓皇南逃。一年后,他与儿子一同被掳北上,受尽屈辱而死。
\"先去文德殿。\"他突然说。记忆中那里挂着北疆的军事布防图。
穿过福宁门时,林木森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雪中的宫殿群金碧辉煌,飞檐上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这比任何影视城都壮观百倍,却即将沦为废墟。
文德殿西墙上果然挂着一幅绢本地图,林木森的手指顺着黄河滑到太原,又向东移到真定。这些军事重镇在历史上会在未来三个月内相继陷落,最终导致汴梁成为孤城。
\"报!太原八百里加急!\"殿外突然传来喊声。
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被内侍引来,跪在阶下,双手呈上插着羽毛的军报。林木森展开一看,是知府张孝纯的笔迹:\"金帅完颜宗翰率十万众围城,城中粮草仅支半月......\"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林木森攥紧军报,纸边在他掌心发出轻微的撕裂声。历史上太原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最终人人相食的惨剧浮现他的在眼前。
\"给朕点一盏灯来。“他沉声道,目光紧紧地盯向地图。
田忠面露难色:”可大庆殿那边......\"
\"让他们等着,“林木森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时......国事要紧。\"
当林木森终于迈入大庆门时,数千官员已在雪中肃立多时。远处丹陛上站着个穿素白中单的年轻人,太子赵桓。按照礼制,新君在继位前不能穿戴天子服饰。
踏上御道的瞬间,林木森感到无数道目光刺在背上。左侧文官队列前排,一个紫袍老者正阴鸷地盯着他,根据记忆,这应该就是祸国殃民的蔡京。右侧武官首位是个面白无须的胖子,想必是号称\"媪相\"的童贯。
\"陛下......\"礼部侍郎凑过来小声提醒,\"按仪程,您需先登阙宣读禅位诏书。\"
林木森没有应答,他凝视着丹陛上瑟瑟发抖的赵桓,这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脸色惨白,眼中满是恐惧。
历史上赵桓曾三次拒绝受禅,甚至哭晕在殿上,因为他知道接手的将是个烂摊子。
走到御道中段时,林木森突然转向右侧。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径直走向武官队列末尾一个风尘仆仆的老将。
“刘爱卿何时到得汴梁?”林木森认出了这位镇海军名将。
刘延庆慌忙下拜:“臣昨夜刚到,尚未及面圣......\"
\"太原危急。”林木森压低声音,“卿以为当如何?\"
老将军眼中精光一闪:”当速调泾原、秦凤两路精兵东进,与真定守军成犄角之势......\"
\"官家!\"蔡京突然高声打断,\"吉时已过,恐......\"
\"闭嘴!\"林木森一声厉喝,惊得蔡京踉跄后退。这一声用上了他练武人的丹田之气,震得檐上积雪簌簌落下。
整个广场鸦雀无声,林木森转身面对群臣,突然摘下了头上的冕冠,十二旒玉串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目的光芒。
\"朕决定......\"他的声音回荡在雪地上空,\"不禅位了。\"
一阵骚动如涟漪般掠过人群。丹陛上的赵桓先是一愣,随即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竟腿软地跪坐在了地上。
\"但太子仍要监国,“林木森继续道,”即日起,朕与太子共理朝政。“这是他能想到的折中方案,既保住决策权,又避免引发太大动荡。
蔡京的脸涨成了猪肝色:”祖宗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