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璃没有搭话,只用眼睛看着他。
“然后,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后,看到他回到家后,因为挣回来的钱少,又被他外婆一顿打,还把他卖破烂的钱全都收走了。”
林老三吸了吸鼻子,“我看到可怜,转头去买了点馒头和包子,正准备给他送过去时,看到他边吃着馊了的饭菜,边埋着头认真学习。”
“所以……”
“妈……如果说,那孩子改好了,我们可以接纳他吗?”
林老三踌躇了很久,终于问出了口。
林璃没有搭话,她在回忆原主以前的经历。
在原主的印象里,她想见几个孙子、孙女是完全看不到的,那几兄妹根本不带孩子回来见她。
再一想到那孩子被老二一家教得满嘴污秽、耍横打滚的样子。
“再看看吧,你如果怕他饿死的话,把钱交给村长,让他帮忙照顾一下!”
林老三听到林璃没有阻止他帮忙时,嘴角上扬。
他就知道妈还是很善良的,那孩子以前那样对她,她还是不想他饿死!
???
林璃:我没有,我不是,你胡说!
林老三决定一会儿去找村长说说,让他帮忙照看一下,毕竟那孩子才满7岁!
两母子有了决定后,就放开了这件事!
林老三快速的吃完饭,拿起安装书和说明书就开始看了起来!
林璃看着他那痴迷的样子,笑了笑,把碗快收回到厨房。
刚洗完,就林老三擦着手走进来,口袋露出半截电工胶布。
“说明书上说要架室外天线,可咱家竹竿不够长......”
话音未落,林璃走到小院的角落里,拿出了一根晾衣竹竿:“用这个!”
两人抱着竹竿往天井走去,“得把天线架到屋顶上,这样信号能好些。”
他说着就爬来了家里的木梯,正准备往上爬,被林璃一把拽住。
“等等!你把铝丝绑在竹竿头上,说明书说这样能增强接收。”
铝丝是从废旧电线上剥下来的,泛着灰白的金属光泽。
林老三蹲在天井石板上,用老虎钳把铝丝弯成菱形,指尖被金属磨得发红。
林璃蹲在旁边帮忙递胶布。
当菱形天线终于颤巍巍架上屋顶时,西天晚霞正烧得浓烈。
林老三攥着竹竿往下滑,裤腿被木梯刺拉出道口子也浑然不觉。
林璃已经把电视机搬到堂屋里的八仙桌上,插头插进墙上新装的插座时,整个手掌都在发烫。
旋钮转动发出沙沙的电流声,屏幕上雪花点像打翻的盐罐,簌簌往下落。
“往左转!再转半圈!”
林璃趴在电视机前,鼻尖几乎要贴上屏幕。
林老三的手悬在频道旋钮上方,汗珠顺着鬓角滚进中山装领口。
突然,屏幕闪过一道人影,两人同时屏住呼吸。
画面里穿旗袍的女人正甩着水袖,可声音和画面总差半拍,像被风吹乱的老唱片。
“是《贵妃醉酒》!快调到春节联欢晚会上去,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开播了!”
林老三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衣服的后背上已经透出深色的汗渍。
“再试试!听说今年春晚是在工人体育馆办,阵仗可大了!”
他转动旋钮的手微微发抖,突然,屏幕上闪过一道人影,紧接着是刺耳的电流声。
“有信号了!”
两人同时喊出声,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老三,你去叫村长,让他通知全村人来看!”
“诶!”
林老三把画面固定在春节联欢晚会的屏幕上后,正准备撒腿往外跑时,就听到身后传来林璃的叮嘱。
“让他们都带上自家的凳子,我们家的凳子不够!”
“诶~~~”尾音已经消失在了冷风中!
不一会儿,林璃就听到村里的喇叭声响起。
“全体村民注意!全体村民注意!林老三家新买的电视机能看春晚直播,想看的都来,带上凳子,八点准时开始!”
村子顿时就热闹起来!
李婶挎着装满炒瓜子的搪瓷缸,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小孙子;张大爷扛着自家的竹躺椅,王大哥抱着女儿,手里还拿着零食……
“快进来!”
林璃热情的招待着过来的乡亲,笑颜如花!
离八点还有十分钟时,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
竹床、板凳、甚至倒扣的淘米盆都成了临时座位。
女人们围在堂屋门口,叽叽喳喳讨论着林璃身上穿着的衣服;男人们蹲在墙根抽烟,不时抬头看看电视机,小声嘀咕着这洋玩意儿的神奇。
“开始了!开始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林老三手忙脚乱地调着频道,屏幕上终于出现了工人体育馆的画面。
金色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字样在屏幕上炸开,院里瞬间安静下来,连最闹腾的孩子都屏住了呼吸。
开场歌舞热闹非凡,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在舞台上载歌载舞。
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李婶直抹眼泪:“哎哟,这城里人就是不一样,穿得跟画上似的!”
张大爷掏出旱烟袋想抽,却忘了点火,就那么傻呵呵地盯着屏幕。
可没等节目演多久,问题来了。
信号开始不稳定,画面扭曲,声音断断续续。
“老三!快看看天线!”
“是不是又歪了?”
院里响起一阵骚动!
林老三抄起手电筒就往天线处跑去,林璃站在下面指挥着:“往左挪一点!再高点!”
折腾了好一会儿,画面终于恢复清晰。
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惹得满院大笑,孩子们拍着大腿直乐;李谷一的歌声响起时,女人们跟着轻轻哼唱。
林璃和林老三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大伙被电视光照亮的笑脸,心里暖融融的。
零点钟声敲响时,院里的人们一起倒数。
林璃望着电视机里漫天的烟花,又看看身边笑得灿烂的乡亲们,觉得这样过除夕,也很有乐趣!
夜深了,春晚结束,乡亲们带着满足的笑容离开了。
而堂屋里的八仙桌上却堆满了大家带来的吃食:李婶塞的咸鸭蛋,王大哥放的炒蚕豆,还有孩子们悄悄摆的几颗水果糖。