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温馨的氛围中,赵悦与父亲赵大山开启了一场深入的谈话。
赵悦神色认真,缓缓说道:“爸,其实当初我叫哥和嫂子跟我一起到上海来,可嫂子不愿意,就哥来了。后来因为两地分居,哥哥又回去了,我便把公司留给了哥。那时我本想把公司全部转手卖掉,要不是哥在那,我走的时候就都转卖出去了。不过考虑到他在,我就留了两个公司。爸,跟您说实话,让他留在深圳,主要是想让他学习经验,开阔开阔视野。等过几年,还是让他回咱们县或者市里发展,把公司转回去。到时候,我所有的股份都不要了,都给他,让他拿这些资源回县里投资,盖楼卖房。您看,随着国家的发展,房子越来越值钱,咱们小县城以后肯定也需要大量建房卖房。国家大力推进基建项目,房地产行业肯定需要不少人手,我让哥多关注着点。”
赵悦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接着说道:“还有啊,之前小姑和大哥他们购置了一大片土地搞养殖,还盖了成排的房子。当时我盖门面楼的时候,让他们盖的那种样式。下次让他们回去,把那些养殖用的楼房扒了重新建。不再搞养殖了,把县里的土地规划好,先盖一个小区试试水,然后再卖。等房价涨起来的时候,先把那片土地利用好,把房子好好弄弄。我看等个几年,到九九或者 2000 年都行,让哥回去发展。这样一来,他赚的钱足够他吃喝一辈子了。他现在在深圳留的固定资产,像门面房和住宅,还有嫂子在那开的店,维持生活肯定是吃喝不愁的。但要是想有更大的发展,还是回咱们小县城比较好。毕竟深圳以后肯定会聚集大量高端人才和高科技公司,哥虽然吃苦耐劳,但在那样的环境里玩那些高端的东西,我觉得他不太在行。”
赵大山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若有所思地说:“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要是他能把在深圳搞基建、房地产的经验带回咱县,说不定真能在县里搞一个不错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呢。咱县城将来肯定也要大发展,你想啊,汽车站、火车站这些,小县城以后肯定都得配齐,国家发展这么迅速,机会多着呢。”
三叔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对赵悦的规划表示认同。这时,三姨开口问道:“赵悦,你说你预计绿植园将来在上海发展好了可能会被国家收走,要是真收走了,你怎么办呀?”
赵悦微微一笑,坦然地说:“三姨,这没什么。我这人向来想得开,收走了就去北京开呗。我既然已经决定去北京发展,植物绿化公司肯定是要开的,而且不是随便开。您想啊,国家只要搞基建就离不开绿化,不光是城镇要绿化,高速公路两边也都要进行绿化,这市场大着呢。”
饭桌上,大家继续讨论着未来的发展规划,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