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多云转阴
今天一早,空气潮湿,窗外的云层压得低低的。我站在办公楼门口抽烟,风从围墙外吹过来,带着几分凉意,也吹乱了我脑子里刚刚被捋顺的一点点思绪。
李倩还没来。
我原以为昨晚她会像前几天那样,临睡前发个微信,提醒我明天几点开会,要准备什么材料,可手机屏幕却一直没有亮起。她没有说晚安,我也没有等到。
会议照旧在十点开始。我坐在会议室靠近中间的位置,手边摆着厚厚一叠资料,是李倩昨天让我准备的客户数据对比表。
她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门口,脸上的表情和平常没什么两样,冷静,自持,眉眼之间透着熟悉的职场锐利。
我们对视了一眼,她点了点头,没说话,径直走到主位坐下。
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什么:从她推门进来的那一秒起,我们之间的情感,又被她收进了某个看不见的抽屉里,和所有办公室里的规矩、考勤表、KpI一起,锁得严严实实。
我没出声,低头整理资料。
汇报进行得很顺利,我负责的数据模块她没有多做修改,反而在点评环节点名表扬了我,说我“逻辑清晰,表达到位”。
周围有几道目光投过来,我抬眼一看,是几个同组同事的脸,表情都不太好看,有人甚至露出了那种意味深长的冷笑。
魏鹏中午来找我吃饭。
“你小子最近挺能耐啊。”他咬着牙签,半开玩笑地说,“李姐眼里就你了。”
我想笑又笑不出来,只好低头扒饭,说:“别乱说,都是工作安排。”
“她要是真的调走了,你是不是得失落一阵?”魏鹏盯着我看,语气不重,却带着种莫名其妙的穿透力。
我没回答。
其实我心里早已经开始慌了。
她说过春节之后会走,可能去总部,也可能直接休整一段时间。我不知道她是有意避开我,还是怕公司里风言风语,但从昨天起,我们的微信对话就少了许多。
我点开聊天框,停留了十几秒,又默默锁屏。
下午三点,部门例会后,我去她办公室报工作进度。她正在打电话,见我来了,冲我点点头,继续通话。
“嗯,我知道,年后过去没问题。小赵那边我会提前交代……对,对……好。”她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
我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
她放下电话,朝我笑了笑:“项目收尾阶段,不要松懈。”
“李总。”我低声叫了一句。
她抬头看我。
“你真的……确定年后要调走?”
她沉默几秒,然后轻轻点头:“是。”
“那……”我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那我怎么办?”
她的眼神一闪,似乎笑了一下,又像没笑:“你该干嘛就干嘛。你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
我低下头,没再追问。
我们都知道,再往下说,就要穿越那层玻璃纸,戳破之后,就不是“上司与下属”的对话了。
晚上八点,我留在办公室加班,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一个人坐在工位前,看着屏幕发呆,手上的光标在ppt页面里跳来跳去。
过了没多久,手机屏幕一亮,是李倩发来的信息:
“今晚早点下班,注意保暖。”
我盯着那几个字,突然就红了眼眶。
我打了个“嗯”字,删掉,又打了个“好”,也删了。
最后,我还是没回她。
我知道,越靠近年末,我们之间的距离就越遥远了。
她在职场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在把我重新推回那个叫“周磊”的岗位上。
可我清楚,我已经不仅仅是“周磊”了。
我,是她深夜门口犹豫着按门铃的人,是她家里沙发上看女儿照片的人,是她枕边躺过的人。
可明天,又得收起这一切。
因为公司,还有年终汇报,还有未来一堆不确定的走向。
因为现实。
我关了电脑,穿上外套,走进电梯。夜风一吹上脸,我突然想,如果这一切能停在那个夜晚就好了。
可人生没法暂停。
只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