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仪管理的尚仪局负责礼仪教学、音律事务以及引导内外命妇朝见等事宜。
可以说,黛玉入宫后的一切安排几乎都由李尚仪负责!
楚稷揉着额头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尚仪接出来享清福。
在宫里待这么久,再好的人都会变冷淡的。”
以他的估计,即便储位之争顺利,登基也得十年之后了。
没办法,雍和帝正值壮年,至少还能当十几年皇帝!
他担忧这期间李尚仪会在宫中生病或遭遇意外。
但由于身份限制无法公开亲近,他才想把她接出来好好享受生活。
可卿哭笑不得地说道:“即便您接她出来,她可能还不适应外面的生活呢。”
几位女子得知楚稷的态度后,立刻将尤二姐和尤三姐的事抛诸脑后。
别说楚稷只是个王爷,就算是普通世家子弟,纳妾也是常事。
这个时代重视的是什么?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尽管这句话被误解了,但繁衍后代确实是男人最重要的责任!
别说这两个,再多几个也没问题。
香菱依偎在楚稷怀中,好奇地问:“爷,林姑娘什么时候能来咱们家?”
晴雯在一旁抿嘴轻笑:\"傻丫头,林妹妹日后可是要当王妃的,哪还能说来咱们家?以后这话可别再提啦。\"
香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显然没真正明白。
楚稷笑着说道:\"只怕这事难成。
等林大人回京后,礼部和宗人府就会着手准备选妃事宜。
一旦名分确定,哪能让她们婚前来王府,那多不好意思啊!\"
他虽在宫中与黛玉打趣,但依照如今的规矩,黛玉大婚前基本不会来了。
即便他不拘小节,姑娘家终究脸薄,怎会愿意抛头露面?
若真想见黛玉,他要么去林府探望,要么找个机会到贾府相会。
众人又嬉闹了一阵,气氛愈发融洽。
袭人看了看天色,低声提醒:\"爷,该去看看她们了。
刚才叫丫鬟过去时特意嘱咐,热水已经备好……\"
楚稷并未回应,只是笑道:\"急什么?我若走了,晴雯怕是要吃醋了吧?\"
晴雯顿时羞红了脸,嗔道:\"爷怎专挑我说话?\"
可卿掩嘴轻笑:\"这是爷宠你呢!\"
晴雯窘迫地捂脸,跺脚跑进内室躲藏。
元春催促道:\"爷快过去吧,那边都准备妥当了。
尤三姐今日怕是受惊不小,若搁置一夜,恐怕更糟。\"
楚稷无奈摆手站起:\"看来大家都赶我走,真是令人心伤啊!\"
几位女子皆忍俊不禁,虽然心里有些不舍,但也明白自身处境。
就连黛玉也不例外。
即便眼下定下的侧妃不少,婚后黛玉还得操持为楚稷纳妾之事。
子嗣越多,王府越兴盛,群臣对他的评价自然也越高。
二皇子楚秩至今膝下无子,不少大臣因此不愿归附于他。
毕竟,没有后代的人,谁能与他共赴生死?
楚稷来到尤氏姐妹居住的小院,刚踏入院门,一名机敏的丫鬟便立即跪地高呼:“王爷万福金安!”
这一声提醒了其他丫鬟,纷纷跟着跪下行礼。
屋内的尤二姐和尤三姐闻声赶到门口,一同跪下迎接。
楚稷却径直走进屋内,待众人起身后再开口:“都起来吧。”
“谢王爷……”
“呵呵,看来你们已经学会如何应对了?”
尤三姐脸颊泛红,不知如何作答。
尤二姐更是紧张得手足无措,平日里就胆小的她见到楚稷愈发慌乱。
楚稷示意丫鬟将门窗关闭,等室内只剩下他们三人时,他转向尤二姐问:“听你姐姐说,你性格温顺乖巧,很听话,是吗?”
尤二姐轻声应允,始终低垂着头。
接着,楚稷望向尤三姐:“而你呢?性格倒是泼辣些,不过对姐姐很好,对吧?”
尤三姐点头承认,她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此刻心中满是恐惧。
反抗?
她不敢!
随即,楚稷一把将她拉到桌边按住,还笑嘻嘻地说:“二姐儿,好好教训她一下。”
* * *
神京城南城门外,楚稷坐在马车内翻阅书籍,仔细审视后皱眉道:
“这些书编得尚可,但仍有不足之处。
建议按照由浅至深的顺序编写,这样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能更快理解其中的内容。”
“物理学的道理不同于儒家经典,不必写得过于艰深。
应以通俗易懂的例子、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否则即使呈献给父皇,此书的价值也不大,难以说服其设立物理学院。”
车外一位刚正的青年官员疑惑地询问:
“王爷,下官对此不太明白,能否请您举个例子说明?”
贾雨村从各地召回了一些旧友,他们曾与他一同被革职,还结识了些游历时的能人,这些人都有些真本事,不过多数人固执己见。
楚稷欣赏这种性格,便根据他们的品性将他们安排到冶造局或推荐至工部。
此时正值朝廷起复旧员之际,有贾家等开国功臣家族的推荐,楚稷无需亲自操持。
这些人去工部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不适合其他部门。
贾雨村在官场的成功源于他的转变,而这些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先安排他们到工部较为稳妥。
卫宇如今在工部任职,负责冶造局火器的生产进度。
楚稷递给他一本书,笑着说:“即便本王对此也不甚了解,时间紧迫,明天到工坊再详细讲解。”
“要培养大批匠人需要足够多的老师,父皇或许会同意,但老师人选需你来解决。”
虽然建立物理学院有些夸张,但创立一座书院并非难事。
然而,此事不能由楚稷发起,否则后续问题太多。
并且这件事必须让雍和帝知晓,不然为何收养这么多孤儿?若说是为了学习,谁知道是否在培植死士。
因此,他只能请雍和帝下旨,不能再过多干涉。
卫宇听后点头称是:“王爷放心,寻些不得志的秀才不难,只要他们吃透这本书,教授学生绰绰有余。”
楚稷笑道:“卫宇,你眼光独到,仅在冶造局几天,就想到不少本王未曾考虑的产品、市场及海外市场策略。
但你也存在明显不足,过于专注于某事,对其他事务却视而不见,这会成为你进步的障碍。”
“你得改掉这个毛病,专注是优点,可过于专注却不是好事。
专注虽能做好一件事,但也会忽略其他重要的细节,比如家人、朋友以及事业的关键节点。”
卫宇迷茫地问:“那要怎么解决呢?”
楚稷摇头失笑:“这只能靠你自己,不过我打算近期给你找个合适的婚配对象,或许成家立业后会有所改善。”
没想到二十余岁的卫宇竟脸红起来,一时无言以对。
楚稷心中叹息,贾雨村带来的这些人都有相似之处——出身平凡。
这种人在朝堂中几乎难以晋升,毕竟五品以上的官员绝无寒门子弟!
而眼前这些人甚至算不上真正的寒门……
楚稷并不追求人人平等,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他仍希望尽可能公平些,哪怕只是表面的公平,也好过现有的制度。
正在交谈间,亲卫关桥低声禀报:“王爷,林大人的马车到了。”
楚稷立刻下马车整理衣衫,站在路旁。
五十名亲卫环绕护卫,路人或好奇或畏惧。
楚稷并未刻意亲近百姓,能做到不扰民已是极限。
若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与民同乐,那才真会惹麻烦。
林如海的马车进城门时,楚稷便上前迎接。
林如海显然已知情,未等楚稷停步便先行下车。
“臣林海拜见肃王殿下!”
他姓林名海,字如海。
(这是原着内容,并非杜撰。
)
楚稷还礼道:“林大人,父皇命我来接您入宫。”
“皇恩浩荡,劳烦殿下亲自迎接。”
林如海明白为何派楚稷来,因雍和帝借此表明态度。
他是楚稷未来岳父,如今特令楚稷前来,即代表雍和帝默许两人今后更多往来。
楚稷含笑伸手邀请:“林大人,请。”
“林大人,请随小王上车。
您一路奔波劳累,车内已备好热茶与点心。”
按常理,外省官员进京述职或面圣,都要先到朝集院歇息更衣。
这里是供人休整沐浴的地方,总不能风尘仆仆地晋见天子。
然而,有些大臣可直接入宫,要么因紧急大事,要么是皇上亲近之意。
林如海听出弦外之音,明白自己被特许直入宫中,不禁感慨道:“陛下厚恩,臣感激不尽。”
楚稷笑着扶他上车。
作为亲王,他享有六驾马车的待遇,车厢宽敞舒适。
待林如海落座,楚稷微笑道:“父皇已为林大人安排好府邸,在东城,离宁荣街不远。
林姑娘早已入住新宅,前几日还被皇祖母召入宫中,由太后亲自教导数日,今日清晨才回府。”
林如海惊诧:“这……小女何德何能?”
楚稷摆手笑道:“林大人无需谦虚,今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
我深知您的才能,不必在我面前拘谨。”
林如海收敛神色,苦笑着点头:“王爷果然慧眼识珠。”
“哈哈,本王不敢自夸其他,但这双眼睛还是信得过的。”
养心殿内,雍和帝看着满脸疲惫的林如海,不由感叹道:“爱卿为国操劳至此,务必保重身体。
朕还需倚仗爱卿辅佐, ** 国计民生!”
此话分明是在暗示林如海未来有望接任户部尚书之职。
林如海感动至极,跪拜道:“陛下厚恩,臣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雍和帝摇头正色道:“莫死,好好活着,与朕一同见证天下重现昔日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