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灰色的云层如万马奔腾般迅速压低,沉甸甸地笼罩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生机都扼杀在这阴霾之下。
赵翊与宗晴琳率领着宋军,迎着晨曦那微弱的光亮,向着新的战场疾驰而去。
马蹄扬起的尘土,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在身后翻腾,却很快被扑面而来的风雨打散。
行至半途,天空仿若被捅破了一般,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瞬间将道路化为泥泞。
战马在泥沼中艰难前行,每一次抬腿都似有千斤重,溅起大片污浊的水花,士兵们的衣衫也很快被雨水浸透,寒意如毒蛇般顺着脊梁往上爬,冻得人牙关打颤。
“将军,这雨来得蹊跷,怕是会影响行军速度,延误战机啊。”一位副将忧心忡忡地说道,声音在风雨中打着颤,透着浓浓的不安。
赵翊抬头看了看天,眉头紧锁,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眼神却透着坚毅:“传令下去,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前赶到预定地点。
这场雨虽麻烦,但金兵也同样会受影响,我们不能退缩!”
宗晴琳骑着马靠近赵翊,雨水顺着她的脸庞淌下,打湿了她的鬓发,眼神却坚定如炬:“将军,我带娘子军先行探路,查看前方路况,以免大军陷入困境。”
赵翊心中一暖,看着浑身湿透却毫无怨言的宗晴琳,点头道:“也好,大小姐将军千万小心,若遇危险,即刻发信号。”
宗晴琳率领娘子军如飞燕般冲入雨幕,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赵翊则带着主力部队,在泥泞中艰难跋涉。
雨水模糊了视线,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将士们没有一人抱怨,他们相互扶持,喊着口号,鼓舞士气,声音在风雨中时断时续,却透着不屈的力量。
宗晴琳一行在雨中疾行,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避开了一些积水深坑和容易塌方的路段。
突然,前方探子来报,发现一小股金兵正在前方山坳处避雨,人数大约百人,看似是一支巡逻队。
宗晴琳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低声道:“姐妹们,天赐良机,咱们趁其不备,杀他个措手不及,为大军扫除障碍!”说罢,她握紧长枪,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娘子军紧跟其后,借着雨声的掩护,悄然靠近金兵。
此时,山坳中雨雾弥漫,能见度极低,金兵们围坐在几处篝火旁,烤着湿漉漉的衣物,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当距离足够近时,宗晴琳猛地大喝一声,长枪如闪电般刺出,瞬间挑翻一名金兵。
其他女兵也纷纷动手,短剑飞舞,一时间,金兵的惨叫声在山坳里回荡,惊起一群栖息在树上的飞鸟,扑棱棱地四散飞去。
这股金兵本就放松了警惕,没想到会遭遇突袭,顿时乱作一团。
宗晴琳在敌阵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金兵死伤无数。
但金兵也很快反应过来,开始拼死抵抗,一名金兵瞅准机会,挥刀砍向宗晴琳的后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女兵眼疾手快,用盾牌替宗晴琳挡下了这致命一击,自己却手臂受伤。
“多谢妹妹!”宗晴琳感激地看了一眼,枪法愈发凌厉,片刻间,就将这股金兵全部剿灭。
处理完金兵后,宗晴琳留下标记,指引大军前行,又继续向前探路。
赵翊这边,收到宗晴琳的信号后,得知前路已清,心中大喜,加快了行军速度。
傍晚时分,大军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座靠近金兵主力的小城。
这座小城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城墙在风雨的侵蚀下略显斑驳,却依然透着一股威严。
入城后,赵翊立刻安排士兵布防,设置哨岗,同时让百姓们转移到安全地带。
宗晴琳则带着娘子军,帮助百姓搬运物资,安抚民心。
“乡亲们莫怕,我们宋军来了,定会保护大家周全。”
宗晴琳温柔的声音在街巷间回荡,让惶恐不安的百姓们渐渐平静下来。
然而,还未等众人喘口气,探子就来急报,金兵得知宋军占据小城,已调集大军,浩浩荡荡朝这边赶来,预计明日清晨便会抵达。
“来得好快!”赵翊目光冷峻,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将军,敌军人数众多,我们兵力有限,硬拼恐怕难以取胜。
不如我们设伏,利用小城周边的地形优势,打他们个伏击战。”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建议道。
赵翊沉思片刻,点头道:“此计甚妙,但必须精密部署,不能有丝毫差错。”
商议已定,宋军迅速行动起来。
赵翊亲自带人在城外的山谷中设伏,山谷中怪石嶙峋,草木丛生,是天然的隐蔽之所。
士兵们潜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任由雨水顺着脖颈灌入衣衫,寒意刺骨,却无人敢动分毫。
宗晴琳则率领女家军,佯装守城,城楼上旗帜飘扬,士兵们来回巡逻,营造出严阵以待的假象,吸引金兵主力攻城,待金兵进入伏击圈后,再与城外宋军里应外合。
次日清晨,雨势渐歇,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却被浓重的乌云迅速掩盖。
金兵果然如期而至。
看到城楼上严阵以待的宋军,金兵主将冷笑一声,下令攻城。
一时间,喊杀声、攻城器械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金兵如潮水般涌向小城。
宗晴琳站在城楼上,指挥娘子军奋勇抵抗。
她弯弓搭箭,箭无虚发,接连射倒几名金兵攻城的先锋。
女兵们也毫不示弱,石块、热油如雨点般砸向城下的金兵,让他们寸步难行。
城外,赵翊在山谷中焦急地等待着时机。
看着金兵源源不断地涌入预设的伏击圈,他手心冒汗,紧紧握住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金兵的主力大部分进入山谷后,他猛地大喝一声:“动手!”
瞬间,山谷两侧的宋军弓弩手万箭齐发,箭雨如蝗虫般飞向金兵。
金兵顿时大乱,纷纷寻找掩护,却又陷入了宋军事先布置好的陷阱,死伤无数。
紧接着,赵翊率领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与金兵展开近身肉搏。
他手中长剑寒光闪烁,所到之处金兵望风披靡。
城楼上,宗晴琳见时机已到,高呼:“姐妹们,出城杀敌!”说罢,她率领娘子军打开城门,冲向金兵后方,与赵翊的部队形成夹击之势。
金兵腹背受敌,彻底陷入绝境。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他们开始溃败逃窜。
宋军乘胜追击,斩杀无数金兵,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兵器。
这场伏击战,宋军大获全胜。将士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赵翊与宗晴琳在战场上重逢,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赵翊望着宗晴琳,那沾满血水与雨水的脸庞,此刻却散发着别样的魅力,他心中满是关切,快走几步上前,抬手轻轻拭去她脸颊旁的一滴血水,柔声道:“大小姐将军,可有受伤?”宗晴琳脸颊微微泛红,摇头笑道:“多谢将军关心,我没事,此战能胜,实为万幸。
”说着,她抬眸望向赵翊,眼中的倾慕之光一闪而过。
回想起过往,初次见赵翊在演武场上指挥若定,她便被他的风采吸引,此后一同作战,每见他身先士卒、英勇无畏,这份倾慕便在心底扎根更深。
“多亏了大小姐将军的英勇善战,还有将士们的拼死效力。”赵翊回应道,目光温柔地看着宗晴琳,心中的情愫愈发浓烈。
回到小城后,宋军开始打扫战场,救治伤员。赵翊和宗晴琳一同巡查营地,关心士兵们的伤势。
“大家都辛苦了,好好养伤,大宋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赵翊的声音传遍营地,让受伤的士兵们心中暖烘烘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小城暂时恢复了平静。但赵翊知道,这是暂时的,金兵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一天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小城的城墙上。赵翊处理完军务后,独自一人在城墙上散步,排解心中的压力。
走着走着,他发现宗晴琳也在城墙上,正望着远方发呆。
“宗姑娘,这么晚了,还未休息?”赵翊轻声问道。
宗晴琳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将军不也一样。
我在想,这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大宋的百姓何时才能真正过上安宁的日子。”
赵翊走到她身边,望着同样的方向,感慨道:“是啊,只要金兵还在肆虐,我们就一刻不能松懈。
不过,有你和将士们在,我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
此时,宗晴琳心中泛起涟漪,她想起过往与赵翊一同商讨军情,他的沉稳、睿智,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绝妙的计策,让她心生敬佩。每次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又让这份敬佩悄然转化为更深的情愫。
她偷偷看了一眼赵翊,月光下,他的侧脸冷峻又坚毅,她的心不禁小鹿乱撞。
宗晴琳微微侧身,目光轻轻落在赵翊身上,轻声道:“将军,这些日子,与你并肩作战,我愈发觉得,有你在,便似有了主心骨,再难的困境,也不怕了。”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几分羞涩,眼神中满是真诚。
赵翊心中一动,转过头,目光与她交汇,一时间,时间仿佛静止。
赵翊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握住宗晴琳的手,说道:“宗姑娘,这些日子,多亏有你在我本身边。我……”
宗晴琳的心跳得更快了,她低下头,轻声说道:“将军,我也是。能与将军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
就在这时,一声尖锐的号角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赵翊和宗晴琳猛地回过神来,脸色一变,他们知道,金兵又来进犯了。
“看来又有一场硬仗要打了。”赵翊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将军,我们一起去!”宗晴琳拿起长枪,同样一脸决然。
两人率领宋军迅速奔赴城墙,迎着新一轮的挑战。
在月光与火光的映照下,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仿佛是守护大宋的战神。
而他们之间那刚刚萌芽的情愫,也将在这战火纷飞中,接受更严峻的考验,他们能否携手走过重重难关,续写大宋的传奇,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他们的决心,如同这城墙上的砖石,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