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捏着一沓刚打印出来的激励方案试行通知。阳光透过头顶的遮雨棚洒下来,在他脚边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他深吸一口气,感觉像是要走上舞台中央的主角,只不过这舞台不是聚光灯下的剧院,而是满是机油味和玻璃碎屑的厂房。
“老李,你去早班那边宣读一下。”他对身旁的老同事说道,“我待会儿去中班。”
“行,我这就去。”老李接过一份通知,转身就走,临走前还补了一句,“你可得把话说清楚点,别又让人误会成‘干多干少一个样’了。”
刘好仃笑了笑,心里其实也有些紧张。他知道这次方案虽然经过了反复推敲,但能不能真正落地,还得看员工们怎么想、怎么做。毕竟,再好的制度,没人认可也是白搭。
第一场宣讲是在早班结束前进行的。工人们围在公告栏前,有的站着,有的靠着墙,还有人一边啃包子一边听。刘好仃站在临时搬来的小凳子上,清了清嗓子:“各位兄弟姐妹,咱们厂最近搞了个新激励方案,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干活更有劲头,也能得到更多回报。”
底下有人小声嘀咕:“又是说空话吧?”
刘好仃不恼,反而笑得更开了:“我知道大家以前听多了口号,但这回不一样。奖金、晋升、培训,都写在这张纸上,而且都是实打实能兑现的东西。”
他指着展板上的表格继续说:“比如,完成基础目标有基本奖金,超额完成按比例递增。优秀员工还能优先参加外训,甚至有机会带家人出去团建!”
这话一出,原本懒散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些。有人低声议论起来,眼神里透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另外,咱们还有个‘月度进步奖’,就是鼓励那些平时不太突出、但进步明显的员工。每个人都有机会。”
说完后,刘好仃特意留了一分钟让大伙消化信息。果然,没一会儿就有人举手提问:“那晋升是不是要看关系啊?”
“咱这晋升机制是透明的,”刘好仃答得干脆,“每个月都会公布评分标准和结果,谁表现好谁就有机会。不分年龄、不分岗位,只看成绩。”
人群中有个年长的女工点点头,悄悄拿出个小本子记下了几条重点。她旁边的年轻人则掏出手机对着展板拍照,嘴里嘟囔着:“这回真能升职?”
这一幕被刘好仃瞧见了,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至少,大家开始关注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刘好仃几乎天天泡在会议室和办公室之间,忙着协调各个部门落实激励方案的具体执行细节。奖金发放的标准、晋升流程、培训名额申报……每一样都得亲自过问,确保不出差错。
财务部那边倒是有点卡壳。主管私下找他谈话:“刘哥,这个奖金预算是不是太高了?我们这边压力不小。”
“我理解你们的压力。”刘好仃端起茶杯喝了口热水,“但你不给员工一点盼头,他们哪来的动力?再说,我已经整理了过去三个月的生产效率数据,投入产出比还是划算的。”
主管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行吧,那就先试试看。不过要是后面真超支了,可能得延后发放奖金。”
刘好仃点头:“可以,但一定要提前通知大家,不能让人觉得我们在忽悠。”
安排完奖金的事,他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班组会议,逐条讲解晋升机制。尤其是针对一些年纪较大的员工,他特别强调:“晋升是看绩效,不是看年龄。只要干得好,谁都可能成为优秀员工。”
会上有个老工人听完后,低头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抬头问:“那具体怎么评分?”
刘好仃打开投影仪,调出一张详细的评分表:“你看,每天的工作量、质量、出勤率、协作性这些指标都会计入总分。月底汇总,公开透明。”
那位老工人认真地点点头,随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评分细则、工作量、质量、出勤……
“我要试试看。”他说。
这句话让刘好仃心里一阵暖意。他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有人愿意迈出第一步,就说明希望就在前方。
最热闹的一幕出现在首批培训名额申报的时候。系统刚上线,访问量就暴增,直接导致网页卡顿,甚至一度瘫痪。
“哎哟喂,这比我当年抢春运票还难!”有年轻员工开玩笑地说。
刘好仃立刻做出反应,先是启用备用的纸质报名表,然后安排不同时间段开放线上填报权限,避免拥堵。
结果,那几张纸质报名表在员工之间传阅了好几次,上面签满了名字,还有人用铅笔写了备注:“我想学设备维护”、“我也想参加管理课程”。
看着那一串密密麻麻的名字,刘好仃忍不住笑了。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大家并不是不想努力,只是之前缺少了一个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机会。
方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整个厂区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有人主动加班赶任务,有人在休息时间翻看评分细则,还有人围在公告栏前讨论哪个项目更容易拿高分。
刘好仃走在厂区里,耳边时不时传来几句议论:
“听说下个月就能评进步奖了。”
“我准备冲一下优秀员工,争取年底带老婆孩子出去旅游。”
“那个积分制挺有意思的,攒够了还能换假期呢。”
他听着这些话,脸上挂着笑,脚步却格外踏实。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但他也明白,只要方向对了,人心齐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傍晚下班时,刘好仃照例绕到公告栏前看了看。展板上的内容依旧清晰可见,阳光已经西斜,余晖洒在纸面上,映出一层淡淡的金色。
他站在那里,看了很久。
远处,厂区的大门缓缓打开,第一批下班的员工陆续走出。有人朝他打招呼:“刘哥,今晚我请客吃饭,庆祝一下!”
“哈哈,那我可等着!”他笑着回应。
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初夏的气息。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小小的变革鼓掌。
刘好仃转身离开,背影坚定,步伐稳健。他知道,明天还会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但此刻,他只想好好吃顿饭,陪陪家人。
因为,激励别人之前,自己也得先吃饱了,走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