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那片广袤的黄土地上,延安府如一颗孤星,在战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沧桑。驻守此地的,是西夏皇后兄长野利旺荣,此人能力出众,却也傲气冲天,行事风格一贯强硬且充满野心。
东京城的风云变幻,时刻牵动着西夏的朝堂。
当野利旺荣听闻金兵将童贯所率的几十万宋军精锐部队击垮时,他内心的野心瞬间被点燃。
朝堂之上,他昂首阔步,双手有力地一挥,大声提议:“大宋如今精锐尽失,正是我们的大好时机!我们应与金兵一同合击大宋,瓜分其领土,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不可错过!”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
一些将领被野利旺荣的激情所感染,纷纷附和:“野利将军所言极是,此时不攻,更待何时!大宋已如风中残烛,我们正好顺势摘取胜利的果实!” 这些将领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宋那肥沃的土地和数不尽的财富。
然而,也有一些清醒的朝臣,他们眉头紧锁,面露忧虑之色。
一位老臣缓缓站出,拱手说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宋军之中,种师道和折可存皆是难缠的角色,我们切不可轻易与大宋开战。” 老臣心中暗自思忖,宋夏之间多次交锋,西夏败多胜少,这是不争的事实,怎能仅凭金兵一时的胜利就贸然行动?
西夏皇帝李乾顺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朝臣们的争论。
他微微皱眉,心中权衡着利弊。良久,他开口道:“朕以为,老臣所言有理。
大宋根基深厚,虽此次金兵大胜,但贸然进攻,恐有风险。
此事暂且搁置,待看后续局势如何发展,再做定夺。” 李乾顺的决定,让野利旺荣的计划暂时落空。
野利旺荣心中满是不甘,他紧紧握着拳头,关节泛白,脸上的傲气被愤怒所取代。
但他也不敢公然违抗皇帝的旨意,只能无奈接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时刻关注着宋金之战的动向,等待着再次出手的机会。
终于,当金兵分两路大军攻宋的消息传来,野利旺荣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
他再次向皇帝请命,言辞更加激烈:“陛下,如今金兵已全面进攻大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若此时不参与,日后必然后悔莫及!” 这一次,他的提议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那些曾经清醒的朝臣,也被巨大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他们心想,若是参与灭宋的队伍,战后必将得到难以想象的好处。
就连一向谨慎的李乾顺,在众人的劝说下,也动摇了。
他望着大殿之下群臣热切的目光,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既然诸位都认为可行,那就依野利将军所言。但务必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野利旺荣得到皇帝的许可后,兴奋不已。
他立刻着手调兵遣将,准备大干一场。他亲自挑选了20万西夏军,决心在这场瓜分大宋的盛宴中分得最大的一杯羹。
他命令张浦带领5万军队,去支援完颜宗望的东路军,参与真定府和中山府的战役。
而他自己,则率领15万大军,加入完颜宗翰的西路军。
在真定府和中山府的战场上,张浦所率领的西夏军与宋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翊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战局。赵翊率领的宋军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在东京城外将这些西夏仆从军打得落花流水,要么被歼灭,要么被俘虏。
而野利旺荣这边,战局也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当他率领大军来到太原城下时,才发现宋军的抵抗远比他预计的要顽强。
太原城在宋军的坚守下,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难以攻克。野利旺荣心急如焚,他不断地调整战术,发动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都被宋军一一击退。
无奈之下,野利旺荣只能留下5万军队和金兵一起继续包围太原,而他自己则趁着种师道和折克适去 “勤王”,折可存兵力空虚的时候,率领大军一举攻进了延安府。
他站在延安府的城墙上,望着城中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得意。他心想,这延安府如今已是他的囊中之物,谁也别想从他手中夺走。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战局的变化,宋军逐渐扭转了局势,成功收回了太原。
野利旺荣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惊。他意识到,局势已经对自己不利,继续留在太原已无意义。于是,他当机立断,把太原剩下的3万部队撤回延安府。此时,他在延安府的总兵力还有13万。
野利旺荣看着城中的军队,心中又恢复了一丝自信。他认为,凭借这13万大军,防守延安府足足有余。
当王勇派来的使者要求他们撤离延安府,滚回西夏时,野利旺荣一脸不屑。他冷笑着说:“延安府是我们费尽心思才拿下来的,岂能这么容易就交出去?有本事让你们元帅自己来取!”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傲慢与无耻,仿佛在说他占领延安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使者见野利旺荣态度坚决,毫无撤军的意思,只能无奈返回。
赵翊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怒。他没想到,西夏人竟然如此嚣张,拒不归还大宋领土。他立刻召集众将领,商讨对策。
“陛下,西夏人实在是可恶!竟敢如此无视我们的警告,我们必须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将领李平愤怒地说道,他的脸上涨得通红,眼中燃烧着怒火。
赵翊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不错,西夏人此举是对我们大宋的公然挑衅。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
但延安府易守难攻,且西夏军队防守严密,我们必须制定周密的战略,不可贸然进攻。”
谋士林羽站出来,拱手说道:“元帅,臣有一计。我们可以先派人对延安府进行围困,切断他们的补给线。
同时,派出小股部队不断骚扰他们,消耗他们的士气。待他们军心大乱之时,我们再发动总攻,定能一举拿下延安府。”
赵翊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他说:“林先生所言有理。但我们还需注意,西夏人很可能会向他们的皇帝请求援军。我们必须在援军到来之前,解决延安府的问题。”
于是,赵翊开始部署兵力。
他命令李平率领三万步兵,对延安府进行围困,切断其补给线;
陈刚率领两万骑兵,在延安府周边巡逻,防止西夏援军的到来;
同时,又派出了几支小股部队,不断对延安府进行骚扰。
野利旺荣得知宋军开始围困延安府后,心中也有些紧张。
他没想到,宋军的反应如此迅速。但他并不打算坐以待毙,他一方面加强延安府的防御工事,另一方面派人向西夏皇帝李乾顺请求援军。
在延安府城中,野利旺荣召集众将领,商讨应对之策。他面色阴沉地说:“宋军已经对我们进行围困,我们必须坚守城池,等待援军的到来。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一位将领站起来说:“将军,我们可以组织敢死队,趁夜出城偷袭宋军的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
野利旺荣摇了摇头,说:“此计太过冒险。宋军早有防备,我们贸然出城偷袭,很可能会中了他们的埋伏。”
另一位将领说:“那我们可以在城墙上多设置一些投石机和弓箭手,等宋军攻城时,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野利旺荣点了点头,说:“此计可行。我们要充分利用城墙的优势,给宋军造成重大损失。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城内的巡逻,防止宋军派人混入城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延安府城陷入了一片紧张的气氛之中。
宋军不断地对延安府进行骚扰和围困,西夏军队则坚守城池,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
而在西夏的朝堂之上,李乾顺接到了野利旺荣的求援信。
他看着手中的信件,眉头紧锁。
他知道,此时若派出援军,很可能会与宋军发生更大规模的冲突。但如果不派出援军,野利旺荣的13万大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延安府也将落入宋军之手。
“诸位爱卿,野利将军在延安府被宋军围困,请求援军。
此事该如何是好?” 李乾顺望着朝堂之下的群臣,问道。
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陛下,延安府关乎我西夏的利益,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臣以为,应该立刻派出援军,解延安府之围。”
另一位大臣则说:“陛下,宋军实力不容小觑。我们若贸然派出援军,很可能会陷入宋军的包围圈。臣建议,先派人去与宋军谈判,看看能否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李乾顺听着大臣们的建议,心中犹豫不决。他既不想失去延安府,又不想与宋军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最终,他决定先派出使者去与宋军谈判,同时也做好派出援军的准备。
使者来到宋军营地,见到了赵翊。他恭敬地说:“大宋皇帝陛下,我乃西夏使者。我西夏皇帝听闻陛下对延安府之事不满,特命我前来与陛下商议。我西夏愿意与大宋和平共处,只要陛下能撤去对延安府的围困,我们可以考虑归还延安府。”
赵翊冷笑一声,说:“归还延安府?这本来就是我大宋的领土,何须你们考虑?你们西夏人无故侵占我大宋领土,如今还想通过谈判就轻易解决问题,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告诉你们皇帝,若不立刻撤出延安府,我大宋军队必将踏平西夏!”
使者见赵翊态度坚决,知道谈判已无可能。
他无奈地返回西夏,向李乾顺禀报了谈判的结果。李乾顺得知谈判破裂后,长叹一声,说:“看来,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了。传令下去,集结五万援军,火速前往延安府。”
随着西夏援军的出动,延安府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赵翊得知西夏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心中明白,必须尽快解决延安府的问题。
他决定加大对延安府的攻势,争取在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延安府。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宋军对延安府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猛烈攻击。城墙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宋军的云梯一次次地被西夏军队推下,士兵们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但他们毫不退缩,依然奋勇向前。
野利旺荣站在城墙上,看着宋军的进攻,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没想到,宋军的进攻如此猛烈。他不断地调动军队,加强防守,但依然难以抵挡宋军的攻势。
而此时,陈刚率领的骑兵也与西夏的援军在途中相遇。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陈刚率领骑兵奋勇杀敌,西夏援军也不甘示弱。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随着时间的推移,延安府的局势越来越危急。野利旺荣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他望着城中疲惫不堪的士兵,心中充满了绝望。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不该如此轻易地卷入宋金之战,更不该侵占大宋的领土。
而在宋军营地,赵翊也在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局势。
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必须做出最后的决策,一举拿下延安府。
“元帅,西夏援军与陈刚将军的部队正在激战,我们是否要加大对延安府的进攻力度?” 谋士林羽问道。
赵翊沉思片刻,说:“立刻传令,让李平加大进攻力度,务必在西夏援军到来之前,攻破延安府!同时,让陈刚务必拖住西夏援军,不能让他们靠近延安府一步!”
随着赵翊的命令下达,宋军对延安府的进攻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士兵们喊着口号,奋勇向前。终于,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延安府的城门被攻破了。宋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西夏军队展开了巷战。
野利旺荣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试图做最后的抵抗。但在宋军的包围下,他最终被生擒。
而此时,陈刚也成功地拖住了西夏援军。当他得知延安府已经被宋军攻破的消息后,他率领骑兵发动了最后的攻击,将西夏援军打得大败而逃。
延安府之战,以宋军的胜利而告终。赵翊站在延安府的城墙上,望着城中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大宋的复兴之路,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