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翊怀揣着对东京城防御武器的期待与疑惑,脚步匆匆地朝着军器监走去。他深知东京作为北宋都城,理应有强大的守城器械。
神臂弓之类的武器他早已见识过其威力,深知它们在守城战中的重要性,但他心中始终有个疑问,如今火药应用已渐趋广泛,为何却不见火枪、火炮等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决定亲自到这生产和管理武器的核心之地一探究竟。
尚未踏入军器监大门,赵翊便心生疑虑。那门扉敞开着,却不见一个士兵守卫站岗,若不是门上那几个醒目的“军器监”字样,他当真会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怀着这份疑惑,他抬脚迈进了大门,径直朝着武器库的方向走去。
“军事重地,来人止步!”一声高喊突然传来,赵翊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大头圆脸的中年男子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此人正是赵德福。
他满脸赘肉随着奔跑而抖动,一边跑还一边叫嚷着:“这是军事重地,没有监正的同意或者牌子,谁也不能进去!”赵翊见状,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直言自己是新上任的守城统领,此番前来是为了查看武器库的武器储备,以便更好地安排抵御金兵攻城之事,并询问监正在何处,要求他带路引见。
赵德福眼珠子一转,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神色,微微动了动两根手指,那意思不言而喻,明摆着是在索要钱财打点。
在他看来,这是军器监的惯例,不管是谁,想要见到监正,都得先过他这一关。他心想,眼前这人虽说自称统领,但谁知道是不是真有什么来头,先敲一笔再说。
赵翊顿时火冒三丈,心中暗忖:我堂堂二品将军,要见一个五品的监正,竟然还被索要买路钱?这简直是荒谬至极!他哪里知道,北宋重文轻武之风盛行,平日里一个二品的监军有时都不得不向五品文官低头,而这军器监的监正李纯厚更是有着不一般的背景,他是侍候王皇后的李公公的内侄子,一般人根本招惹不起,也不敢轻易得罪。
这赵德福整日游手好闲,仗着姐夫的权势在军器监里混吃混喝,专干些雁过拔毛的勾当,见有人来便想趁机捞一笔。
“你是带我去找他,还是让他来见我?”赵翊强忍着怒火,声音低沉而威严地问道。
赵德福却不知死活,还以为赵翊不过是在虚张声势,竟讥讽道:“你以为你是‘官家’吗?还让监正来见你,你也不看看自己够不够格!”
赵翊怒不可遏,扬起手来正要一巴掌扇过去,就在此时,身后传来一声呵斥:“大胆赵德福,这是官家器重的赵统领,官家让他负责全面守城事宜,还不马上向赵统领道歉!”赵翊回头一看,原来是侍奉徽宗的宋公公。
宋公公走上前来,将一块牌子递到赵翊手中,说道:“赵统领,官家让我把这牌子拿给你。
”赵翊低头一看,只见那牌子上赫然写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他心中一惊,这才深切地感受到徽宗对自己的支持力度,也意识到自己这“嫡子”的身份竟如此重要。
赵德福此刻若是还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那这些年可真是白混了。
宋公公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和急切的暗示,让他瞬间明白自己的处境危险。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着赵翊连连磕头,嘴里不停地说道:“赵统领,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是赵统领大驾光临,多次冒犯统领大人,请大人恕罪!”
赵翊本想好好教训他一番,但看在宋公公的面子上,暂且放过了他,只是冷冷地说道:“带我去见你们监正。
”赵德福哪敢违抗,连忙起身,带着赵翊朝监正的房间走去。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大房间门口。还未进门,赵翊便听到里面传来喧闹声和骰子滚动的声音。
他推开门一看,只见屋内一片狼藉,桌椅摆放杂乱无章,地上满是丢弃的酒盏和纸牌。李纯厚正和几个手下围坐在桌前赌得热火朝天,全然没有一点为官者应有的模样。此人面色苍白,双眼无神,身形消瘦,一看就是长期沉迷于酒色,被掏空了身子。
李纯厚看到宋公公,这才慌慌张张地站起身来,问道:“宋公公,这是怎么回事?”宋公公无奈地说道:“李监正,这是官家亲自任命的负责全城防御的赵统领,赵统领想让你带他去看看武器库,请吧。”
李纯厚一听,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自己这次麻烦大了。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先想办法讨好赵翊,尽量减少追责。于是,他连忙喝令手下收拾屋子,然后带着赵翊前往武器库,接着又去了生产作坊、物料库和皮角场库等地。
赵翊在这一番核查中,发现了不少先进的武器。
比如突火枪,那是以竹筒作为枪身,虽然看似简陋,但也算是一种创新。还有飞天神鸦,类似于简易的火箭,发射出去后能够散开攻击,只是不知道其实际杀伤力如何。此外,还有震天雷和手榴弹,虽说北宋末年的手榴弹构造简单,杀伤力也不算很强,但在当时也算是难得的武器了。
攻城用的火炮也有,虽然较为简陋,但在那个时代也称得上是攻城利器。
赵翊心中既喜又忧。喜的是这些武器若能合理运用,必将大大增强东京城的防御力量;忧的是这军器监的管理实在是混乱不堪。
装备陈旧、物料浪费等问题随处可见,在他看来,这无疑是监正及部分管理人员严重失职所致。
回到家中,赵翊连夜奋笔疾书,向徽宗上书详细陈列了在军器监所发现的种种问题,并直言要求撤换像李纯厚、赵德福等失职人员。
考虑到后续要对这些武器进行更新换代,这个关键职位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中。他深思熟虑后,推荐了赵显明担任监正一职。
赵显明自始至终都追随着赵翊,在多次战斗中,赵翊发现他对兵器修理和更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出色的才能。
每次战后,兵器的修复和整理工作在他的负责下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那对付铁浮屠的兵器也是在赵翊的提点下由他设计改造出来的。
赵翊坚信,赵显明是这个职位的不二人选,定能将军器监管理得井井有条,为东京城的防御提供坚实的武器保障。
第二天上朝,徽宗审阅了赵翊的上书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建议和推荐。朝堂之上,众臣皆暗自揣测这其中的深意,而赵翊则心怀坚定,他知道,东京城的防御即将迎来新的转机,而他也将在这风雨飘摇的局势中,一步步地为守护家园而不懈努力。
随着赵显明的走马上任,军器监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武器的生产、储存和发放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那些曾经在军器监里混日子的人,在赵显明的严格要求下,不得不收敛起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在武器研发方面,赵显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他带领着工匠们对突火枪进行改良,经过多次试验,将竹筒换成了更为坚固耐用的金属材质,大大提高了突火枪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对于飞天神鸦,他改进了火药配方,增加了其爆炸威力和散开范围,使其杀伤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手榴弹也在他的改进下,变得更加小巧便携,爆炸效果更为理想。
赵翊时常来到军器监,亲自监督武器的生产进度和质量。他深知,这些武器将是东京城抵御金兵的关键,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在他和赵显明的共同努力下,军器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源源不断地为守城部队提供着精良的武器装备。
而此时,城外的金兵依旧虎视眈眈。完颜宗望在得知赵翊在东京城内的一系列动作后,心中更加焦虑不安。
他意识到,赵翊的存在对他的攻城计划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于是,他一方面加强了对东京城的包围,试图切断城内的物资供应;另一方面,他也在积极谋划着新的攻城策略,企图找到赵翊防御的破绽。
东京城内,百姓们虽然对城外的金兵心存恐惧,但看到赵翊积极备战,军器监也在不断地生产出先进的武器,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丝希望。
他们默默地支持着守城的将士们,为他们提供食物和物资,期盼着能够平安度过这场危机。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赵翊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金兵不会轻易放弃进攻,东京城的防御还需要不断地加强。
于是,他开始着手训练一支专门使用这些新型武器的部队,让他们熟练掌握武器的操作技巧和战术运用。同时,他还加强了与城内其他将领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商讨应对金兵的策略。
日子一天天过去,东京城的防御力量在赵翊的努力下日益增强。
而赵翊也在这艰难的时刻,逐渐成长为东京城的中流砥柱。他肩负着全城百姓的期望,怀揣着对家国的忠诚,坚定地站在城墙上,凝视着远方的金兵营地,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守护好这座城市,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