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两场恶战,宋军暂得喘息,将士们在山谷中抓紧休整。
晨曦初露,柔和的光线透过树叶缝隙,洒在伤者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上。山谷间弥漫着淡淡的晨雾,仿若一层轻纱,悄然笼罩着这片暂时的避风港,可这看似静谧的晨雾,却如宋军前途般朦胧难测。
宗晴琳早早起身,穿梭于营帐间,查看伤员伤势,亲自为他们换药、包扎,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口中轻声安慰:“兄弟们,再忍一忍,伤痛很快就会过去,咱们还得一起上阵杀金兵呢!
你们都是大宋的铮铮铁骨,待伤愈之后,必将如猛虎归山,让那金兵闻风丧胆!”士兵们望着她,眼中满是感激与信任,纷纷点头回应,有人虚弱却坚定地攥紧拳头:“夫人,有您照料,咱啥苦都能吃!等咱伤好了,定要多斩几颗金兵首级,不把他们赶出大宋,誓不罢休!”
赵翊则领着未受伤的士兵在山谷空旷处操练,长枪如龙,盾牌似墙,喊杀声震得山谷回音阵阵。
山谷上空,几只惊鸟被这喧闹声惊起,慌乱地拍打着翅膀,飞向远方,好似被战争阴霾驱赶的和平希望。
他深知,金军新败,定会卷土重来,必须利用这短暂间隙提升战力。
虽身上伤口未愈,每一次挥枪、移步都牵扯疼痛,可他身姿依旧挺拔,目光如炬,为士兵们做着表率,口中高呼:“大宋男儿,流血不流泪!今日苦练杀敌本领,明日方可扞卫山河!战场便是吾辈宿命,唯有以热血铸就利刃,方能让大宋军旗在这乱世中猎猎飘扬!”士兵们受其鼓舞,训练愈发刻苦,个个精神抖擞,似要将心中怒火与对胜利的渴望,全部倾注于枪尖刀刃之上。
然而,平静未过几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仿若丧钟敲响。
探马匆匆入谷,单膝跪地,急报:“将军、夫人,金军联合了西夏一部,绕道后方,已对我军形成包围之势,距此不过数十里!”此讯如晴空霹雳,众人心中一惊。
刹那间,山谷中的微风仿若凝固,空气也变得压抑起来,原本轻柔的晨雾此刻也似沉重的铅云,压得人喘不过气。
赵翊与宗晴琳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凝重与决绝。当下局势危急,若不突围,全军覆没只在朝夕。
赵翊迅速召集将领,摊开地图,沉声道:“敌军来势汹汹,正面强攻必损惨重。
此处山谷地形复杂,我意兵分三路,佯装主力强攻正面,引敌主力聚集,另两路从侧翼山谷小道迂回包抄,突袭敌军后方,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诸位可有异议?”众将目光如炬,齐声喝道:“末将愿听将军调遣!此计甚妙,定能杀金兵个片甲不留,让他们知晓我大宋将士的谋略非凡!”
计议已定,宋军即刻行动。宗晴琳主动请缨率一队精锐作为侧翼先锋,她紧了紧身上战甲,双刀出鞘,寒光闪耀。
此时,山谷外狂风骤起,吹得军旗猎猎作响,那军旗仿若挣扎在狂风中的大宋命运,虽飘摇却顽强抗争。
宗晴琳对赵翊道:“翊哥哥,你在正面千万小心,那金军主力可都冲着你来,我定从侧翼撕开敌军防线,与你会合!你且放心,我带的这些兄弟,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必能如利刃破竹,直捣黄龙!”赵翊点头,眼中满是信任与不舍:“晴琳,你也要保重,战场凶险,切勿冲动,我等你归来。
你这一去,我这心里就像悬着块大石头,千万要平安无事。
待凯旋之日,你我共饮庆功酒,看这大宋江山重归安宁!”二人短暂相拥,随即各自奔赴战场。
正面战场上,赵翊亲率主力,列阵向前。一时间,号角齐鸣,军旗在狂风中疯狂舞动,宋军喊杀声震云霄,摆出一副拼死决战的架势。
金军见此,果然中计,调集大军汹涌而来,欲将宋军一举扑灭。双方短兵相接,瞬间杀得难解难分。
战场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仿若混沌巨兽张开血盆大口,要将一切吞噬。
赵翊长枪纵横,所到之处金兵倒下一片,他如战神附体,身上伤口崩裂,鲜血染红战袍,却浑然不顾,只想拖住敌军主力,为侧翼争取时间。
他边战边吼:“兄弟们,今日就是咱们扬名立万之时!大宋的热血男儿何在?杀退金兵,守护大宋!用他们的血,祭我大宋军旗!”士兵们齐声怒吼:“杀!杀!杀!”声浪滚滚,似要将苍穹震破。
宗晴琳带领侧翼部队在山谷小道中急速穿行。
道路崎岖,荆棘丛生,两旁的树木在狂风中摇曳,仿若狰狞的巨兽,张牙舞爪,仿佛是命运设置的重重阻碍。
士兵们衣衫被划破,肌肤渗出血痕,却无人抱怨,脚步不停。
行至一处狭隘山口,前方忽然传来一阵密集箭雨。
宗晴琳大喊:“举盾!”士兵们迅速反应,盾牌紧密相连,组成盾阵抵挡。
此时,山谷中回荡着箭雨的呼啸声和盾牌的撞击声,仿若死亡的乐章。
她目光如隼,观察片刻,发现敌军箭阵右侧防御薄弱,当即下令:“右翼突击队,随我冲!”言罢,她身先士卒,双刀挥舞如风,拨开箭矢,冲向敌军。
突击队士气大振,紧跟其后,如猛虎出闸,瞬间冲破敌军箭阵防线。
宗晴琳边砍杀边振臂高呼:“兄弟们,冲过去!咱们就是插入金军心脏的利刃,为将军减压,为大宋立功!今日之战,只许胜,不许败!”
与此同时,另一路侧翼宋军也成功突破敌军阻拦,两路宋军似两把利刃,从金军后方狠狠插入。
金军顿时大乱,首尾不能相顾。
正面战场上,赵翊见敌军后方阵脚已乱,大喝一声:“金军已乱,兄弟们,冲啊!踏平敌营,让他们有来无回!”宋军主力趁势发起总攻,一时间,战场上形势逆转,金军兵败如山倒,死伤无数,纷纷四散逃窜。
宋军虽获此战胜利,却也伤亡惨重,元气大伤。
众人退回山谷,来不及庆祝,便忙着救治伤员、清点损失。
山谷中弥漫着血腥与硝烟的混合气味,仿若一层阴霾,笼罩着每一个人,恰似大宋此时深陷的困境,沉重且压抑。
宗晴琳满脸疲惫,看着受伤的士兵,眼眶泛红,低声对赵翊道:“每一场胜仗,代价都如此沉重,这战乱何时才是尽头……咱们的兄弟太苦了,看着他们受伤,我这心里像刀绞一样。
可即便如此,只要咱们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能向金兵低头!”赵翊揽她入怀,轻声安慰:“晴琳,我知晓你心疼将士,可只要我们坚守,终有一日能驱走金兵,还大宋太平。
这一路艰难,咱们携手走过,未来定是光明。待山河重定,必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负今日之热血!”
未等宋军完全恢复,又有噩耗传来:朝廷因奸臣当道,竟削减了对前线的粮草供应,还传旨斥责宋军作战不力,令他们限期取得更大战果,否则军法处置。
此消息如一盆冷水浇在将士们心头,众人愤慨不已。山谷内顿时一片死寂,仿若能听到每一个人沉重的呼吸声,这死寂仿若大宋无声的悲叹。
宗泽老将气得捶胸顿足:“朝堂之上,奸佞误国!我等在前线拼死拼活,他们却在后方拖后腿,天理何存!咱们在这儿浴血奋战,他们却连口饱饭都不给,这仗还怎么打?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大宋江山毁于一旦吗?”
赵翊强压怒火,冷静思索后,对众人道:“如今局势艰难,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方面,我修书向朝中几位正直老臣求助,望他们能在皇帝面前陈明利害;
另一方面,我们需设法自筹粮草,附近有几座小城,我打算带人前去,或借或买,解燃眉之急。
咱们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更不能辜负百姓的期盼。
大宋的希望,就在你我手中,定要咬牙撑住!”
宗晴琳点头赞同:“我同你一起去,多一人多一份力量。
咱们一起去,也好跟百姓们解释解释,让他们知道咱们的难处与决心。
百姓是大宋的根基,只要他们信咱们,支持咱们,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赵翊欲言又止,终是答应。二人乔装打扮,率一小队亲信奔赴小城。
小城之中,百姓生活困苦,听闻宋军缺粮,皆面露同情之色。
城中街巷冷冷清清,偶尔有几只野狗穿梭而过,发出几声低吠,仿若大宋国运的低吟,微弱而凄凉。
城主是一位年迈老者,知晓二人来意后,长叹一声:“将军、夫人,非我不愿相助,只是城中存粮也不多,百姓还得靠此熬过寒冬……这兵荒马乱的,大家都不容易啊。”宗晴琳恳切道:“老城主,我们知晓百姓不易,可宋军若没了粮草,无力抗金,金兵再来,百姓恐更遭殃。
我们只求暂借些许,日后必当归还。
您放心,宋军向来是言出必行,定不会让您和百姓们吃亏。如今大宋危在旦夕,恳请您助我们一臂之力,让我们携手共保家园!”城主犹豫再三,终被二人诚意打动,答应借出部分粮食。
其他小城百姓听闻,纷纷自发拿出家中余粮,虽数量不多,却汇聚成一股温暖力量。有孩童抱着一小袋粟米跑来,奶声奶气地说:“将军、夫人,这是我家的,给你们打金兵!”宗晴琳眼眶湿润,俯身轻抚孩童头:“好孩子,谢谢你。你这小小的一袋粮,承载的可是大大的心意,大宋有你们这样的百姓,何愁不兴。
今日你助宋军抗金,来日宋军必护你周全!”那一刻,她深切感受到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对宋军的期盼,心中暗自发誓,定不负这份信任。
带着自筹的粮草返回山谷,宋军士气稍有提振。
赵翊又收到朝中老臣密信,称已在皇帝面前极力谏言,有望恢复部分粮草供应。众人刚松一口气,却又听闻金军新动向:完颜宏烈不甘失败,正广招各族勇士,筹备一支更为凶悍的复仇大军,不日将再度南下。
面对接踵而至的困境,赵翊与宗晴琳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召集全体将士,赵翊站在高处,振臂高呼:“兄弟们,我们身处逆境,前有金兵压境,后有朝堂猜忌,粮草也不充裕,但我们为的是什么?是大宋的山河,是身后百姓的安宁!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打不赢的仗!今日咱们受的苦,来日必让金兵加倍偿还!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与大宋江山共存亡!”
将士们群情激昂,齐声高呼:“愿随将军战死沙场,保卫大宋!”宗晴琳亦拔剑出鞘,高呼:“姐妹们,让金兵看看我们的巾帼风采,为了家国,永不言弃!
咱们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定要让那金兵知道大宋的厉害!今日之战,生死与共,为大宋荣耀而战!”那一刻,山谷中回荡着的呐喊声,似能冲破云霄,震碎阴霾,成为他们在这乱世中坚守的最强音。
此后,宋军在赵翊与宗晴琳带领下,日夜操练,加固防御,等待着下一场血与火的考验。
他们深知,前路荆棘满布,但彼此的陪伴、将士的忠诚、百姓的支持,如同暗夜里的火把,照亮他们逆浪行舟、守护大宋的征程,给予他们无畏无惧、勇往直前的力量,直至曙光降临,太平重现。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忙完军务的赵翊与宗晴琳携手漫步在山谷边。
月光如水,洒在二人身上,似为他们铺上一层银纱。
宗晴琳轻声哼唱着儿时的歌谣,赵翊静静聆听,偶尔相视一笑,此刻,战场上的硝烟、朝堂的纷争仿若远去,他们沉醉在这短暂的温馨之中,憧憬着未来携手看遍山河、百姓安居乐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