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帝听后心情沉重,追问:\"此症可有治愈之法?\"
太医院院判答:\"回陛下,目前尚无良方,恳请陛下宽恕。\"说完便跪下。
弘武帝摆手道:\"此事不怪你们,命由天定,药治不活命病。
这也是朕的劫数。\"
弘武帝心情沉重,忧虑家族香火传承。
他对皇后说:\"云妃和贤德妃的龙胎关系重大,皇后务必小心保护。\"
皇后回应:\"陛下放心,臣妾必当尽力守护两位妹妹和她们腹中的皇子。\"
弘武帝点头,吩咐戴权召张廷玉等人前来。
西暖阁内,众人得知弘武帝遇刺的消息,表情凝重。
若弘武帝不幸身亡,新帝继位,新法还能延续吗?新帝登基后需稳固江山,必然讨好士族,届时新法将难以为继。
陈廷敬愤慨:\"这背后到底是谁主使?实在可恶!\"
张廷玉皱眉:\"宗室中人并无嫌疑,宁王和康王已被处决,此事蹊跷,一时难以查明。\"
林如海补充:\"宗室旁支皆为落魄子弟,无力策划此事,幕后 ** 另有其人。\"
陈廷敬沉思片刻:\"会不会是江南世家所为?若陛下驾崩,新帝根基未稳,定会依附士族稳固政权,这对江南世家大有益处。
他们担心的新法也会因此终结,或许他们会冒险一试。\"
林如海摇头道:“绝无可能。
世家自有保全之道,他们或许会给予他人援助或钱财,却绝不会亲自介入,一旦失败,后果他们无法承担。\"
陈廷敬听后皱眉道:“若非江南世家,也非皇室直系,幕后之人究竟意欲何为?”
林如海亦皱眉道:“这也是我困惑之处。\"
这时,一名小太监走进来跪禀:“陛下召见各位大人。\"
张廷玉等人闻言松了口气,只要皇上平安便好,急忙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
众人行礼后,弘武帝虚弱地道:“免礼吧。\"
张廷玉等人起身,转向太医院院判询问:“院判,皇上的病情如何?可有大碍?”
太医院院判答道:“张大人,陛下并无生命危险,但脊骨受损,下半身已瘫痪。\"
众人闻言震惊,一个瘫痪的皇帝对朝廷打击巨大,且失去行动能力,更难谈子嗣继承。
尽管两位嫔妃已有身孕,但能否诞下皇子仍是未知数。
此时只能期待两位嫔妃能顺利生产。
张廷玉向皇后拱手道:“娘娘,两位嫔妃腹中胎儿关系重大,请务必悉心照料,万不可出丝毫差错。\"
皇后点头道:“几位大人请放心,本宫定当尽心。\"
弘武帝说道:“多谢皇后。\"
皇后回道:“这是臣妾职责所在,陛下无需客气,安心养病才是。\"
弘武帝道:“皇后言之有理,朕必当恢复健康,绝不让那些暗中作祟者得逞。\"
陈廷敬进言道:“陛下,此事必须彻查,幕后之人野心不小,而我们现在毫无头绪。\"
弘武帝听后看向戴权,戴权急忙回答:“回陛下,那个小太监已自尽而亡。
他本在净事房当差,后来因宫中人事调整才调至养心殿,但老奴去查时,净事房的首领太监却已 ** 离世。\"张廷玉等人得知后明白此案已无线索可循。
张廷玉建议道:“陛下,不如将此案交给阳平亲王处理吧,毕竟他掌管着锦衣亲军。\"
这时,太医院院判听见贾环的名字,眼睛一亮,转身向弘武帝说道:“陛下,阳平亲王府之前献上的解毒之药效果显着,若还有其他灵丹妙药,或许能让陛下恢复健康。\"
弘武帝听后重拾希望,但仍谨慎地说:“那些稀世珍宝难得一遇,贾环未必拥有。
传他来见朕。\"
养心殿外,贾环正在闲逛,小黄门前来通报:“王爷,陛下宣您觐见。\"
贾环点头随小黄门进入御书房,发现气氛沉重,心中一紧,向弘武帝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弘武帝将遇刺经过告知贾环,并嘱咐:“此事交给你去查,切勿懈怠。\"
贾环领命:“臣遵旨!”
随后,太医院院判向贾环说明弘武帝的伤势,期待地问道:“王爷,令尊家中是否还有此类奇药?”
贾环苦笑答道:“诸位,我家最后的一颗奇药已被陛下服用,再无别的神药。
我非华佗转世啊。\"
弘武帝虽感失望,却理解地点点头:“无妨,我只是随口一问。\"
贾环询问院判:“真就无计可施了吗?”
院判答道:“王爷,这要看陛下的身体状况,多加锻炼或许能有所改善,但希望渺茫。\"
贾环坚定地说道:“陛下定会康复的。\"
弘武帝坚定地说:“朕不会因这点困难就屈服。
虽然行动不便,但处理政务毫无问题,新政绝不能半途而废!”
退朝后,贾环把戴权唤来问:“戴权,陛下遇刺后,有无宗室之人前来探望?”
戴权答道:“回王爷,没有宗室之人来访,想必他们的消息还未传到。
不过太后倒是来过。\"
……
贾环眉头深锁,明白太后来意。
若弘武帝不幸驾崩,太后意图垂帘听政,而贾家恐难逃清算。
然而,皇族近支已亡,太后欲扶持何人继位?莫非是两位嫔妃腹中的孩子?
想到此处,他又对戴权说道:“你去调查一下太后与宗室之间的关系,看谁更亲近些。\"
戴权听后心中一震,问道:“王爷的意思是……”
随即承诺道:“老奴即刻着手调查,有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呈报给您。\"贾环点头,随后离开皇宫。
贾环并未返回宁国府,而是直接前往林府,在前院绕过厅堂来到正堂。
林如海早已在此等候。
贾环向林如海行礼道:“岳父大人,小婿前来拜见。\"
林如海摆手道:“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环哥儿,你觉得陛下遇刺之事背后是谁在操控?”
贾环答道:“此人野心不小,只是小婿至今未发现丝毫端倪。\"
林如海皱眉道:“我也难以猜测幕后之人是谁,但这绝非江南世族所为。
他们一向明哲保身,绝不会冒险将家族置于危险境地,顶多只会提供些许财力支持。\"
贾环赞同道:“岳父说得对,小婿也是这般认为。
但若陛下不幸驾崩,除了江南世族可能获益外,还有谁能从中得益?眼下毫无头绪。\"
“戴权曾提到,太后在陛下遇刺后匆忙赶来,但她似乎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扶持,这一点让小婿颇为困惑。\"
林如海说道:“无论谁登基,太后都不会吃亏。
因为新帝必须奉养太后,否则将受天下非议。\"
贾环疑惑道:“太后为何突然赶去,岳父莫要说母子情深之类的,我不信。\"
林如海回答:“你该去问问太后自己。\"
贾环皱眉:“岳父,难道你不觉有异?”
林如海微笑:“按理不该如此,但她确实去了,此事定有隐情,需你自己查明。\"
贾环听后脸色阴沉,心想这不是白说嘛。
忽然,他想起贾敬临终叮嘱,要小心康王,但此时康王已死。
于是他将此事告知林如海,说道:“岳父,您觉得康王真的死了吗?或许被替换了?若是这样,太后的行为就说得通了!”
林如海摇头:“绝不可能,行刑时必会核实身份,你当时是监斩官,难道没察觉异常?”
贾环思索后否定:“以我判断,当时一定是康王本人,绝无他人假冒。\"
林如海点头:“若要安排替身,难度极大,至少得收买监斩官。
而那次监斩官正是你,所以康王已死无疑。\"
贾环追问:“那贾敬留下的警示又作何解?”
林如海皱眉:“其中必有隐情,贾敬绝非康王同党,但他留下的这句话究竟何意,实在令人困惑。\"
贾环无奈摇头:“罢了,不想了。
既然我们知道太后有疑点,事情就好办多了,只需密切留意她的行为,总会有所发现。\"
林如海亦感叹:“暂时也只能如此。\"
贾环点头:“慢慢来,陛下并无危险,我们有的是时间。
对了,岳父何时去探望愉哥儿?他一直盼着您呢。\"
林如海闻言大笑:“近来事务繁忙,你回去告诉他,等我有空便去看他。\"
林如海想到林愉,心中满是期待,他是林家的希望。
林如海问:“环哥儿,要不要留下吃饭?”
眼神带着几分怪异。
皇城。
御书房,
弘武帝脸色苍白地询问戴权自己昏迷后的状况,得知太后前来时眼神微变,心想她已无人可以扶持,此次前来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是等待自己的皇子出生,意图垂帘听政?但转念一想,觉得此想法不妥,若自己驾崩,朝中大臣怎会等待两个尚不知男女的孩子长大,必定会从宗室中挑选继承人,难道太后与宗室还有暗中勾结?
想到此处,弘武帝脸色难看地道:“戴权,你去调查太后近期是否与宗室中的某些人有所往来。\"
戴权答道:“启禀陛下,老奴已派人调查,阳平王亦对此存疑,特命老奴核查。\"
弘武帝听后点头道:“贾环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慈宁宫,寝殿。
白太后阴沉地坐在床榻上,不知在思索什么。
老嬷嬷进来遣退周围侍女,在门口稍作停留后走近太后身旁道:“太后,校事处的南燕已带人开始调查宗室。\"
白太后闻言冷笑一声:“就知道那畜生会怀疑哀家与宗室勾结,夺他江山,真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