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林是在踢翻第三摞文件时,突然灵光一闪,决定要搞点事情的。那天他去资料室交存档文件,一推开门,好家伙,满地都是牛皮纸袋,最上面那袋还贴着 \"1992 年第三季度会议纪要\",底下压着的竟然是 \"1991 年防汛预案\"。管资料的老张正蹲在中间挑菜呢,看到他进来,才慢悠悠地站起来:\"高主任,文件柜满啦,先放这儿晾晾哈。\" 高小林一脚踢到的那摞文件,上面写着 \"待审批三产项目报告\",最顶上那份的落款日期,居然是三个月前!\"这可不行啊!\" 高小林一回办公室,就气得拍桌子。他指着墙上的审批流程图,那可是他上任时亲手画的,还用红墨水标着 \"科室承办→分管领导→主管领导→局长→归档\" 五个步骤呢。
现在流程图旁边又贴了张白纸,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记着补签的领导名字。小李正给一份文件贴邮票,准备寄到隔壁楼的工会盖章,看到高小林发脾气,赶紧说:\"主任,您看这流程,有时候领导出差,文件就得在咱这儿压半个月呢。\" 高小林想了三个晚上,终于憋出了个改革方案。他参考了粮食局人事科的考核流程,又加上了自己的 \"创意\":每份文件必须经过承办人、科室负责人、分管副主任、主任、局办公室秘书五重签字,还得附一份 \"流转记录表\",详细记录每次交接的时间和经手人。他还特意让小李用复写纸印了一百份表格,自己先在样表上签了个龙飞凤舞的名字:\"这叫多级审核,层层把关,效率肯定能提上去!\"
新流程这才刚开始,就出状况啦!芭娜娜拿着一份“食堂采购申请”来找高小林,表格上已经有小李、小五和财务科老王的大名啦。高小林翻到“流转记录表”那一页,看到小李写的交接时间是“上午 8 点”,小五签的是“8 点 10 分”,可老王那里却写着“下午 3 点 30 分”。“老王下午才签的字?”高小林的眉毛都快皱成麻花啦。芭娜娜忙不迭点头:“他说上午在打太极呢,没瞧见文件。”真正的混乱是从第三天开始的,那场面,啧啧啧,简直不忍直视啊!
基建科送来了一份“办公楼修缮报告”,按照新流程得先给后勤科老陈签字。小李把文件送过去的时候,老陈正在浇花呢,随手就放在窗台上走啦。等小李下午去拿的时候,文件没啦!老陈拍着脑袋想了半天:“哦!好像被收发室小王拿去垫桌子了。”等在小王那里找到文件的时候,封皮已经被茶水泡得起皱啦,老陈的签字也晕成了一团红。
最离谱的是那份 \"春节福利发放方案\"。高小林记得自己明明签了字,可三天后财务科来催,说没收到文件。他让小李挨个儿科室问,结果发现文件在工会张主席那儿压了两天 —— 张主席以为是普通通知,随手夹在报纸里。等小李从报纸堆里翻出文件,又得送去给分管副局长签字。副局长正在开大会,小李在会议室门口蹲了俩小时,最后副局长出来时随手签了个名,日期还写成了上个月。
高小林站在小刘办公室门口,望着那扇虚掩的木门,手心里的汗把文件夹边缘洇出了褶皱。十天前他亲手交给小刘的专项经费报告,此刻像一颗卡在喉咙里的鱼刺,让他每咽一口唾沫都泛着酸涩。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油墨味和隔夜茶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办公桌简直成了文件的坟场 —— 半人高的文件堆歪歪斜斜地矗立着,最上面的一份会议纪要被风吹得哗啦作响,露出底下不知何时打翻的咖啡渍,在白纸上晕开一圈圈褐色的涟漪。
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扒开文件堆,指尖触到的纸张边缘都卷了毛边,有些文件上还贴着五颜六色的便签,\"急!转王局批示 \"之类的字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翻到第三层时,他的手指突然被什么尖锐的东西划破,低头一看,竟是一枚吃剩的茶叶蛋壳,边缘还沾着暗褐色的茶垢,像一只干瘪的眼睛冷冷地瞪着他。而就在这枚蛋壳底下,他上周提交的办公用品采购申请正静静地躺着,原本工整的\" 请批示 \" 三个字被压得变了形,仿佛在无声控诉着被遗忘的命运。
当高小林推开局长办公室的门时,局长正对着座机皱眉头,左手食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发出闷闷的响声。他识趣地退到门口,目光扫过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叶片上蒙着一层细细的灰尘。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分针每移动一格,他的心跳就跟着加快半拍。终于,局长挂断电话,抬头时额头上的皱纹里还嵌着未散的烦躁。
\"小林啊,什么事?\" 局长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高小林赶紧赔上笑脸,刚要开口,却看见局长的目光突然被桌上摊开的文件吸引,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只得把话咽回去,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文件夹的边角,直到听见局长说:\"你说的那份报告?好像是小刘送来了,我批了 ' 请财务科核阅 ',放哪儿了呢?\"
两人开始在办公室里地毯式搜索。高小林蹲在暖气片旁,一股陈年的热气裹挟着灰尘扑面而来,呛得他直想打喷嚏。局长则站在书柜前,一本本地翻着厚重的文件册,金属框架眼镜滑到鼻尖也浑然不觉。二十分钟后,当高小林的膝盖已经麻木时,突然瞥见暖气片缝隙里露出一角泛黄的纸页。他屏住呼吸探手进去,指尖触到了熟悉的文件触感 —— 那份报告正夹在一本《邓小平文选》里,封面上的烫金字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局长接过文件时,老花镜后的眼睛突然眯了起来。\"这是谁画的?\" 他指着批示旁那个用蓝色圆珠笔画的笑脸,线条歪歪扭扭,活像个咧着嘴的小太阳。高小林凑近一看,发现笑脸的一只眼睛还画歪了,变成了滑稽的斗鸡眼。两人对视一眼,办公室里突然响起一阵压抑的笑声,惊飞了窗外树枝上的麻雀。
离开局长办公室时,高小林望着走廊里来来往往的同事,突然觉得手里的文件变得沉甸甸的。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创可贴,指尖还残留着茶叶蛋壳的粗糙触感。远处传来小刘的脚步声,伴随着她惯常的爽朗笑声。高小林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财务科,窗外的阳光正好,把那份批示旁的笑脸晒得暖洋洋的。
财务科老王看见高小林拿着文件进来,吓了一跳:\"高主任,这文件我三天前就核完了,让小李拿回去给您签字啊!\" 小李在旁边直搓手:\"我那天去拿,您不在,就搁您办公桌上了......\" 老王的办公桌比资料室还乱,高小林在一堆报销单下面找着文件时,发现自己的签字位置被墨水涂花了,旁边还有行小字:\"笔没水了,下次换支好的。\"
改革推行才一个月,审批办的文件柜就已经塞得满满当当啦!高小林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牛皮纸袋,突然就想到了资料室老张的菜筐。他让小李赶紧把新流程的表格收起来,然后又把墙上的流程图擦了擦——嘿,那用红墨水写的“五重签字”被擦得模糊不清,底下原来的“五个步骤”就露出来啦!
小李在旁边战战兢兢地问:“主任,那咱们还是按老流程来吗?”高小林咳了两声,拿起一份文件,“唰唰”两下就签好了字:“什么老流程新流程的,能把事儿办了就是好流程!”那天下午,高小林去资料室交文件,一进去就看到老张正在收拾满地的牛皮纸袋。最上面那袋还贴着“公文旅行改革方案”,落款日期居然是一个月前。
老张笑嘻嘻地指着墙角那个圆鼓鼓的麻袋说道:“高主任,您这改革文件啊,我就先放这儿晒晒太阳,等下个月卖给收废品的,还能给咱科室换两包茶叶尝尝鲜呢!”高小林闷不吭声,转身出门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踢到了门口那一摞文件——最上面那份赫然写着“关于恢复原审批流程的请示”,落款处小李的大名已经签得龙飞凤舞,旁边还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请高主任审批,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