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7日
今天一早天就阴着,空气里有种潮湿的压抑感。我坐在床沿发了会儿呆,想起昨天晚上林知秋的短信:“如果天黑前你还不回来,我就打电话报警。”她大概是担心我在工地又出什么事。
我赶紧给她发了条消息,说自己没事,只是加班太晚,手机也没电了。她没回,但我知道她肯定松了口气。
洗漱完,下楼的时候碰见了赵阳,他眼圈有些黑,一边嚼着包子一边说:“哥,昨晚你一晚上没回来,我还以为你又跟哪个组吵起来了。”
我苦笑了一下:“昨天忙完已经快十点了,直接在资料室那边趴着睡了。”
“你也太拼了。”他挠了挠头,“不过咱这工地也确实事太多了。”
今天工地安排的是外架第二次安全复查,所有施工队必须把各自负责的楼层都清查一遍。我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人手分批排查。
九点多的时候,工地突发小状况。十三层的一个小工在搬运钢管时脚下一滑,从斜搭的脚手架上一脚踩空,好在他系着安全带,只是腰部擦伤。我接到电话后立马赶了过去。
伤者叫李文彬,是新来的泥瓦班小工,年纪不过二十出头。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地上皱着脸揉腰,旁边站着一个电工在大声吵:“你小子是不是瞎啊?这是我们留着布线的通道,你把钢管一扔,差点砸我!”
我赶紧劝架,又派人把李文彬送去医务室处理伤口。
“安全通道不是用来存放材料的,谁负责堆料的?”我转头冲着施工现场大声问。
一个瘦高个挠着头走出来:“是我……我图省事,就临时放那儿了。”
我火冒三丈,但还是压住了火:“一旦有人出事,你能负责吗?图省事?你是图大家命不值钱?”
他脸一下子涨红,低着头不敢回话。
我让他写份事故说明,并当场做整改,然后和安全员一起拍照存档。杨工中午查岗的时候看到这份报告,点点头,对我说:“小周,最近你盯得挺紧的,不错。”
听到他认可,我心里松了口气。虽说每天操心累得像条狗,但只要有人看到、认可,总算是有点值。
中午吃饭时赵阳凑过来:“哥,你最近忙着干嘛呢?你是不是又在争那个技术员的名额?”
我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不争也不行,我不想一直在这儿搬砖。”
赵阳咧嘴笑:“那你加油,我给你背书。
下午检查继续。我重点查了几处角落位置,包括五号楼东南角的架体连接区。果然发现两根横杆固定不牢,立柱也有倾斜。找来负责的组长,他一边擦汗一边解释:“我们本来打算明天统一调一次的,没想到今天查这么早。”
“安全隐患不等人。”我拍了拍他肩,“现在立刻修。”
他连声答应,带着人开始调整。
快到五点的时候,手机响了,是林知秋的电话。
“你今天几点下班?”
我看了眼表:“大概六点,怎么了?”
“我煮了你最爱吃的黄焖鸡。”
听到这,我心里一暖:“真是救命啊,我这两天都快吃吐食堂的酸辣土豆丝了。”
“那你别迟到了,不然凉了就没味儿了。”她笑着挂了电话。
晚上回到出租屋的时候,桌子上摆着两个饭盒,热气腾腾,林知秋穿着围裙,脸上带着点儿笑意。我坐下大口吃着,她在旁边絮絮叨叨:“今天早上我还以为你又去工地打架了,吓死我了。”
我放下筷子:“不会了,现在我在这儿得站稳了脚跟,不能再惹事。”
她忽然认真地看着我:“你真的决定留在这儿?留在这个城市?”
我点头:“是啊,这里虽然苦,但也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值得留下来。”
她轻轻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夜里,我坐在阳台上,听着窗外不时传来的远处施工声。这个城市永远在建造,而我,也正试图一点一点,把自己的生活也建造起来。
有时候真的很难,难到让人怀疑意义。但也正是这种努力,才让我还能坚持下去。
我叫周磊,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
我想要的不是富贵荣华,只是能不再被轻视,被忽略。
我在努力,也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