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的奶奶,这位一辈子扎根在农村的朴实妇人,看似平凡,实则有着自己精明且长远的算计。她深知生活的艰辛,尤其是经历过解放前后那段困苦的日子,对改善家庭命运有着强烈的渴望。
在赵大山转业面临工作抉择时,奶奶就展现出了她对家庭实际利益的考量。工厂工作虽有稳定工资,但家人聚少离多,对家庭照顾有限,而家里当时大哥因幼年受惊吓脑子不好使,弟弟妹妹年幼,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奶奶为赵大山谋了大队民兵营长一职,既能少交公粮,又能多分一份粮食,实实在在地保障家庭生计。
1969 年,沈念以知青的身份来到村子,一同前来的还有她的同学赵琴。赵琴从上学时就嫉妒沈念,无论是沈念的学习成绩,还是她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气质,都让赵琴心生嫉妒。如今,两人又同时被下放到这个知青点,赵琴心中的嫉妒之火愈发旺盛。
沈念彼时刚与初恋分手,心情抑郁,还浑然不知自己已怀孕。赵琴察觉到沈念的低落情绪,心中顿生恶念,在还不确定沈念是否怀孕的情况下,就开始在知青点造谣说沈念怀孕了。谣言瞬间在知青点里传开,让沈念的处境愈发艰难,心情也变得极度抑郁。
而赵大山却在见到沈念的瞬间,被她身上独特的知识分子气质深深吸引,从此展开热烈追求。他每日都想尽办法帮助沈念,关怀备至。得知沈念的父母在县城郊区的五七干校,他更是不辞辛劳,常常送沈念回县城。
赵悦的奶奶,心里其实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她明白,以儿子赵大山的条件,即便当兵转业,若沈念没怀孕,作为知青的沈念大概率是不会嫁给儿子的。沈念身上那股知识分子的气质,以及她家庭相对不错的条件,深深吸引着奶奶。奶奶自己经历过贫穷的苦日子,不想找个同样贫穷的亲家,她希望亲家能富裕些,在某些方面对自家有所帮助。
奶奶这一辈,家中曾有一位姑奶奶在宫中当过丫鬟。姑奶奶常给她讲述外面的见闻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这让奶奶虽身处农村,却也有着不一样的眼界,深知改变家庭命运的重要性是识文断字的人,沈念就是那个能识文断字的人。所以,当她察觉到沈念怀孕,且沈念父母默认了两人恋爱关系时,尽管心中有些意外,但还是默默接受了这个事实。
奶奶并非单纯出于善良才接受沈念怀孕一事,更多的是从家庭利益出发。她想着,沈念肚子里的孩子就是赵家的血脉,沈念嫁进来,她的家庭或许能在日后给赵家带来助力。而且,儿子赵大山对沈念一往情深,接受沈念也是为了儿子的幸福。她盘算着,等沈念嫁进来,要好好相处,借助沈念娘家的力量,为这个家开拓更好的未来。毕竟,在奶奶心中,家族的兴旺发达才是最重要的,而沈念的到来,或许就是改变家族命运的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赵琴看着赵大山对沈念的追求以及两人感情的发展,心中嫉妒得发狂。她时不时地在知青点里添油加醋,想要破坏沈念和赵大山的关系,还故意在其他知青面前说沈念的坏话,试图让大家更加排斥沈念。但赵大山不为所动,依旧坚定地站在沈念身边,而奶奶也在暗中留意着赵琴的举动,她可不想这个爱捣乱的人破坏了儿子的好事,一场无形的“斗争”在这个小小的知青点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