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楚国在张康的多方斡旋下,暂时稳住了内外局势。可这平静还未持续多久,郢都的街头巷尾突然流传起一则荒诞传闻——说是城南老王家的水缸,每逢月圆之夜便会传出《九歌》吟唱,声如仙乐,引得众人纷纷围观。此事很快传到宫中,本就对奇闻异事心有余悸的陛下,再次将张康急召入宫。
\"定北王!你快瞧瞧,这世道莫不是又要出乱子?\"陛下指着案头堆满的百姓联名奏折,眼神中满是惶恐,\"有人说这是屈子英灵显圣,该大兴祭祀;也有人说是妖邪作祟,要拆缸除害!两拨人在城南都快打起来了!\"
张康揉着太阳穴刚要开口,御史大夫突然从殿外冲进来,官帽歪斜,袍角还沾着泥点:\"陛下!大事不好!城东土地庙的泥胎今日竟'流泪'了,百姓们正抬着神像往皇宫走,说是要陛下给个说法!\"
\"够了!\"张康一拍桌案,震得茶盏里的水都溅了出来,\"陛下,容臣前去查探,定要将这些妖言惑众之人揪出来!\"
张康带着亲卫来到城南王家,正见里三层外三层围满百姓。王家老汉颤颤巍巍拉着他的衣袖:\"王爷!这缸半夜里真的会唱歌啊!小人可不敢撒谎!\"张康围着水缸转了三圈,突然掏出把匕首在缸底一撬,\"咔嗒\"一声,暗格应声而开,里头蜷着个瑟瑟发抖的小童,怀里还抱着个竹筒做的扩音喇叭。
\"说!谁让你干的?\"张康拎起小童的衣领。小童吓得哇哇大哭:\"是...是城西杂耍班的李麻子,他说这样能骗赏钱!\"
这边刚把闹剧平息,张康又马不停蹄赶到城东土地庙。却见几个工匠正哆哆嗦嗦往泥胎眼眶里塞棉絮,旁边还摆着装满红颜料的木桶。张康气得笑出声来:\"好啊,你们给土地公'上妆',倒是有创意!\"原来,这是当地豪绅为了骗取修缮庙宇的善款,想出的鬼点子。
当张康将调查结果呈给陛下时,丞相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定北王果然神勇,连捉江湖骗子都如此在行。不过臣以为,楚国如今更该操心的,是与齐国的商贸争端。\"
原来,齐国突然宣布禁止楚国的丝绸、漆器入境,理由竟是\"楚货华而不实,有损齐国风气\"。张康皱眉问道:\"可知道背后主使何人?\"丞相神秘一笑:\"听闻齐国太子最宠爱的姬妾,正是陈国流亡贵族之女。\"
张康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陈国虽败,却仍在暗中使绊子。他主动请缨出使齐国,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北上。刚到临淄城外,就见城门紧闭,城楼上挂出一幅大帛,上面写着\"楚人止步,劣货莫入\"八个大字。
张康不慌不忙,让人取来笔墨,在帛布下方题了一首打油诗:\"齐人莫要太轻狂,楚绣千年韵自长。若嫌锦缎颜色艳,且看贵国麻布裳!\"这诗一出,围观百姓哄堂大笑,守城将士也憋不住嘴角上扬。
当晚,齐国太子派人送来战书,竟是要与张康\"以物论道\"——各自拿出本国最得意的物件,由临淄百姓评判优劣。张康抚掌大笑:\"正合我意!\"
第二日,齐国先亮出镇国之宝:一尊三尺高的青铜鼎,纹饰精美,气势恢宏。太子得意洋洋:\"此鼎乃太公望时期所铸,历经八代齐王,敢问定北王,楚国可有这般传世重器?\"
张康微微一笑,命人抬上一口朱漆木箱。众人屏息凝神,却见箱中缓缓取出一把竹制团扇,扇面上仅用墨笔勾勒了几株幽兰。太子嗤笑:\"楚国号称锦绣之乡,竟拿这寒酸之物...\"
话音未落,张康轻轻摇动团扇,霎时间,阵阵异香弥漫全场,扇面上的幽兰似有微风拂过,叶片竟微微颤动。原来,这是楚国最新研制的\"幻香扇\",采用湘西秘药浸泡扇骨,以特制墨汁作画,兼具实用与巧思。
临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有老者抚须赞叹:\"青铜虽贵,终是死物;此扇虽轻,却藏天地灵韵!\"最终,齐国不得不取消禁令,还与楚国签订了新的通商协议。
张康得胜回朝,本想稍作休整,却发现府中来了位不速之客——北狄部落的\"和亲使者\"。为首的壮汉五大三粗,腰间却挂着个绣着粉花的荷包,说话时还扭捏作态:\"定北王~我家公主说了,要么您娶了她,要么楚国每年得送十万匹绸缎当'聘礼'!\"
张康强忍着笑意,突然捂着肚子哎哟一声:\"不好!本王昨日吃了太多北狄奶酪,这肚子...来人!快送这位壮士去茅房!\"不等壮汉反应,几个侍卫连拉带拽将人架走。
当晚,张康备下一桌\"特殊宴席\"——全是用辣椒、花椒烹制的菜肴。北狄使者们吃得涕泪横流,却还要硬撑面子。张康趁机说道:\"听闻贵地苦寒,不知可受得了这般'热辣风情'?不如这样,楚国教你们种辣椒,你们用皮毛来换,咱们各取所需,何必非要联姻?\"
北狄使者们被辣椒折磨得够呛,只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忙不迭点头答应。张康又派人送给北狄公主一箱楚国最新款的胭脂水粉,附信写道:\"公主天生丽质,若用上此等好物,定能迷倒天下英雄,何必单恋本王这'粗人'?\"
这边刚打发走北狄人,宫中又传来消息:陛下要选秀女充实后宫,各世家大族为了争得\"国丈\"之位,竟开始互相泼脏水。张康头疼不已,却被自家夫人推着出门:\"你快去管管!再闹下去,咱们女儿都快被人说成'克夫相'了!\"
原来,张家小女张芸因自幼习武,性格豪爽,被其他世家传成\"母老虎\"。张康眼珠一转,想出个主意。他在王宫设下\"比武招亲\"擂台,明面上是为陛下选秀造势,实则要为女儿正名。
擂台之上,张芸女扮男装,连败七名世家子弟。最后一个上台的竟是丞相之子,他色眯眯地说:\"小郎君如此俊朗,不如...\"话未说完,就被张芸一脚踹下擂台。围观大臣们笑得前仰后合,\"母老虎\"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经过这一桩桩、一件件啼笑皆非的闹剧,楚国朝堂上下都流传着一句话:\"天大的事儿,只要定北王一到,准能笑闹着解决!\"而张康依旧每天在王府、朝堂、边境之间奔波,用他的智慧与幽默,守护着这看似安宁实则暗流涌动的楚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