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奇正色道:“若无圣旨,还请王爷返回。
这里是军营重地,没有圣旨,锦衣卫也不能擅闯。\"
贾环闻言勃然大怒:“若本王强行闯入呢?”
窦奇冷哼道:“王爷若执意如此,末将只好得罪。\"回头对士卒道,“任何人若敢强闯,杀无赦!”
士卒齐声回应:“诺!”
气氛瞬间紧张。
贾环哈哈大笑:“窦奇,好胆量!本王乃锦衣亲军指挥使,行刺本王可是大逆之罪,你竟敢袒护。
来人,给我冲进去,阻拦者一律按叛逆罪处置!”
周扬拱手领命,挥手下令,阳平卫手持武器向丰台大营进发。
丰台守门士卒见状有些慌乱,其中一些曾随李泰征战,深知阳平卫的厉害,如今面对这支强大的队伍,心中满是恐惧。
窦奇眉头微皱,心想贾环行事果然果断狠辣,竟敢进攻丰台大营,一旦发生伤亡,他这个统帅也难辞其咎。
但李泰于他有恩,若轻易放走李霄,将来如何面对老国公?
于是窦奇下定决心,说道:“贾环,你若无圣旨闯我大营,即便上达天听,我也不会退让。
来人,迎战!”
眼看冲突即将爆发,贾环挥手示意阳平卫止步,自己走到大营门口,高声道:“诸位将士,窦奇为了个人私利,竟要阻止我锦衣卫清除奸佞。
我不愿你们被卷入叛逆之列。
现在放下武器,本王既往不咎;继续抵抗者,格杀勿论!”
窦奇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他相信英国公得知消息后会赶来支援。
只要再坚持片刻即可,于是说道:“王爷,不必为难末将,若有圣旨,末将即刻交出李霄,绝无异议!”
贾环冷笑一声,“本王清楚你的意图,想拖延时间等待李泰到来。
但本王告诉你,即便他来,也拦不住我要带走李霄的决心。\"说完,他挥了挥手,阳平卫持枪继续向前推进。
窦奇无奈,只能指挥自己的亲兵站在最前方,毕竟这些亲兵不属于大营正规军,就算有所伤亡也不会影响大局。
看到丰台大营门口集结了两百亲兵,正在拉弓准备攻击时,周扬果断下令反击!
几声巨响后,硝烟散去,营门口的亲兵全部倒下,窦奇痛心疾首,这些是他精心培养的亲信,如今却全部丧命于此,本以为会有数十人伤亡便已不少,哪知火器这般致命。
丰台大营的士兵们看得胆战心惊,这样的攻势实在令人难以招架,内心不禁产生了退缩之意。
窦奇愤怒地质问贾环:“你竟敢杀害我大营士兵!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住手!”
一声断喝阻止了即将交锋的双方。
李泰带着亲兵飞速赶到,靠近后拱手行礼,“老夫见过阳平王。\"
贾环虚扶示意不用多礼。
李泰转头对窦奇说道:“糊涂!你怎敢挑起军内争斗,你有多少条命够赔?”
得知贾环带兵前往丰台大营的消息,尽管不清楚具体原因,李泰仍迅速率队赶来。
远远听到枪声,他心中一紧,若双方真要开战,无论结果如何,窦奇都不可能再担任丰台大营主将,届时弘武帝另派他人接管,损失只会更大,因此他赶忙前来斥责窦奇。
窦奇自然明白李泰的用意,苦笑着解释:“老国公,我也别无选择,阳平王未得圣旨便强行闯入军营,我只能让亲兵阻拦,可他们都被阳平王击毙了,还请您为我主持公道!”
李泰听后略感宽慰,转向贾环问道:“王爷此举又是何意,为何未经圣旨擅自闯入军营重地?”
贾环冷声道:“英国公,我在闹市遇刺,行刺者竟是丰台大营的把总率百名士卒所为。
此事本应追究主将李霄的责任,但窦奇不仅阻拦,还欲与我属下冲突。
无奈之下,我只得下令!”
李泰听后目光骤变,李霄是他三子,怎会卷入此事?他转向窦奇喝道:“还不将那畜生带来!”
窦奇立刻派人去召李霄。
丰台大营中,李霄接到窦奇消息,被告知营内不可外出,否则落入贾环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李霄眉头紧锁,在帐中徘徊,此事他完全不知情,麾下的把总为何会刺杀贾环?其中必有隐情,他必须等父亲到后再作打算……
校尉来报:“大人,英国公已到,请您出去回话!”
李霄大喜,快步走向营门。
来到门前,李霄先向李泰行礼。
李泰怒斥:“好个畜生,还不将事情原委说清楚!”
李霄苦笑:“父亲,孩儿确实不知情,为何那把总私自带人用军中兵器刺杀阳平王?”
李泰呵斥:“胡言!你的下属你都不知,单凭这一点就能治你治军不力之罪!”
李霄低头道:“是,父亲教训得是,但我确与此事无干,请父亲信我。\"
李泰冷声道:“我信你有何用?你还是随阳平王走一趟吧,我相信若非你所为,贾环不会为难你。\"
李霄恭敬应道:“孩儿遵命。\"随后对贾环说道:“王爷,末将随您走一趟,但此事绝非我所为。\"
忽然,马蹄声急促传来,一队人马飞奔而来,领头的是镇国公王伦。
王伦赶到近前,看到营门口横七竖八的 ** ,脸色一沉,又见李泰在此,松了口气,高呼:“陛下旨意,阳平王遇刺案中的人犯都押回神京,由陛下亲自审问!”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宁国府。
受伤的亲兵返回宁国府,把门口的下人都吓了一跳。
林之孝赶紧派人向里头报信,自己则忙着安排请大夫。
刚从园中归来的黛玉和宝钗得知跟随贾环外出的亲兵有多人受伤归来,心中一惊,担心贾环在外遭遇了什么。
宁安堂内,黛玉坐于主位,宝钗、宝琴和湘云分列左右。
亲兵队正低垂着头,恭敬地说道:\"属下给王妃侧妃请安!\"
黛玉虚扶起身,急切地询问:\"免礼。
王爷究竟遇到什么事,让这么多亲卫负伤?\"
亲兵队正低声答道:\"回禀王妃娘娘,王爷在返家途中遭一群黑衣甲士伏击,这些兄弟都是为保护王爷而受伤,王爷已率军追捕凶手。\"
黛玉与众女听罢贾环平安无事,心中稍安。
黛玉深知贾环对亲卫极为忠诚,便慷慨地给予每位受伤的亲兵千两银子作为奖赏,毕竟家中并不缺这些钱。
黛玉几人刚踏入后宅正屋,贾母便匆忙赶来,急切地问黛玉:\"玉儿,听说环哥儿的亲兵受伤回来了?环哥儿可出了什么事?\"
黛玉笑着扶贾母坐下,宽慰道:\"外祖母莫忧,环儿在回程时虽遭埋伏,但并无受伤,亲兵也只是轻伤,无妨的。\"
贾母闻言安心笑道:\"那便好,如此我也放心了。\"她环顾四周,疑惑道:\"环哥儿怎还未回来?\"
黛玉答道:\"亲兵说是要擒拿真凶,所以未随同返回。\"
贾母点头应了一声,不再多问,转向席间玩耍的小孙辈,笑问:\"玉儿,蔚哥儿又惹你不快了吗?\"
黛玉苦笑着回应:\"外祖母,您别提这孩子,每天都让 ** 心,前几天差点从榻上掉下来,把我急坏了!\"
贾母听后哈哈大笑:\"玉儿,小孩哪有不调皮的。
我看这蔚哥儿颇有当年环哥儿的风范,将来定不会差!\"
贾母走到茉姐儿身旁,温柔问道:\"茉姐儿,可想曾祖母了?\"
小丫头虽不明贾母心意,却展露甜美笑容,安静地坐在一旁,一双乌黑的大眼直勾勾盯着贾母。
贾母望着乖巧的小女孩,心中满是欢喜。
她是贾史两家血脉,贾母自幼喜爱。
对湘云说:“云丫头,你这般活泼,怎生养出这安静的孩儿。\"
黛玉笑答:“外婆,这几姐妹里,茉姐儿最静,连玉儿都羡慕不已呢。\"
贾母奇道:“愉哥儿不是也挺安静吗?”
黛玉抚额笑道:“愉哥儿那坏小子,看似静,夜深时却是最闹腾的一个!”
皇城,大明宫养心殿内。
弘武帝审视站立的贾环等人,沉声问:“贾环遇刺,为何派锦衣卫去丰台大营抓人?”
贾环跪禀:“陛下,臣遇刺后击退刺客,抓获数人。
审问得知系丰台大营士卒乔装,臣无奈调锦衣卫索取主帅,岂料统帅窦奇抗命,双方冲突,臣只能下令清除营中叛兵。\"
弘武帝脸色阴沉:“窦奇,贾环所言属实?”
窦奇叩首道:“陛下,阳平王未奉旨擅自闯营,臣不敢擅离职守。
经反复劝说,阳平王方取得圣旨,交出李霄。
阳平王欲以武力强行入营,臣派亲兵拦截,反遭突袭,二百亲兵无一生还,请陛下主持公道。\"
弘武帝略显缓和:“窦奇,即便你营中有士卒冒犯,刺杀郡王,你亦难辞其咎。\"
李泰出列道:“陛下,窦奇虽有过失,但罪不至死,望陛下从宽处理。\"
弘武帝听罢稍作沉吟,心想也不能把英国公逼得太紧,便说道:“窦奇,鉴于你还懂得避免两方冲突,并派遣亲兵阻止,朕决定罚你一年俸禄以示警戒。
若再有疏忽,定会严惩不贷!”
窦奇俯身谢恩:“臣多谢陛下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