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文和马尚涨红了脸对环哥儿说道:“我们家那两个孩子,您一起收了吧。\"除牛继宗、柳芳以及侯孝康的世子在京畿大营担任低级职务外,陈瑞文和马尚的世子都在家中无事可做。
并非他们不愿安排,而是自身尚且无所作为,更别说教导儿子。
若让儿子从军,也只能派往边镇,那里是元兴勋臣的势力范围,他们看不起开国一脉,送去边镇恐怕只会沦为炮灰。
贾环听闻此话心中暗喜,笑道:“世叔们尽可放心将世兄托付于我,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王云与两位世兄都可在京畿大营担任一把总。\"众人听罢十分欢喜,一把总可是七品武官。
陈瑞文和马尚还好,他们的儿子承袭爵位后便是五品都尉。
但王云不同,他从一介布衣直接升为七品武官,即便王子腾身为京畿大营指挥使,也难以如此操作,兵部未必会同意。
然而贾环不仅担任指挥使,更是超品侯爵,兵部不敢轻易刁难。
例如王子腾曾多次向兵部申请调换京畿大营中元兴一脉的统领,以掌控整个大营,却被拒绝。
而贾环对此毫不在意,仅凭一言定夺。
这其实是军中的惯例,每位将领都有权调整重要岗位的人选。
元兴勋臣虽能压制王子腾,却不敢对贾环过分挑衅。
王子腾推了推王云,“还不快谢谢宁侯!”
王府后院。
一个小丫鬟慌忙跑进来说了几句话,李氏听后脸上满是喜悦。
她正为儿子的未来发愁,没想到好事来得如此迅速,儿子竟然成了七品武官,还是实职武官。
若贾环再稍加关照,儿子的前程岂不是一片光明?想到这里,她瞥了一眼王夫人,心想得找个机会好好跟大姑子聊聊,免得因得罪贾环而连累儿子。
刘氏见李氏喜形于色,便猜到有好事发生,笑着说:“有什么喜事赶紧告诉我们,别一个人独享快乐。\"
李氏坦然道:“多亏宁侯器重,云哥儿与陈家、马家的世子,都在京畿大营担任七品把总。\"众人听闻纷纷向李氏、陈夫人和马夫人道贺。
陈夫人与马夫人面露喜色,深知家中现状,若孩子能在贾环麾下任职,不仅能增加收入改善家境,未来前程也不必担忧,若能再获晋升,更是无上的喜事。
薛姨妈一脸羡慕,暗想若贾环也能提拔蟠儿该多好,即便就此离世也安心了。
但她清楚这只是妄想,蟠儿的性格若真入军中恐怕难以生存。
一旁的王熙凤感受到贾环的权势,心生羡慕,也意识到不可与他对抗。
她看向王夫人,心中思索,若能与贾环交好,将来袭爵或许更稳妥些。
酒宴结束后,贾环在王子腾亲自送别下离开。
王子腾回府后,李氏迎上前道:“老爷,宁侯已经走了,我本想亲自致谢。\"王子腾摆手说:“云哥儿能否成才还需看他自身,但有环哥儿关照也算是幸运,七品武职也是环哥儿之力促成的,有机会定当感谢他。\"
李氏点头应允,犹豫地说:“老爷,您觉得熙漪是否能配得上宁侯?”
王子腾皱眉道:“糊涂,这岂不是打环哥儿的脸?”
李氏急忙解释:“我只是心中不甘,与老爷随便聊聊罢了。\"
王子腾说道:“若有嫡女,我定会想办法嫁与环哥儿。
环哥儿前途不可估量,他如今与当今关系密切,太上皇有意让当今接管军权,否则仅凭这层关系,太上皇也不会将京畿大营交给环哥儿掌管。
当今缺少可信的武将,急需平衡开国与元兴两派势力,环哥儿便成为当今扶持开国一脉的关键人物。
待当今威震天下,环哥儿位极人臣也不是不可能。\"
李氏闻言大惊,随即喜笑颜开:“若云儿能跟随宁侯,将来定是前途无量啊!”
王子腾得意地回应:“你以为我今日在酒席上厚着脸皮让芸哥儿伴在环哥儿身边,是为了别的事吗?”
靠着贾家的支持,王子腾得以有今日地位,他心思缜密,将局势看得透彻。
贾环回到宁国府,见晴雯独自在房中,调侃道:“那两个小丫头又跑去哪儿玩闹了?”
晴雯气呼呼地说:“那两个丫头整天疯玩,这会儿还在荟芳园疯跑,至今未归。\"
正说着,门外忽然闯入一大一小两人。\"三爷,您回来啦!”
小吉祥满头大汗地喊道,身后的晴月也是气喘吁吁。
晴雯瞧见两个丫头回来,眉毛一挑斥责道:“你们这两个丫头,成日疯玩,如今总算回来了!”
小吉祥赶紧低头认错:“晴雯姐姐,我们错了,园子里风景太美,一时忘了时间,以后绝不再犯。\"晴月也乖乖站好,她确实有些惧怕晴雯。
贾环看着被训得垂头丧气的两个丫头,笑着说:“行了,她们还小,贪玩也是常事,别太过苛责。\"晴雯白了他一眼:“三爷,您就惯着吧,瞧瞧现在都被您宠成什么样了,再不管教,难不成真要上天不成?”
一边说着,一边为贾环倒茶。
趁此机会,贾环向小吉祥使了个眼色,小吉祥心领神会,拉着晴月离开了房间。
等晴雯倒完茶,发现小吉祥二人不见了,狠狠瞪了贾环一眼。
梨香院
薛姨妈从宴会归来,刚进门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刺绣,因前几天感冒,宝钗未能随薛姨妈去王子腾府。
莺儿倒好茶后退出,拿个小凳子坐到门口编织络子。
薛姨妈叹息道:“宝丫头,你没见识过环哥儿的威势,整个开国宗族都依附于他。
如今你的表弟也因环哥儿的关系,当上了七品武官。
只希望你哥哥日后也能有所作为。\"
宝钗无奈一笑,对哥哥的性格再了解不过。
若能让薛家安安稳稳守住这份家业,已属不易。
她曾幻想贾环能助哥哥一把,或许能有所改善,但转念一想,薛家与贾环并无深交,甚至因王夫人之故,贾环对薛家未必没有怨恨,这种奢望实在不该。
正当母女二人忧心忡忡时,门外走进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正是薛蟠。
他瓮声瓮气地说:“妈,妹妹,我回来了。\"一股浓烈的酒气让宝钗眉头紧锁。
看到薛蟠醉醺醺的模样,薛姨妈责备道:“你喝了多少酒?还不快去休息。\"薛蟠咧嘴一笑:“妈,您没看见王仁那副酸相吗?王云托贾环弄了个七品武官,把王仁气得直哼哼,说他叔叔偏心。
哈哈!这下可够他丢脸的。\"薛姨妈听后斥责道:“你怎么能叫环哥儿‘爷’?喝了点酒就忘乎所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薛蟠嘿嘿一笑:“妈,这可是我家啊,要是真的见了他,我肯定跪下磕头。
不过,以宁侯的身份,估计也不会让我这样。
要是妹妹能嫁过去,我就是大舅哥了,看还有谁敢小瞧我。\"
宝钗被哥哥的话羞得满脸通红,嗔怪道:“妈妈,您看看哥哥胡说什么!”
薛姨妈啐了一口:“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这种话也能说得出口?”
薛蟠梗着脖子说:“妈,您只顾着宝玉,难道不知道他有什么好的?比起贾环,简直就是一滩烂泥!”
薛姨妈叹息道:“蟠儿,你也老大不小了。
都是我的错,把你宠成了这样。
你妹妹嫁给宝玉也是为了薛家的利益。
你以为我不知道贾环比宝玉强得多吗?可我们的身份配不上贾环。
他是侯爵,怎么可能会娶一个商人的女儿为正妻?难道要让你妹妹当妾吗?宝玉已经是她能嫁的最好的人家了。\"
薛蟠听后愣了一下,随即眼中满是泪水,声音哽咽地说:“母亲,儿子无能,让您为薛家忧虑不已,还让妹妹受了委屈。
当初答应父亲会好好照顾妹妹,可现在……”
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不禁心酸落泪。
宝钗听到哥哥提及父亲,心里十分难过。\"哥哥,为薛家尽一份力本就是我的责任,您不必太过自责。
若想守住家业,不妨与环弟多交往,日后也能有个帮手。\"
薛蟠低声抱怨:“我也想接近环弟,但他现在的地位恐怕看不上我。\"
薛宝钗微微一笑:“哥哥,我们现在住在荣国府,怎么会没有机会?只要你有心,未必不能和环弟成为朋友。
我看环弟并非轻浮之人,只要真诚相待即可。\"
薛蟠深知妹妹深谋远虑,立刻点头答应:“妹妹的话我会记住的,为了薛家和妹妹,我会像敬重爷爷一样对待环弟。\"
薛姨妈听儿子说话越来越离谱,忍不住斥责:“你这个糊涂东西,胡说什么呢?”
心里暗想,你把贾环当作爷爷,那我不是成了他的儿媳?
第二天,贾环来到京畿大营,先让亲兵将调令交给兵部,又安排王子腾之子王云、陈瑞文之子陈景、马尚之子马鑫等人进入军中,随后回到中军大帐等待兵部回复。
兵部收到调令后不敢拖延,立即呈递给兵部尚书何文。
何文看过调令,皱眉思索,这是元兴勋臣与开国勋臣之间的争斗,他不愿卷入其中,迅速批准并将消息上报军机阁,力求两边都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